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藝術動畫,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的名字,渡邊信一郎。

《星際牛仔》《太空丹迪》《混沌武士》……業內鼎鼎大名,他的名字就是動畫質量的保證。

△渡邊信一郎

今年4月,被譽爲動畫界標杆的骨頭社(BONES),聯合影視動畫音樂製作的領頭公司Flying Dog,製作的原創音樂番,《卡羅爾與星期二》(CAROLE & TUESDAY),全球開播。

這部作品是Bones 20週年以及Flying Dog 10週年的紀念之作,而動畫的總監督,正是渡邊信一郎。

強強聯手,這個企劃剛出的時候就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期待。

首播便在豆瓣拿下9.5高分,直至今日,評分和討論度依舊居高。

在不久的未來,人類已移居火星50年,大多數文化已經可以由高智能AI創造,人類只需負責享受。

但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依舊有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人類真情實感醞釀出來的音樂。

女主之一卡羅爾(Carole)是出生在地球然後流落到火星的難民,父母不詳,但是擁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在與特絲黛(Tuesday)組成的二人樂隊組合裏,她負責鋼琴和電子琴演奏。

特絲黛則出生在上流的政治之家,家境富裕但是受盡約束。她的音樂夢在強勢的母親看來不值一提,於是在一個夜晚,她帶着把吉他偷偷離家出走,來到了火星最繁華的都市奧爾本市。

兩個滿懷音樂熱情和夢想的17歲少女,在這座城市裏相遇了。

特絲黛擅長作詞,卡羅爾擅長作曲,她們一拍即合。

當她們第一次合作,磕磕絆絆地演奏出《The Loneliest Girl》的前奏時,不管是影片裏的兩人,還是影片前的觀衆,都被這溫柔而悲傷的旋律驚豔。

△The Loneliest Girl

——不愧是渡邊信一郎的手筆,從來不讓人失望。

音樂,是這部作品的最大魅力。爲了淋漓盡致地展現這份魅力,Flying Dog在全球召集了29位作曲人。

這裏的每位音樂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僅對應了動畫中出現的同樣個性鮮明的歌手,也爲觀衆呈現了一場風格迥異的音樂盛宴。

片中主角參加的火星達人秀(Mars brightest)歌唱比賽,每一位選手的音樂曲風都極具特色。

彼得(Pyotr)是一位社交網絡紅人,手機直播片刻不停歇,看似浪蕩輕浮愛自由,但是那穩健有力的嗓子一開,邊唱邊跳的強大氣場一出,反差之大讓不少人驚呼。

除此之外,還有典型的魔幻電子音樂選手、將rap和歌劇結合的「黑幫大佬」、年逾不惑但演奏出充滿爆發力搖滾樂的老頭兄弟等等。

然而最不得不提的角色,是安吉拉(Angela)。

安吉拉是動畫中兩位主角的最大對手。童星出身的她因不滿做模特,開始轉型想當一名AI歌姬,而爲她製作編曲的,是AI音樂王牌製作人塔奧(Tao)。

對這場出道比賽,他們志在必得。

安吉拉這個角色的建立,是導演對「在AI等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代,音樂的創作者應該如何面對」這一議題的探討。

科技的發達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找出人類普遍都喜歡的音樂類型,甚至可以通過分析人類情感,創作出最符合人類喜好的音樂。

而不管在片中還是現實裏,安吉拉演唱的歌曲也的確體現了這一點:

在流行的音樂軟件上,安吉拉演唱的《Light A Fire》,歌曲點擊率比主角的《The Loneliest Girl》要高出不少。

△蝦米音樂中,兩首曲子懸殊的點擊量

不過在片中,是主角的歌曲因爲有充沛的人類情感,而獲得了最終勝利。也許,這就是渡邊監督對這個議題給出的回答。

渡邊信一郎對音樂有着相當大的執念,而能夠讓他自由地用畫面展現音樂的創作方式,最合適的只有動畫。

他的每一部作品,音樂都是其中的最大亮點。此前他和著名作曲家菅野洋子合作的動畫中,對爵士樂的應用可謂是無縫不入,最典型的就是《坂道上的阿波羅》。

但是像這種以爵士樂爲主題的動畫,在大衆眼裏還是偏小衆冷門。渡邊監督想要做的,是創作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普遍獲得認可的娛樂作品。如果做只有日本人理解的音樂那就沒有意義,要實現讓我自己滿意,並且能夠傳遞給世界的目的,就只能用英文歌了。

因此,在《卡羅爾與星期二》裏,渡邊監督採用了配音和配唱分離的模式。

而爲了能找到合適的能用英語自然演唱的人選,Flying Dog在全球展開了一場配唱人的試鏡選拔,最終爲兩位主角選定了Nai Br.XX和Celeina Ann兩位配唱者。

Nai Br.XX來自美國亞特蘭大,她的聲線不僅感情充沛並且富有磁性,並且還帶有爵士樂的氣質,和卡羅爾的角色設定極爲符合。

Celeina Ann的個性要比特絲黛要外向活潑更多,但是她那清澈溫和的聲線,不僅能充分駕馭歐美曲風,同時溫婉的氣質也十分打動人心。

動畫的製作流程先是真人編曲、演奏,然後在現場用相機記錄下表演的全過程,最後按錄像設計分鏡和進行作畫。

很多場景的作畫流暢度甚至與實際別無二致。

這種製作方法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Bones的工作人員在訪談中也有透露,《卡羅爾與星期二》每一話的原畫人數大概在20到30之間、作畫張數在8000張左右,幾乎是一般動畫作畫張數的兩倍。

