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勸學》《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以及爲人子弟在學習生活、言談舉止、爲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基本規範,讓這些傳統美德根植於青少年的心靈,有助於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白沙混進了黑土裏,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裏,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

國學經典進校園 春風化雨哺桃李

當我們步入廣州市藍天技工學校大門,眼球立即被古樸大氣的“國學文化長廊”所吸引。60多米長的文化長廊,精心佈置了《勸學》《弟子規》等國學文化內容,既有原文,還有釋義,讓人們很容易就能瞭解其中的深刻含義。而文化展板以水墨山水畫爲背景,四周用古代窗格式木條封邊,標題啓用篆體字,更增添了國學文化氣息。

國學經典承載的“仁義忠恕孝悌禮信”的道德倫理觀,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文化精髓,是構成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而《勸學》《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以及爲人子弟在學習生活、言談舉止、爲人處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基本規範,讓這些傳統美德根植於青少年的心靈,有助於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如《勸學》中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爲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其意爲:蓬草長在麻地裏,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裏,就再不能變白了,蘭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裏,君子下人都會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居住地要選擇好的環境,交朋友要選擇好學上進有道德的人,這樣才能夠在學習上不斷進步,品德才會好,爲人才會正直。這也是我校“六育人”中提到的“環境育人”的重要性。

又如《弟子規》——“謹”中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爲醜。”

就是告知我們衣着和飲食一定要講究規範:脫下來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地方,不能到處亂丟,以免把衣帽弄髒。穿衣服貴在整潔大方,而不在於華麗。不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還要和自己的家庭條件相適合。對於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會營養不良;喫東西也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量會損傷脾胃。年青的時候,千萬不要喝酒。因爲一旦喝醉了,就會因醜態百出而丟臉。

另外,還甄選出如孟母擇鄰、濫竽充數、愚公移山等40多個耳熟能詳且寓意深刻的歷史、成語故事,設計佈置在“國學文化長廊”過道的另一端,供學生們課餘飯後品讀。這些故事皆以鮮活的人物、形象生動的情節來說明深刻哲理,期望學生們在學習經典、閱讀故事的過程中,能受到啓發並從中獲益。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我校在大力推進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活動育人和就業育人的“六育人”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工作中,始終關注學生的參與度與獲得感,並將“加強德育工作,啓動文化強校工程”列入2019年工作目標,堅持以立德樹人爲核心,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提升育人效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所強調的,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文稿/圖文:綜合辦公室

編輯:新媒體中心 編輯部宋偉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