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過的歷史上,一個明君的體現,一定要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而百姓們如果都是怨聲載道的話,那麼這個朝代也就危險了,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而古代的皇帝因爲常年在宮中,很多的奸佞之徒便使用花言巧語進行欺騙,也正是這個原因,皇帝爲了體察民情,便經常會進行微服私訪,如果遇到有才之人,也會對其招納。

在我國的漢朝時期,漢武帝劉徹在年僅16歲就登上皇位,因爲漢武帝對於人才十分的渴望,於是便開創了察舉制,在其登基不久之後,廣發求賢書,當時不論是身份地位,只要是有才之人,都會進行重用,那時很多出身貧寒之人都得到了重用,可是爲了防止有人藏有私心,利用錢財對選拔之人進行賄賂,漢武帝決定進行微服私訪。

有一次的時候,漢武帝來到當時有個叫做柏谷地區,因爲太陽已經落山,所以找了一家住宿的地方就住了下來,並且自己的侍從過了一會也喬裝打扮住了進來,在當晚的時候,因爲比較口渴,於是就想問店主找些水喝,沒有想到店主不但沒有答應,還告訴漢武帝,這裏只有洗菜的髒水。

可是隨從看到之後,想要對店主動粗,雖然被漢武帝制止了,但是店主便召集了父老鄉親,準備襲擊漢武帝,這裏的老闆娘聽了之後,告訴他,這些人其實都氣質非凡,可能是個大人物,千萬不要找不必要的麻煩,最後店主打消了襲擊的念頭,並且盛情款待了漢武帝他們。

在第二天離開之時,漢武帝亮出了身份,並且賞賜了他們不少銀兩,店主在一旁心驚膽戰的跪拜之後,漢武帝告訴他,告訴他不知者無罪,只要以後好好待客就可以了。

後來這個店主無論遇到什麼人,都不曾有過輕視心裏,並且他們的兒子多年後還當上了縣令,給百姓做了很多事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