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很多人和小飛君一樣,對紹興的啓蒙,來自12歲在魯鎮的咸亨酒店裏面當夥計的周樹人。

  他在那年碰到了唯一穿長衫卻站着喝酒的孔乙己,

  我卻迷上了孔乙己衷愛的“兩碗溫酒,一碟茴香豆”

  倒不是因爲貪喫,只是覺得,一種食物,還能給一個精神上迂腐不堪、行爲上麻木不仁的人帶來味覺上的慰藉,是非常了不起的。

  對於紹興的美味,無需過多的解釋,《味·道》會給出答案。作爲央視的美食劇組,無疑有着對美味獨特的視角見解。

  短短三集,就向大衆介紹了廣爲人知的扎肉、鯗凍肉、臭豆腐、醬鴨、醉蟹、醉蝦和糟雞,還有諸暨嶺北瓦罐雞、西施豆腐、陳宅藤羹、次塢打面、馬劍饅頭…

  每一個名字,都能瞬間激發味蕾!

  事實上,紹興的味道,遠不止這些。除了

  上虞嵊州新昌等沒被攝製組光顧的地方外,

  就是老紹興的街頭巷尾,也還有數不勝數的特色美食!

  紹興的美味,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對江南美食溫文爾雅,精緻細膩的固有印象。

  江南重口味裏的哲學,紹興人最懂。

  (圖片來源:ins@mikahoho)

  比如,將豆腐脫水切塊,放進滷過黴莧菜梗的滷汁裏浸泡,撈起後油炸就是紹興最常見的臭豆腐。

  肉質緊實的老鴨,風乾之後用加入香葉、枸杞、八角的醬油浸泡至油光發亮,卻帶着濃濃醬香的醬鴨

  都是紹興人民的心頭好!

  小喫也不容小覷。

  茴香豆自是不用多說,以蠶豆爲原料,加以茴香、桂皮、食鹽和山萘用文火慢煮至漲熟,配酒堪稱一絕!

  哪怕只是普通的面餑餑,雞蛋也要煎得嫩而香,春捲皮要薄厚均勻,蓋在蔥花煎蛋上還要能透出蛋的金色和蔥的綠色。

  (圖片來源:@艾格喫飽了)

  而紹興菜,更是固執地傳承着最古老、傳統的手藝,將紹興人的一日三餐安排的明明白白!

  肥而不膩的五花肉汁裏混合着梅乾菜特有的香氣,就是紹興最具代表性的梅乾菜燜肉。用酒糟將雞醃製入味,淡淡酒香配上鮮嫩雞肉,另紹興人慾罷不能的糟雞就出來了!

  紹興的老底子味兒,還體現在甜品中。

  周樹人到北京十年,仍然還會感嘆:終未能喫到好點心。 也不能怪他嘴刁,畢竟,喫慣了紹興的奶油小攀八珍糕橘紅糕,還怎麼能習慣別處的糕點。

  秋日裏的紹興,有着江南最溫潤的天氣和最閒適的日常。

  不如趁着秋風正爽,來紹興,過一個膩在醬香味兒和黃酒味兒空氣裏的週末吧!

  紹興美食之魂

  醬&酒

  提起紹興,總繞不過兩樣特產。一是老紹興一天不喝兩口就渾身不舒服的紹興黃酒,二是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那一口濃墨重彩的醬油。紹興美食的靈魂,似乎就依附在這兩樣紹興人無論如何都離不開的心頭好上...

  || 紹興黃酒

  別處的食物,大多講究個味道,要求更高一點的還會追求食材的新鮮度和擺盤的精緻度。而在紹興,食物則是爲酒而生。幾乎所有的紹式美味,先不談製作工序複雜與否,只要能下酒,在紹興人看來,那都是好東西!

  (圖片來源:ins@kwanshing106)

  在地道的老紹興眼裏,“飯可以不喫,但是黃酒一定要喝”

  而作爲調味品,在做海鮮、河鮮,以及各種肉製品的時候放點黃酒,立馬豐富了食物的味道層次!

