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鵝這種家禽,農村長大的朋友都會褲襠一緊……

“自從老王在村頭魚塘邊養了鵝,我們家孩子上學得多繞二里地!”↓↓↓

走路一搖一擺的肥鵝,看似憨態可掬,但戰鬥力卻達到了煉獄級別。它是出了名的“死戰不退”。無論你招不招惹,只要它看你不爽,十幾米外都要飛過來咬你,不是你死就是它亡。

鵝,家禽界一哥,出了名的不好惹,也出了名的能打,更是出了名的好喫。

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哼哼……我幹不掉你但我可以喫掉你!

愛喫鵝廣東人?

不把一隻鵝放過珠江!

廣東人有多愛喫鵝?

2014年的數據表明,廣東是全國最大的鵝產區,佔了全國市場的24%,而且沒有一隻廣東鵝能跑到外地人肚子裏去。

不僅如此,廣東還是全國鵝的噩夢,廣東一直在“進口”安徽鵝、江蘇鵝、XX鵝……

一隻普通的4斤左右的古井燒鵝市場價格多在300元上下,而一隻同等大小的“北京烤鴨”的價格一般不超過200元。在潮汕,一隻五年以上的滷老鵝頭標價可達到2600元,這真的是一個窮人無法想象的世界……我就納了悶兒了,喫鵝頭到底有什麼好處?竟然賣到兩千多!

外地人永遠不懂,都覺得老闆是想錢想瘋了。可是,在潮汕人眼裏,滷老鵝頭是最高貴的美食,可以說是物以稀爲貴,所以它的價格自然就非常昂貴。正是廣東人努力掙錢,再努力花錢喫鵝,才養活了廣東乃至全國各地的鵝。

爲什麼

其他地區喫鵝的人比廣東少?

說廣東人愛喫鵝,那是和全國其他地區比較出來的,江南一帶的水土也很適合養鵝,但是江蘇省的鵝消費市場還不到廣東的一半。

爲什麼其他地區喫鵝的人會逐漸減少呢?這又受到養鵝成本的影響。

相比雞鴨等其它家禽,雖然鵝更加熱衷 “啪啪啪”,但他們要長到七八月之後才能過性生活,而且母鵝容易不育,尤其在散戶養殖的家庭,經常發生“父女戀”,近親繁殖帶來了更嚴重的品種退化。

一隻勤勤懇懇的鵝一年的產蛋量不過30枚,鵝對水源和氣候條件也比較挑剔,太熱的話它們會拒絕發情。此外鵝還不能只喫稻穀,還得喫草,飼料成本也更高。

不過近兩年的鵝價好像坐上了順風車,今年的價格比往年上漲了20%-30%,大鵝養殖戶的利潤也就會相對高一些。

圖 Via:食價搜

這幾種鵝的經濟效益高

現在鵝的養殖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而且鵝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產肉高的、產蛋高的、蛋肉兼具的以及其他方面優勢的,品種齊全,而現在也有很多的養殖專業戶。養鵝肯定是爲了賺錢、多賺錢。

其實不僅是鵝,無論是養殖什麼,品種的選擇尤爲重要,選好適合當地環境的品種,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幾種經濟效益高的鵝品種,供大家參考。養好了我們一起去廣東賣鵝吧!

● 獅頭鵝

獅頭鵝是中國最大的一個鵝種,之所以叫獅頭鵝,是因爲它的頭上長着像獅頭般的肉瘤,體型看着也非常的龐大,看起來也非常的兇猛,可以說比家狗還要厲害。在衆多的滷味中,最爲珍貴的就是獅頭鵝了,這個物種在中國很多地區都很難被接受,但是在嶺南地區,尤其是在潮汕,非常受當地人的歡迎。

獅頭鵝主要來源於我國的廣東地區,成年的鵝可重達十六到十八斤左右,它主要是用於產肉,所以是我國肉鵝中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品種。而且它自身的免疫力比較強,非常容易養活,對精料的要求不高,主要以草料爲主,這樣養出來的獅頭鵝肉質纔會更加鮮嫩,原汁原味,所以養殖成本也非常的低,經濟效益也是非常不錯的,畢竟現在獅頭鵝的價格也有十五塊錢一斤左右,如果經過加工之後價格能翻五六倍。

● 五龍鵝

我國用於產蛋的鵝品種非常多,但是其中產蛋率最高的要屬五龍鵝,五龍鵝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而且進入產蛋期比較早,產蛋時間長。它的產蛋時間至少要比其他品種的鵝多80天左右,這也就是它比其他品種的鵝產蛋率高的原因。五龍鵝平均每年可產150-200枚左右,這樣的產蛋量是很多品種都無法超越的。現在鵝蛋的價格和銷量也還是相當不錯的,經濟效益也就自然高了。

● 萊茵鵝

萊茵鵝是從國外引進的一個品種,它的主要特點就是蛋肉兼具,雖然體型不能與獅頭鵝媲美,但基本上可以達到10-15斤;其次,它產的蛋也比較大,而且產蛋率也還可以,雖然無法和五龍鵝相比,但是它是比較適中的品種,而且幼鵝的成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二,所以萊茵鵝的經濟效益也就不言而喻了。

● 朗德鵝

朗德鵝是一種中型體重的鵝,如果用於產肉也是可以的,但是現在的養殖戶基本上都是拿來用做肥肝用。我們知道鵝肝的價格是非常昂貴的,一盤小小的鵝肝就要上百塊錢,朗德鵝經過飼養之後,肝臟比其他品種的鵝要重很多,所以就非常適合做鵝肝用啦!

● 太湖鵝

太湖鵝是一種比較小型的鵝,主要在我國的太原以及浙江地區養殖,之所以被稱之爲太湖鵝,也是因爲它的養殖區域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

它的體型小爲什麼還說它的經濟效益高呢?由於太湖鵝生長速度很快,重量可達6-8斤,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剛剛好,最重要的是的仔鵝成活率高,所以可以用來專供仔鵝,這也是它經濟效益高的最根本所在。

三農洞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