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說着生活中碰到的人和事兒。緊接着從底下傳來幾個聲音: “老師,我們可不希望被人說笨蛋”。

一心一世界,一生一百年,他們輝映千古,點抹着春色冬寒,勾勒着方圓江山

桃紅李白,鶯啼燕舞。當徜徉而過的東風從三月走到四月,我的思緒總是會不經意間停留。

四月的第一天,這個我從來不會刻意在乎的日子,總是能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收到“禮物”哭笑不得的那刻,我總會不由地想起那堂課、那個人。

“村夫不識一丁,愚者豈無一得”講到這句古文,我習慣性地問道:“哪位同學能解釋下‘愚者’的意思?”

我還沒來得及點名,舉手的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搶答了: “老師,我知道,就是指特別笨的人”。

“那你們覺得笨人是什麼樣的?”

孩子們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說着生活中碰到的人和事兒。

從他們的笑聲中我聽出來,他們覺得這些人很‘有趣’,不過僅僅是‘有趣’而已。

“那你們喜歡別人這樣叫你們嗎?”我笑着問道。

臺下一片安靜,沒有一個孩子舉手說願意。

緊接着從底下傳來幾個聲音: “老師,我們可不希望被人說笨蛋”。

一個理論意義上正常的人,誰會願意無緣無故被人說笨蛋呢。

那堂課關於‘愚者’、關於‘笨蛋’,我們談了好久好久。

笨小孩的故事?走,去聽聽

話說一個數九寒冬的深夜裏,湖南湘鄉一位十三歲的小孩正在挑燈夜背《岳陽樓記》。

他一遍遍地讀、一遍遍地背,幾個鐘頭悄然而過;可短短的三百字就是背不下來。

這可急壞了屋裏的藏的一個人,一位樑上君子。

他‘噌’的一聲從房樑上一躍而下,指着小孩破口大罵:“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幾遍都會了。”

說着一氣呵成背完了《岳陽樓記》,甩甩衣袖揚長而去。

那個被罵‘笨蛋’的小孩一時還沒緩過神來,傻傻地呆站在原地。

笨小孩的故事?走,去聽聽

他確實不是一個聰明的小孩!

二十一歲,五次名落孫山的他終於通過科考,卻因文理太淺,成了半個秀才。

四十三歲,書生帶兵的他接連兵敗,三次意欲自殺。

弔詭的是歷史沒有給我們記下這麼聰明的小偷姓甚名誰,卻讓這位‘笨小孩’青史留名。

他就是“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

他被後人推崇爲“千古第一完人”。

他讓梁啓超感慨: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中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笨小孩的故事?走,去聽聽

回顧曾國藩六十一年的人生,他‘笨笨地’每天都在讀書,他‘笨笨地’每天都在“自省”。

那個寒冷的冬夜,小偷碰到的只不過是這個十三歲小孩稀鬆平常的一日而已。

讀書自省,這件人人可做的簡單之事,他做了一輩子。

抱殘而守缺,善始而敬終。

人間之事,怎一顆聰明糊塗心,以一紙道理能明瞭?

大致曾國藩以百年身言身後事,則是這帥之以誠、貞之以恆,精進而卓絕也!

笨小孩的故事?走,去聽聽

孩子們聽得很專注,他們或許現在還不知道歷史上的這個人。

他們也不知道這個人有過一番什麼作爲,對中國近代史意味着什麼。

可是從他們聆聽的神態裏,我讀到了對於“笨”,他們沒有了先前的排斥。

“你們再也不會隨便說別人笨了吧?”

我還是笑着問道。

看着孩子們點着頭,我也忽然想起了我的小時候。

那個時候,很多東西是不能喫的,因爲老人家說喫了後會變笨。

那個時候,許多東西又是要喫的,因爲喫了後能變得聰明。

從現今營養學健康的角度來說,合理膳食當然也是必須的。

可是,我們的目標不應該緊緊鎖死在‘聰明’二字上。

等我長大後,各種成功學、厚黑學縈繞在我們周遭。

它教我們要懂得鑽營,它教我們不要喫虧。

現在的孩子們,更是從小就被塞進各種智力開發班,一板一眼學着大人的聰明勁兒。

總之,我們想方設法就是要離這個“笨”字遠遠的。

於是乎,北大錢理羣教授痛心疾首:

我們的社會多了好些絕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他們智商高超且爲人老道,他們遊刃有餘行走於規則間,如魚得水。

笨小孩的故事?走,去聽聽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知道嗎?我卻希望你們可以‘笨’一些。

許慎《說文解字》曰:“ ‘笨’,竹裏也。”

《廣雅·釋草》記:“竹其表曰‘笢’,其裏曰‘笨’,謂中之白質者也。”

在古代,夸人心思純潔才能稱之爲“笨”的。

這個‘笨’可不是一般人能輕易獲得的。

《老子》篇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孩子們,我們聊完了這些。

我多麼希望四月的第一天,在你們感受愚人節的快樂時,也能尋覓到人間的四月天:

那是一樹一樹的花開,那是燕子在梁間的呢喃。

笨小孩的故事?走,去聽聽

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可以笨一些。

面對將來充滿變數的生活,你們可以像往前奔跑的阿甘一樣: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可以笨一些。

憧憬於理想,不拋棄、不放棄;遵從自己的內心去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

親愛的孩子們,我希望你們可以笨一些。

華夏文化需要的是一代代樸實的傳承者:他們鍥而不捨、厚積薄發,他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