  紹興酒隨着時間的久遠而更爲濃烈,所以紹興酒被稱作稱老酒,越陳越香。在其品類中最出名的還屬花雕酒,也就是在古代被各位英雄好漢珍藏的“女兒紅”。花雕酒以陳爲貴,酒性柔和,酒色橙黃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香醇厚。無論是日常飲用還是入菜調味都是令人慾罷不能的上品!(信息來源:鸚鵡廚房)

  || 紹興醬油

  作爲浙江菜的代表,紹興菜有着一個明顯特點——“黑”!無論是醬鴨亮岑岑的“黑”,還是油爆蝦油膩膩的“黑”,這個“黑”的來源就是醬油。長久以來做菜放醬油這件事早已深入紹興人的靈魂,成爲雷打不動的做飯法則。

  紹興最出名的仁昌醬園,釀造了一百多年的醬油,它家出產的母子醬油,至今仍是紹興醬油品類中的佼佼者。若是來到紹興,不妨也將這紹興的味道捎回家~

  醬油通過鑊氣十足的炒鍋升溫,蛋白質與動物油酯的結合使得鮮甜的油香逼近鼻尖,湧動的食瞬間就能被勾起;而講究食用海鮮本味的江浙人,在製作海鮮時,更傾向於用醬油水簡單清蒸,食材的“鮮”則更容易被激發出來。

  若來到紹興,不妨學着老底子紹興人 ,在悠然閒適的日常裏,溫一壺老酒,配一疊茴香豆或糟雞,靜靜地感受這江南水鄉的靜謐和安寧。

  小喫

  離不開的紹興味

  小喫,在有些城市似乎意味着“好喫,擁有屬於自身城市的街頭味道,卻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美食”。在紹興,這條例可不管用。紹興人的小喫,和正餐幾乎是共通的,它可以出現在街頭巷尾,也能通過精緻的排盤出現在酒店的餐桌。

  || 茴香豆

  魯迅筆下簡單的“溫兩碗酒,要一疊茴香豆 ”,成就了茴香豆在非紹興人民心中的美食地位。在紹興,甚至有“桂皮煮的茴香豆,謙裕、同興好醬油,曹娥運來芽青豆,東關請來好煮手,嚼嚼韌糾糾,喫咚嘴裏糯柔柔”的民謠!

  (圖片來源:ins@a1ya3zi3)

  在紹興人眼中,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每一家本地人扎堆的酒樓,必會有可以被稱爲自家招牌的茴香豆。煮好的茴香豆呈青黃色,口感鮮嫩軟弱,味道清香甘甜,配上辣椒醬和甜辣醬,用來做酒配再適合不過。

  || 臭豆腐

  (圖片來源:ins@lire-kotoko-)

  (圖片來源:ins@gzq0717)

  臭豆腐可以說是紹興美食的必修課,用莧菜梗汁浸製而成,不僅可以蒸制更常見的還是油炸。炸到炸到焦黃酥脆,迅速在豆腐一面開個洞,澆上辣椒油、醬油和香油,半斤酒加一碗臭豆腐,就是很多老紹興打發下午時光的方式。

  蒸的就有更多的家常的味道,細品品其實鮮味無窮。愛喫的是聞臭而動,不愛喫的當然是避之惟恐不及。

  || 銀絲響鈴

  (圖片來源:@馬達醬米飯)

  這頗具詩意的名字,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油炸豆腐皮”。外表色澤黃亮,薄如蟬翼,一縷一縷宛若銀絲。內裏包裹着以蘿蔔絲魚茸餡混合成的內餡,經熱油炸制之後,香松鮮嫩,一口咬下清脆如鈴,別具一格。

  在紹興人眼裏,一口咬下這香脆的豆腐尤物,再抿上一口熟悉的黃酒,這滋味,說是快活似神仙也不過於此了!

  咸亨酒店

  (圖片來源:@簡亦)

  雖然推薦咸亨酒店似乎不太小衆,但對大部分人來說,來到紹興,這裏就幾乎是一個不來打卡就會後悔的老字號酒家。況且,大衆的咸亨酒家出品並不差,來這裏喫小喫似乎也不爲過~

  (圖片來源:@繪聲繪色的L)

  (圖片來源:@悟空阿寶)

  來到孔乙己的地盤,自然是要跟着他喫。一碗太雕酒,一疊茴香豆,標配!嘴饞的話,再叫上幾碟下酒菜,醉魚乾、手剝筍,都是再好不過的酒配。當然最不能忘記的,就是咸亨的臭豆腐。炸到金黃酥脆的臭豆腐,蘸上辣椒醬,別提多美味了!

