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有的學生領情,有的學生不領情,班主任老師的關心和引導、批評和教育在他們看來都變成了可以針對。很多時候,家長、老師的教育,趕不上網絡中的一些視頻、文章、觀點對學生的影響。

作爲班主任經常被喜歡的學生戲稱爲“班媽”,事無鉅細都需要關係到位。但是有的學生領情,有的學生不領情,班主任老師的關心和引導、批評和教育在他們看來都變成了可以針對。因此對班主任的打擊報復問題就逐漸凸顯出來。而且看似學生年齡小處於弱勢,但是卻受到法律嚴格保護,而班主任卻因爲視學生如子弟,有所顧忌,強弱之勢倒轉。結果就是很多班主任捱打的事件最終不了了之。之前開平市就發生過學生被班主任留下補課,伺機報復用刀刺傷教師的事件,讓人萬分痛心!

一、學生傷害班主任情況不是個例。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好幾起事例,只不過因爲發現得早,沒有造成如此惡劣的後果罷了。

幾年前,我同事一個班上的男生,就因爲老師要求他要按照學校要求不能留過長的頭髮,懷恨在心。上學時書包裏藏了一把刀,並糾集了幾個校外人員,打算放學途中堵住班主任實施傷害。

幸虧這把刀被他同位發現,報告給學校,學校找來家長並報警,纔沒有形成傷害。

另外一個男生因早戀、抽菸等問題,被老師找家長談話。該男生多次在班裏叫囂:“等我畢業了,我第一個就把xxx(班主任的名字)給滅了。”每次看老師的眼神陰冷,的確嚇人。班主任找家長,家長表示也無能無力,班主任老師不敢再管,只好任由他發展。還好,畢業已經幾年,沒再見過這個學生。

對於這樣的學生班主任有心無力,總不能爲了管教學生,命都不要了!

二、這麼狹隘的心理、兇殘的行徑,看出當前對青少年的心理、品德教育不到位。

這樣的孩子一般家庭教育都不到位。我前面講的幾個例子,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疏於管教,一旦發現孩子行爲、思想不端時,往往孩子已經成型,很難扭轉。

學校教育管理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學校在升學壓力下,對學生成績看的重,學習抓得嚴,但是對學生思想、品行方面雖然有教育,但相對來說不夠細緻、深入、系統。一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在學校得不到承認,容易在思想上偏激,做出過激行爲。

學校、家庭固然有責任,但是我們也應看到現在網絡發達,資訊豐富,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信息不再是單方面、窄渠道的,而是多角度,各方位的。很多時候,家長、老師的教育,趕不上網絡中的一些視頻、文章、觀點對學生的影響。所以,對學生的教育確實是全社會的責任。

三、我們呼籲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這種暴力行爲予以嚴懲,真正懲前毖後。

我們國家有《未保法》,是爲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改變,很多學生和少年的行爲和思想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如果不能相應地改變相關規定,那麼有些行爲得不到應有的懲罰,就會助長他們的氣焰,以後會出現相似或者更惡劣的情況。

本例中的15歲男生,體格、身形都已接近成年人,思想也已經成型。如果不讓他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以後會更加危害社會。

結語:

青少年的教育,是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大問題。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行爲準則。教師要注意教育的藝術性,德育、智育兩手一起抓。整個社會努力創造良好的環境,優化網絡環境,給孩子一片純淨的天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