他,慈眉善目、溫文爾雅,言語間散發着讀書人的儒雅氣質。追憶往昔,他說有三件事讓他感到特別自豪。一是參加了中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的研究;二是在西遷後創建了西安交通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並編寫了中國第一本計算機原理的教課書;三是主持研製了中國第一臺LISP人工智能計算機。寥寥數語,勾勒出了這位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他就是鄭守淇,一位隨校西遷、紮根西北的交大老教授,也是國家計算機奠基人之一。

鄭守淇,教授,博士生導師。生於1927年10月,1949年於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1951年於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研究生畢業。1952年後在交通大學任教。上世紀五十年代參加我國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做出重要貢獻。他是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最早創建人和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也是我國第一代從事計算機科研技術研究和教學的知名專家之一。在爭取博士點,制定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國家計算機奠基人之一。曾擔任陝西省計算機學會的領導和名譽理事長,爲陝西省計算機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曾多次獲得由國家教委、陝西省和西安交大頒發的"成績顯著、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等榮譽證書。1991年被省科協評爲"陝西省科技精英"。

鄭守淇教授(右)和第二屆訓練班學員劉庭華在西安交通大學校慶活動中

1949年,鄭守淇從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因成績突出,直接免試攻讀交大電訊研究所研究生,師從著名電訊技術專家陳湖先生,是新中國第一批研究生。畢業後,鄭守淇被分配到同濟大學任教,院系調整中又調回母校。

1956年,爲發展我國科學與國防事業,國家決定集中力量攻堅研究計算機。鄭守淇接受學校委派前往北京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參加中國第一臺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的研製。計算所當時匯聚了(像美國)計算機方面的國外資料,鄭守淇沉浸其中,不亦樂乎,除了負責外部設備的研製任務,還爲研究班學員講授"脈衝技術"課程。

鄭守淇教授和他的妻子盛劍霓

1958年,交大遷到西安後,鄭守淇從北京直接來到西安,和有關教師一起創辦了西安交大的計算機專業,並長期擔任教研室主任。專業創辦之初,鄭守淇的任務便十分繁重。既要給學生開課,又要參加計算機方面專業教材的編寫,還幫助陝西省成立了計算機研究所,協助他們培養科研人才。

改革開放後,西安交大計算機專業要申請博士點,需要科研項目和成果,鄭守淇就組織搞人工智能計算機。通過參考美國和日本的一些前沿資料,再加上鄭守淇和師生們的一些想法,LISP人工智能計算機便誕生了。這臺"面向人工智能應用的高性能LISP計算機"通過了國家鑑定,是我國第一臺智能計算機,其速度性能等方面均達到了當時的國際水平,項目曾獲1990年北京首屆國際科技博覽會金獎和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並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做了相關報道。

作爲西安交大計算機專業的首位博士生導師,鄭守淇從教六十餘載,共培養碩、博研究生60多名,其中湧現出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爲代表的衆多優秀人才。鄭守淇本人更是精通英、俄、日、德四國外語,能自如地互相同步翻譯,曾爲在交通大學工作的蘇聯專家當過授課口語翻譯,也曾陪同有關校領導出國訪問併兼做翻譯。

2017年,中國計算機學會授予鄭守淇"中國計算機事業60年傑出貢獻特別獎",其頒獎詞爲:"鄭守淇曾任我國第一臺計算機外設組組長,首批計算機骨幹訓練班教師、組織編寫了我國第一本計算機原理教科書,爲中國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設計做出了傑出貢獻。"

孜孜不倦、嚴謹務實。鄭守淇教授用60年的時間在計算機領域默默耕耘,多次參與國家重大攻堅項目,爲國家培養了一批批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才,更爲中國計算機事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交大師生將以鄭守淇教授爲標杆,傳承弘揚西遷精神,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爲交大的騰飛再創佳績。

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