  魯迅中路179號

  王老漢臭豆腐

  (圖片來源:@river2014大河)

  紹興的臭豆腐是出了名的,但紹興最好喫最難買的臭豆腐恐怕就很少被外地人知道。位於夾塘路紹絲宿舍圍牆後面的王老漢臭豆腐是紹興人最愛的小攤,王老漢擺攤幾十年,味道始終如一,還常常作爲飯店欽點的一道菜來採購。攤位非常簡陋,但生意卻一如既往的火爆,常常需要排隊10幾分鐘才能等來一碗。

  地點:城西勝利大橋北轉,夾塘路紹絲宿舍圍牆後

  同心樓

  說起同心樓,紹興人沒有人是不知道的,這是屬於紹興人的回憶。這家老字號開了至少有三十年了,生意一如既往的好,連店裏的老員工都是從年輕做到現在。店內食物品種非常豐富,想要喫的紹興招牌美食都有,而且製作過程透明化全程都能觀看。這裏的生煎是按只賣的,味道絕對好~

  紹興市越城區解放北路430號(縣前街口)

  紹興菜

  紹興人的日常餐桌

  大部分人的觀念裏,紹興菜只是浙江菜的一個分支,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

  在行家看來,紹興菜不僅是浙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它的基礎。紹興菜的風味多樣,有以“醉、糟、黴、醬、醃”製法的絕味美食;而若從食物個性上劃分,更是分爲鹹鮮合一風味、乾菜風味、黴鮮風味、醬醃風味、河鮮風味、魚茸風味等十多類。紹興菜的絕倫,還得自己來慢慢體味。

  醬醃風味

  || 醬鴨

  紹興人做鴨,和同樣離不開鴨子的南京人的方法截然不同。南京人做鴨講究的就是鴨肉的本味,只選用少許調味品去除鴨子自身的騷味。而紹興人,口味似乎更重一點。

  選用肉質緊實的老鴨,宰好後掛在通風處晾上幾個小時,讓鴨肉裏的水分慢慢蒸發,先醃再滷,滷至鴨成醬紅色時澇出瀝乾,在日光下曬兩至三天即成。喫的時候再淋紹酒,撒白糖、蔥、姜,旺火蒸熟,一盆醬香綿長的醬鴨就製作好了。

  || 醬雞

  (圖片來源:ins@cat-in-free)

  醬雞的做法和醬鴨相差無異。但小飛君還是想給大家介紹另一種非傳統意義上的醬雞。傳統的醬雞,是將雞肉醃製醬香入味。而非傳統,喫法則更簡單。

  選用紹興著名的“越雞”,肉質緊實,煮熟放涼之後皮脂上則會結出一層金燦燦的雞油。將整雞斬成適宜入口的塊,蘸上紹興特產的醬油,雞肉嫩,醬油香,這令人頭皮發麻的美味真的讓小飛君停不下來!

  酒醃風味

  || 醉蝦

  紹興的醉蝦,大概更易被生鮮類有障礙的朋友所接受。別處的蝦,入口時候蝦仍是活的,只是處於醉酒的狀態。而紹興的醉蝦,活選用蹦亂跳的鮮蝦,用紹興黃酒、腐乳汁等配料將它灌醉,入水白灼了才喫

  將蝦殼輕輕一撮,就能把剔透的蝦肉完整取出。帶着酒香的蝦,再蘸一點紹興醬油,更是讓人慾罷不能了。

  || 醉蟹

  (圖片來源:@perfumemona)

  舟山也有出名的醉蟹,不過他們用的是膏蟹,用酒和鹽浸泡數日後即可開喫。紹興的醉蟹醉的是小河蟹,且用醬油、花椒、生薑等配料對螃蟹進行了入味醃製,醃製的時間要比舟山醉蟹久一些,但也不會太久。紹興的醉蟹味道偏甜,喫下有回甘,還帶有一絲話梅的酸甜。(信息來源:鸚鵡廚房)

  || 糟雞

  (圖片來源:@ryc-miffy)

  糟雞的關鍵,在於花雕酒,這其中,又以紹興的花雕酒爲佳。濃香的酒,浸着滑嫩的雞肉,再加上花椒的香麻,更能引出雞肉的香滑。

  同樣選用飼養得當的走地雞,糟雞與廣東的白切清遠雞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但糟雞在吸收了酒糟的風味後,糟香醇厚,內裏還有着不一樣的縷縷酒香,更讓人迷醉在這江南溫柔鄉里。

  鹹鮮合一風味

  || 紹三鮮

  “三鮮”似乎是每個地方都有的菜品,而紹三鮮的特別之處,就在於這“三鮮”裏的鮮,全部來自紹興特有的菜品,比如魚圓、茭白、黑木耳、胡蘿蔔、蛋餃、肉皮、肉丸、河蝦、香菇、鵪鶉蛋等...

