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臨近,“剁手族”們已經按耐不住了。據預測,今年雙11單日包裹量量超過10億。這麼大的包裹量如何保證不爆倉,如何讓用戶更快更準時的收到包裹?各家快遞公司爲應對即將到來的網購高峯期都做了哪些準備?楚天都市報記者實地探訪申通、蘇寧易購、菜鳥等分撥中心,瞭解快遞行業的雙11備戰情況,揭示快遞越來越快背後的祕密。

快遞公司招兵買馬應對史上最大包裹量

隨着雙11變成一個全民狂歡日,雙11包裹的數量也在不斷遞增。根據菜鳥數據,天貓雙11包裹量從2009年的26萬單增長到2017年8.12億單,飆升3100多倍。今年天貓方面預測,雙11單日包裹量將再創新高,突破10億單。

各大物流行業也早早開始招兵買馬,全力備戰雙11。

23日,在位於鄂州葛店的蘇寧物流中心,記者看到,貨車不斷進進出出,將一箱箱貨物運進倉庫,這都是在爲即將到來的雙11備貨。

蘇寧易購武漢物流公司總經理助理覃倩介紹,不算蘇寧東西湖物流中心,僅葛店這一個物流點,預計雙11期間每天出貨量就會在35萬單左右,較平時增加了近10倍。

爲應對雙11,蘇寧物流已額外招聘了2000名倉庫勞務工人,保證倉庫24小時不間歇作業。配送車輛也在30輛的基礎上再增加180輛。同時,從11月1日起,蘇寧物流的派送員將從400人增加至1200多人。並與天天快遞達成合作,屆時,天天快遞的500餘名快遞員,也會派送蘇寧易購的部分訂單。

而登錄58同城、趕集網等網站,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百世等快遞公司都在招聘兼職快遞員。申通黃鸝路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都急缺快遞員,親戚朋友都要被拉來幫忙。

菜鳥方面也表示,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已經鏈接全球倉庫3000萬平方米、物流從業人員300萬人、快遞車輛20多萬,積極應對史上最大包裹量。

“黑科技”助力快遞越來越快

“前幾年的雙11,我買的東西經常要十來天才能到貨,去年兩天就到貨了。”家住漢口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包裹量越來越大,但包裹達到的速度卻越來越快,這是很多市民深有感觸的。

菜鳥數據表明,歷年雙11簽收1億件包裹所需的時間,2013年是9天,2016年是3.5天,2017年只需要2.8天。“爆倉”這個詞越來越少被聽到,這與快遞行業大量“黑科技”的普及分不開。

23日,在位於東西湖的申通快遞分撥中心裏,記者看到,一條全新的全自動自動分揀系統正在運行。只要將包裹放到流水線頂端,電腦自動掃碼識別路線,就能快速的被傳送帶送到指定格口,每個格口對應一個地址,隨後就能打包被送往武漢市各個網點。

“這條雙層自動分揀流水線每小時能處理3.6萬件包裹,以前人工分揀一個人1小時頂多處理1000件。一個包括從進港車輛到分揀完畢打包送上出港車輛,時效性提高一倍,並大大解放了人力。”申通快遞湖北網絡管理總監鄒軍華告訴記者。

記者瞭解到,爲備戰今年雙11,各家物流公司都上馬了高科技產品。圓通今年在全國已投入近40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對近半數的分撥中心進行改造;中通,24個分撥中心上線了的雙層自動分揀系統;在申通,超過14個新建及改擴建分撥中心投入使用,預計新增日均快件處理能力達1000萬件;德邦快遞上線智慧車隊,“雙11”期間將實現數據管控共享,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理風險。

在菜鳥與圓通速遞聯合啓用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內,高峯期有350臺機器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過50萬包裹,機器人三天的行駛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

而在快遞業的末端,也不斷有新的技術投入運用。菜鳥智能語音助手已在圓通、中通、申通等5家快遞公司上線,幫快遞員自動撥打電話,不少新投入使用的菜鳥驛站智能櫃,能提供免輸手機號批量投櫃,讓快遞員提高效率。

“隨着大數據、智能算法、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大規模運用,雖然快遞越來越多,但當日達、次日達已經成爲快遞的標配。”業內人士表示。

服務升級讓剁手黨更爽了

日前,中通、圓通等不少快遞公司在官網宣佈,將調整快遞運費。記者聯繫了武漢地區多家快遞公司網點,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接到了漲價的通知,但具體該怎麼漲,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因此仍然維持平日的運費價格。

不管價格是否變化,但消費者能感受到的是,快遞服務也在逐步升級,讓剁手黨們可以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服務。

雙11前,蘇寧物流還宣佈全面升級精準配送產品“準時達”,升級後覆蓋至全國100座城市,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約定快遞在某一具體時間送上門,同時“大件準時達”和“準時取”也將服務更多消費者。

今年,菜鳥還聯合和各大快遞公司推出了快遞員星計劃,以後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在手機上給快遞員打分,通過星級來給快遞員相應的獎懲,進一步調動快遞員改善服務的積極性。

楚天都市報記者 郝曉燕 周丹 攝影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