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曾經在北京建設一座極爲華麗的莊園,號稱“萬園之園”,此園經過150多年的修建,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建築優美,還保存了大量的國寶,它就是圓明園。然而我們今天再去北京,卻沒有福氣一飽眼福,只能看着留下的廢墟嘆息不已。學過歷史的都知道,這個園子在158年前,就被英法聯軍燒燬了,而主犯就是“額爾金”。

其實“額爾金”並不是一個人名,它只是英國貴族的封號,這個人的真名叫詹姆斯·布魯斯。布魯斯家族世代爲英國貴族,他30歲繼承父親的爵位,成爲額爾金伯爵第八代傳人。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他成爲對華全權專使,率領海軍來到中國,並且與法國軍隊一起攻佔廣州、佔領天津。此人極爲狡猾,特別擅長使用武力威脅清政府,《天津條約》就是在他的逼迫之下籤訂的。因爲立下“大功”,回到英國後被任命爲郵政大臣,使他十分沾沾自喜。

但中國的形勢,似乎並沒有按照英國想的那樣發展,爲了進一步降服清政府,布魯斯在1860年的2月份,再次被派往中國。1860年10月,他帶領英軍與法軍一起攻入北京城,將圓明園搶劫一空。爲了給清政府一點教訓,法國人堅持要燒紫禁城,布魯斯則堅持燒了圓明園。最終,中國乃至世界最華麗的園林,就這麼被一把火燒燬了。

事後,布魯斯也曾爲自己的行爲做出辯解。第一,英法聯軍的戰俘在圓明園受到虐待,不僅沒有喫喝,還要整天下跪,被繩子勒傷之處生滿蛆蟲,爬的滿身都是,不少戰俘因此發瘋而死,比如《泰晤士報》的記者就被虐死,扔給野狗喫了。爲了平息英國人的情緒,他只好燒了圓明園給。第二,他要把皇家園林燒了,給中國皇帝一點顏色看看。

在強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之後,布魯斯滿載而歸,再次被英國女王嘉獎。可是,中國有句老話:“善惡到頭終有報!”2年後,布魯斯被調往印度擔任總督,正當他春風得意,覺得自己仕途坦蕩時,卻在房子中遭了雷劈,住宅燃起熊熊大火,他也命喪黃泉,斃命時52歲。順便提一下,他並不是家族裏唯一的“搶劫犯”。他爹,也就是第7代額爾金伯爵托馬斯·布魯斯,曾經將希臘的帕特農神廟搶掠一空,這些珍貴的文物,如今也成了大英博物館“最值得驕傲”的展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