  (圖片來源:@dearforget)

  這些食材,哪怕只是單擰出其中幾種,就足以令人垂涎欲滴。而集這十幾味鮮在一起的紹三鮮,小飛君是一定要嚐嚐這神仙味道的。從視覺看來,就想給高分了,再品一口肉皮柔軟,丸子鮮嫩,木耳酥脆,河蝦清甜,魚圓清香順滑,小飛君親測滿分!

  || 鯗蒸肉

  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臘魚。鯗蒸肉,則是臘魚與肉餅結合的一道鹹鮮十足的下飯菜。以手工剁碎的肉餅爲底,鋪上自家臘月裏曬乾的臘魚,不需要放任何調味品,簡單蒸制,臘魚的鮮油就會滲透進肉餅,撒上一點蔥花,就足夠鹹鮮撲鼻。

  小飛君最愛用下面的一點肉湯澆在米飯上,再把肉餅碾碎拌在米飯裏,每喫一口就夾上一小塊鯗肉,簡單的一碗飯,卻能喫出幸福滿足的滋味!

  魚茸風味

  || 清湯魚圓

  這大概是最打號稱“從不喫丸子類加工品”的小飛君的臉的一道紹興傳統風味菜了!清湯魚圓看上去平平無奇,喫起來,卻是湯清味鮮、滑嫩彈牙,總之一句話:鮮掉眉毛!

  能做成這樣並不簡單。在選料上,一般要選用肉質細嫩、粘性較強、吸水量大且彈性十足的白鰱作原料;而在技法上更是要求極高,既要刮下一層細薄的魚肉泥,又要取淨魚肉中的細碎魚刺,再將魚泥剁到細膩且有黏性,非常考驗廚師的耐心和技藝。

  (圖片來源:ins@miasunmia)

  在喫的時候,更是講究:先觀其貌,要色白而形圓;在用筷子捅其身,要質嫩而有彈性;最後將這白玉圓子含入口中,則要華潤而味鮮

  黴鮮風味

  || 梅乾菜扣肉

  (圖片來源:@uvwrong0718)

  紹興黴幹萊分爲白菜乾、油菜乾和芥菜乾三種,味道鮮美的當數芥菜乾!芥菜乾又以“百腦芥菜”的品種最爲上乘,與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肉一同燉煮燜制,就是如今不負盛名的“黴(梅)乾菜燜肉”。(信息來源:鸚鵡廚房)

  黴乾菜燜肉講究燜燒入味,以味取勝,按蘇東坡"慢著火、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的方法燒製的乾菜扣肉,香味醇厚,肉質則香酥綿糯、油潤不膩、入口即化。不管是用來下飯或是配酒都絕對是上乘的紹興菜!

  || 黴莧菜梗

  外地人或許不會懂,爲什麼莧菜梗這樣平平無奇的蔬菜會被紹興人視若珍寶。

  將粗壯的莧菜梗切段放入清水裏浸泡至水面起泡,然後撈起晾乾放進罈子裏密封發酵,等到時間成熟,將發酵好的黴莧菜梗稍加蒸制,就是紹興人最愛的“下飯神器”。(信息來源:日日煮daydaycook)

  喫完黴莧菜梗,這剩下的滷汁就是用來製作紹興臭豆腐的精華。滷汁自然也是越老越香醇,存放得當的情況下,這一缸滷汁甚至可以滲透進紹興人的三餐裏。

  || 黴豆腐

  黴豆腐聽上去好像感覺髒髒的,實際上它就是我們俗稱的“豆腐乳”,在紹興人餐桌上,是幾乎每頓飯都擺在桌上的開胃菜之一!

