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地區的俄羅斯、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黑和塞爾維亞等10國出產寶石,其中俄羅斯的鑽石、變石、翠榴石、琥珀,烏克蘭的金綠柱石、雙色託帕石、琥珀,羅馬尼亞和立陶宛的琥珀,最具有代表性。

天然寶石資源

東歐地區主要產出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海藍寶石等常見寶石,還出產硅鈹石、榍石、賽黃晶、斧石、金紅石等稀少寶石。

天然玉石資源

東歐地區主要產出軟玉、查羅石、青金石、孔雀石和斜綠泥石玉(商業上稱“綠龍晶”),其次還出產翡翠、玉髓、瑪瑙、碧石、蛇紋石玉等。

天然有機寶石資源

東歐地區主要產出琥珀和猛獁象牙,此外還有煤精和黃鐵礦化菊石。琥珀不僅有“海珀”——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包括俄羅斯、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等國所產的海濱琥珀礦,而且有“礦珀”——包括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等國所產的陸上琥珀礦。

俄羅斯的特色寶石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土面積,盛產各種特色寶石,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鑽石大國與彩寶大國,並且主要產自烏拉爾山和西伯利亞地區。

俄羅斯最值得稱道的特色寶石有——

變石

變石是指因含鉻而具有變色效應的金綠寶石,被譽爲“白天的祖母綠,夜晚的紅寶石”。

變石因最早於1830年發現於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最強的2個變色——綠色和紅色恰好是俄國的國旗色,而發現日又恰逢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生日,故又名“亞歷山大石”。

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是變石的傳統產地或原產地,其品質極佳,變色效果極好。有趣的是,俄羅斯還產出變石與祖母綠交生在一起的混合寶石。遺憾的是,俄羅斯目前並未開採變石,不過有一家俄羅斯政府公司正在積極籌備開發烏拉爾山地區的變石。

翠榴石

翠榴石是指因含鉻呈綠色的寶石級鈣鐵榴石。儘管它的硬度不高,小於7,不適於用做戒指,但是其折射率和色散都高,因而使刻面型翠榴石熠熠閃光,可與綠色鑽石媲美。在寶石界,俄羅斯的翠榴石更是以其純淨而鮮豔的色彩以及非凡華麗的包裹體而聞名,被譽爲“沙皇榮耀之石”。

翠榴石最早於1864年發現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中央的塔吉爾河地區的尼齊礦。它有着各種各樣的顏色,覆蓋了各種綠色,並且大多帶有棕色調,最優質的顏色被認爲是純淨的、充滿活力的且無任何雜色的翠綠色。幾乎所有翠榴石中都含有獨特的以微小晶體(可能是鉻鐵礦)爲中心點並且溫石棉纖維呈放射狀組成的“馬尾絲狀”包裹體,有的形如圓錐狀的纖維束,但發育完全的馬尾絲極爲罕見,其他產地也有。這是任何其他綠色寶石甚至包括納米比亞翠榴石中都不曾有的典型特徵,這對於俄羅斯的翠榴石來說尤爲重要。

警惕

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的翠榴石仿製品——含放射狀硅灰石纖維包裹體的黃綠色脫玻化玻璃,酷似俄羅斯的翠榴石中那特有的“馬尾絲狀”包裹體。

查羅石

查羅石因最早於1948年發現於貝加爾湖查羅河畔而得名,在世界上可謂獨一無二,直到1978年才被正確鑑定爲一種新礦物——紫硅鹼鈣石,隨後更被作爲一種寶石新品種進入國際珠寶市場。

查羅石最常呈丁香紫色,也呈帶粉紅、藍、紅和褐等不同色調的紫色,其紫色因含有微量元素錳所致;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局部呈絲絹光澤(由於具有平行的和放射狀的纖維集合體所致);半透明至微透明;硬度5~6;相對密度2.54~2.78,隨雜質成分不同而變;折射率1.55~1.56(點測);常含有色斑。查羅石因其特有的顏色、光澤和結構,一般不容易與其他寶石混淆。

寶石級查羅石中,查羅石含量不得低於30%。查羅石的魅力在於擁有不同色調的鮮紫色或丁香紫色,因擁有獨特的銀色絲絹狀強貓眼效應而顯得更加漂亮,並且旋渦狀或條紋狀長纖維互相纏繞似龍雲飛舞,故稱“紫龍晶”。

查羅石足夠堅韌,容易拋光,通常被加工成項鍊、弧面型寶石並鑲嵌成戒指、吊墜、手鐲、花瓶、高腳酒杯、球、盒子和其他雕刻工藝品。

琥珀

琥珀是一種樹脂化石。俄羅斯的琥珀儲量全球第一,約佔全球的90%,年產量達600~700噸,約有50%達到寶石級,主要產於加里寧格勒州,其次是西伯利亞北部和遠東地區。

西伯利亞的琥珀礦,位於西伯利亞北部的泰梅爾半島,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白堊紀(距今1億~8000萬年)琥珀礦,發現於1730年。

遠東地區的琥珀礦主要分佈於距今2300~500萬年的褐煤中,而寶石級琥珀則主要發現於南庫頁島的東海岸,由褐煤中的琥珀侵蝕搬運而來,呈扁平拉長狀,長達6釐米,琥珀碎片磨圓度各不相同,還有薄薄一層氧化外殼,往往含有細小的木屑和畸形的節肢動物殘片,通常是透明的,帶紅、黃或褐色調。

主編:向龍

小編:蔚然

內容來源:《消費指南》雜誌,轉載請註明出處

《消費指南》 雜誌社

《消費指南》雜誌由質檢總局主管, 受權發佈權威產品質檢結果,提供產品購買、使用專家建議,傳播優秀消費品信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