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寶盒的表面從太和殿的重檐廡殿頂中抽象提取琉璃瓦的暖黃色,通過現代的技術和材料以簡潔的建築手法,結合取義工藝美術中的百寶閣的紋樣表現外立面在一種均質完整表面中色彩、光澤與層次的細微而豐富的變化,進而展現中國工藝美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中國工藝美術館的主展廳“凌空的藏寶閣”,以漂浮在空中的百寶閣的形態,與原有的奧林匹克公園形成了城市空間、建築景觀的呼應,突出展現了中國工藝美術館特有的高度與文化張力。

奠基儀式現場

2019年3月30日,由gmp·馮·格康,瑪格及合夥人建築師事務所和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聯合設計的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程(簡稱“中國工藝美術館”)在北京舉行了奠基儀式。中國工藝美術館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文化綜合區B02地塊,建成後將成爲奧林匹克公園中最重要的文化設施之一。它的地理位置顯著,是北京城市中軸線北端的終點,永恆而典雅的建築形象象徵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和充滿活力的現代發展。

東廣場日景

建築整體設計構思汲取了中國古典建築精華太和殿的比例關係,建築平面中軸對稱左右展開,由下至上分石材基座、透明平臺層和漂浮的藏寶盒。藏寶盒的表面從太和殿的重檐廡殿頂中抽象提取琉璃瓦的暖黃色,通過現代的技術和材料以簡潔的建築手法,結合取義工藝美術中的百寶閣的紋樣表現外立面在一種均質完整表面中色彩、光澤與層次的細微而豐富的變化,進而展現中國工藝美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

西廣場夜景

中國工藝美術館的主展廳“凌空的藏寶閣”,以漂浮在空中的百寶閣的形態,與原有的奧林匹克公園形成了城市空間、建築景觀的呼應,突出展現了中國工藝美術館特有的高度與文化張力。中國工藝美術館爲觀衆提供了一個觀賞文化歷史的空間的同時,也提供了展望代表北京發展的奧林匹克公園的特有平臺。外表面暖銅色的網格飾面借鑑了中國傳統建築中的花窗,包裹在百寶箱外,象徵了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這種裝飾手法不僅對室內空間起到了有效的遮陽作用,還通過鏤空的形式形成生動的光影變化,使整個建築顯得靈動多姿。

西廣場南側視角

中國工藝美術館預計2021年6月落成並交付使用,作爲國家級展示館,建成後的中國工藝美術館內將全面展現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品的全貌。這也將是gmp繼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之後又一個建成的國家級文化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