  餐桌上的黴豆腐,一般都是方方正正的碼在碗裏,隔近了聞還有淡淡酒香,喫上去的口感綿密馨香,要是用來當作調味品炒在空心菜裏,更是昇華了這普通蔬菜的口味,挑一小口用來拌飯也是無敵!

  尋寶記紹興菜

  (圖片來源:@喫餛飩堅決不吐餛飩皮)

  (圖片來源:@胡蘿蔔親親)

  尋寶記在紹興,大約也已經處於無人不知的地位了。畢竟作爲一家被紹興人喫了16年的老館子,對紹興人的口味已經是瞭如指掌。古香古色的裝飾,倒是給食客一種“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意境~

  (圖片來源:@一隻不努力的喫貨)

  (圖片來源 :@甩你一臉辣條)

  尋寶記的菜品,能看得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因爲什麼都想喫 !!梅乾菜燜肉配上酒釀饅頭,香軟饅頭中和了油膩感,想喫!西施豆腐軟軟嫩嫩,開胃又下飯,想喫!單抱黃魚魚肉新鮮勁道,想喫!最想喫且每桌必點的還是紹三鮮桂花米酒!三鮮湯頭濃稠鮮美,桂花米酒清香解膩,所以說,一個肚子來一次怎麼可能夠!

  魯迅中路1號

  老胡子飯店

  (圖片來源:@靈心小榭賞味)

  作爲一家地地道道的蒼蠅館子,顯然老胡子已經成爲了一家成功的蒼蠅館子。他只在晚餐和宵夜時段開門,點菜要看當天老闆準備了哪些菜。並且不僅是紹興老饕,遊客們也知道了,在紹興,有一家專做紹興家常菜的館子,不喫就白來紹興了~

  (圖片來源:@阿福)

  簡陋的環境並不影響老闆做出令人難忘的美食。老闆自己醃製的生醃蟹,提前一天醃製,恰到好處的吊出蟹本身的鮮,滿滿的蟹膏,醉蟹的香味時刻發出誘人的信號,讓你肚子撐了也好想不太能停下來!

  (圖片來源:@阿福)

  (圖片來源:@關一全喫飯呢)

  當然,除了蟹,老胡子的白切鵝和肥腸也非常受歡迎。緊緻細膩的鵝肉,帶着一層滑嫩的油脂,蘸上紹興本地醬油,這直擊靈魂的美味真是令人久久不能平復!再抿上一口刺激又帶有回甘的黃酒,這滋味,豈一個美妙能形容 !

  鳳江路17號附近

  河埠頭

  (圖片來源:@阿福)

  (圖片來源:@藍印花布小馬甲)

  在河埠頭喫飯,用當地的士師傅的話說:“那你得靠搶”。小飛君感覺,河埠頭最適合夏天的傍晚 過去喫,端着小四方桌坐在河邊,看着日落,喫着 美味,簡直不要太愜意!雖然服務一直爲人詬病,但好在 味道不錯,所以依然吸引不少回頭客過來。

  之前說到的,江南重口味裏的哲學,紹興人最懂,而這其中,將重口味發揮到極致的,河埠頭算一個。油爆河蝦油燜筍,黴千張臭豆腐,螺螄肉清蒸鯗魚,個個都能讓紹興人慾罷不能,讓喫不慣紹興味道的人無從下口。

  (圖片來源:@村聲的伙食)

  不過作爲首推菜的香腸,倒是沒有想象中那麼濃的酒味,更多的,是帶着廣式香腸的甜,用來配酒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紹興人最愛的黴千張,可能剛喫會有點難以下嚥,但是相信我,一旦適應了這個味道 ,用兩碗米飯來配都不一定足夠!

  西小路

  甜品

  魂牽夢縈的紹興甜

  紹興的甜品,似乎和浙江所有小城一樣,小巧而精緻,但很多的小甜點,又在其名稱前加入了“紹式”兩個字來堅定其立場。例如“紹式八珍糕”、“紹式艾餃”,要說與其他地方的不同,小飛君還真說不出一二。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大概這就是紹式甜品的小傲嬌?

  || 奶油小攀

  奶油小攀是一種類似蛋撻的紹興小喫,屬於舶來品,也有人解釋說“攀”大概就是“pie”的音譯。

  它的做法十分講究,先用旺火烘烤放有面粉的小攀模,結成碗形後拿出,然後放入蛋黃和麪粉混合的芯,再加入稀麪粉和蛋白攪拌蓬鬆在上,撒上塘之後再用噴火槍炙烤而成。所以上面一層不是奶油哦,女孩子也可以放心的喫!