此外,Bones的動畫製作組還會專門請來演奏家演奏樂曲,記錄下正確的指法;請專業的編舞老師對唱跳動作進行指導。

有了嚴謹的作畫加持,以及優秀的作曲和配唱人員,動畫的音樂表現力有了更充足的保證。

渡邊信一郎就此放開了手腳,將這部動畫當做了自己音樂喜好的大展臺。

《卡羅爾與星期二》的每一集片頭都由經典曲目的標題組成,並且這些歌曲裏的歌詞也是與每集內容對應。

像第一集的標題《True Colors》,是美國女歌手Cyndi Lauper在1986年發行的單曲,

I see your true colors andthat's why I love you

我看見你真實的色彩,那就是我愛你的原因

So don't be afraid to let themshow

所以別再害怕將它們表現出來

Your true colors

你的真實的色彩

True colors are beautiful,Like a rainbow

如同雨後彩虹般美麗

正好對應第一集裏特絲黛揹着吉他離家出走的片段——不要畏懼去做真實的自己,勇敢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種做法在渡邊信一郎的作品裏已經成爲了一種標誌:《星際牛仔》片頭標題的致敬,以及《混沌武士》片尾的唱片,不一而足。

△《混沌武士》op中出現的唱片

然而,渡邊信一郎的奇思妙想還不止這些。

在動畫中,有時爲了追求一種真實感,會對片中出現的真實的商品名或人名做一些似是而非的改動。

但在《卡羅爾與星期二》中,兩位主角使用的都是真實存在的品牌樂器,比如卡羅爾使用的是NordStage 3的電子琴,特絲黛使用的吉他是吉普森的蜂鳥。

此外兩位主角在片中的Instagram賬號也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爲了能被允許在片中使用與實際相同的軟件界面,片方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進行交涉,最終纔得到了許可。

製作人西邊誠對此表示:在動畫中像這樣在某些地方和現實有所聯繫,會讓觀衆感受到這不僅僅是一個架空的故事,能享受更多動畫帶來的樂趣。

這也是渡邊監督在這部動畫裏的一個堅持:細節的真實感,遠比常規的工序化操作要更能打動人。

音樂本應是不該受到束縛的、自由的靈魂。

這是渡邊信一郎追求的極致的音樂信念。

19歲時,渡邊信一郎受宮崎駿的《風之谷》和押井守的《福星小子2》影響,萌生了想要製作動畫的想法。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僅僅一年,他就憑藉自己的努力進入了Sunrise動畫公司,成爲了一名動畫製作。

△在《蒼之流星SPT雷茲納》(1985)的部分劇集中擔任製作監督

從小受家庭耳濡目染的音樂薰陶,渡邊信一郎一直對音樂品味有着高要求,這一點在他被挖掘成爲動畫導演之後,在《星際牛仔》和《混沌武士》中都有體現。

而開啓他「自由與不羈」的音樂追求之路的契機,是1982年他作爲動畫導演的出道之作《超時空要塞Plus》(MACROSS PLUS)。

有前作《Macross》大獲成功的鋪墊,以及第二三部續作的珠玉在前,渡邊作爲新人監督倍感壓力。

《超時空要塞Plus》這部動畫的製作陣容,在現如今看來也是巨大的——樋口真嗣、河森正治、庵野秀明、摩砂雪,板野一郎,本田雄,橋本敬史……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動畫製作人。

這部宛如動畫人的狂歡一般的作品,不負衆望地收穫了巨大成功,同樣因這部作品而聲名大振的,還有負責配樂的菅野洋子。

那首在當時極爲時髦的《After, in the dark ~ Torch song》,將電子樂與人聲進行交融的曲風讓人耳目一新,在日本動畫的配樂史上十分經典,聲名遠揚。

跟菅野洋子的合作,讓渡邊信一郎認識到自己在動畫配樂上的狹隘,既陳規又舊俗。業界對動畫配樂的使用太過千篇一律,悲傷的場景用悲傷的曲子,歡樂的場景用歡樂的曲子,這樣未免顯得過於刻板,我完全聽不到自己認可的曲子。

看着大多數作品在故事和使用的配樂上無法對應,渡邊信一郎開始感覺不滿足,並進行了自我反思。

在他之後的作品如《星際牛仔》(Cowboy Bebop)中,選擇了「Bebop」(比波普爵士樂)的音樂主題,不僅自由奔放,節奏也更快。渡邊信一郎放縱不羈的音樂風格初現。

此後《混沌武士》中,他將浮世繪與「hip-hop」融合;而《坂道上的阿波羅》中,將爵士樂與現代音樂組合並重新編曲。這些創意每每都讓人出其不意,並驚豔不已。

渡邊信一郎的作品都有兩個明顯的特點:永恆不變的音樂執念,還有對國際化視野的追求。

對於作品的受衆,渡邊信一郎從不把目光侷限在日本國內,他嚮往並追求着國際的認可和共鳴,因此他的作品處處都透露出一種「多元化」的主流思潮。

這一點,在這部《卡羅爾與星期二》中的表現也十分明顯。

正如渡邊信一郎自己形容的,原創動畫屬於那種沒地圖可供參考的探險旅行,這樣的旅行,除既定目的地外,全無指定行進的路線。

因而,時而會走歪路,時而會迷路,有時甚至還可能會迷失目標。

但是,「雖說時時伴隨種種風險,但總能讓上路之人心頭雀躍。」

《卡羅爾與星期二》目前更新已接近結尾。

如何評價一部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但如果你能從中收穫一些前所未有的體驗,或許這對渡邊信一郎來說,就是「目標已達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