  在越城區新建南路,有一家被稱爲“最正宗”的奶油小攀店,經營這家店的,是一位年過90的高老太。老太太倚靠在玻璃櫃前,偶爾有顧客,便挪動身子起來招呼,不慌不忙,不緊不慢。小小的店面,卻用最質樸的味道給人帶來甜甜的溫暖~

  (圖片來源:@Matty亞歷山大)

  沒有過多的宣傳,不開分店,不擴門面,這一家小店留住那個最原始的“奶油小攀”,也守住了古城紹興最溫暖的回憶。

  新建南路608號

  || 麻餈

  麻餈是小飛君自認爲最治癒的食物之一!這種糯唧唧的用年糕的邊角料做成的小甜嘴,混合着米香和芝麻香,熱氣騰騰,軟甜可口,糯而不沾牙,一口一個滿足感都能溢出來!

  在紹興新昌,至今仍有“清明送麻餈,過年送年糕”的習俗。

  誰家要娶媳婦了,男家一般都要在清明節前向女家送去清明麻餈,預示在下一個清明節前將要來娶新媳婦過門了。女兒出嫁後,女家父母到了清明節又得向男家回送清明麻餈。據說這是預祝小倆口結成夫妻日子能過得糯滋滋、甜絲絲。

  || 黃酒奶茶

  一直以爲黃酒棒冰、黃酒雙皮奶已經是紹興人對酒追求的極致了,畢竟只是把黃酒凍成冰,味道還能想象得到。直到黃酒奶茶的橫空出世,才知道,對黃酒的渴求,是紹興人贏了!

  神奇的是,你認爲的黑暗混合料理 ,卻有一種直擊靈魂的合拍!港式絲襪奶茶的絲滑和自家祖傳釀造黃酒的醇厚搭配在一起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喝過的人幾乎都對這個味道念念不忘!

  要是要喝最正宗的黃酒奶茶,喫最正宗的黃酒冰棒,還是要來到魯鎮這永遠門庭若市的璟軒。這裏纔是黃酒奶茶最初的開創者,用的都是自己釀造的黃酒,在製作手法上也有着自家獨特的高要求,小嚐一杯未嘗不可呀~

  中興南路187號 (魯迅故里對面)

  || 紹式八珍糕

  衆所周知,清朝美食大家-乾隆是史上最好喫又最注重養生的人物。八珍糕,就是這位養生達人爲了日常保養所喫的小零嘴兒。

  採用茯苓、白扁豆、蓮子肉、薏米、淮山和芡實作爲基礎搭配(聽上去就很健康...),若是積食,則加入山楂和麥芽方便消化;而老年乾隆爲了強身健體,則選擇人蔘和黨蔘使上了年紀的自己仍然老當益壯,果然是健康達人(自愧不如)!

  大興糕團(中興中路33告中惠百貨一樓南面)

  tips:這家糕團店最出名也最好喫 的四色大糕和黑米大糕可以試一試,糯唧唧 的感覺不要太贊!!

  細細想來,其實很少有人爲了喫專程去一趟紹興。

  哪怕明知道嵊州的小籠包被CNN評爲中國最值得一嘗的美食之一,

  也明知道小小的新昌,在美食屆也能處於美食重鎮的地位。

  說起紹興,頂多也就可以說出:“啊,是魯迅寫孔乙己的那個地方嗎?”這樣的話。

  但並不妨礙,紹興獨樹一幟的美味,在江南小城裏熠熠發光。

  不管是早上來一碗豬肝麪或肥腸面的大膽,

  還是喜歡醬醃黴鮮的重口味習慣,

  亦或是崇尚“一天一杯酒,活到九十九”的日常法則。

  都不影響這座城市的可愛和獨特。

  甚至於,一壺黃酒一疊豆,

  醉倒在這烏篷鄉還別有一番情調呢~

  美食徵集

  接下來的美食星探我們還會前往江蘇泰州(包括靖江)

  歡迎當地小夥伴戳本文“寫留言”推薦心中最愛的家鄉味道!

  (包括但不限於小喫,老店鋪,餐館等)

  搓手期待一起去泰州喫喫喫呀~

  - end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