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 月齡對於言語指令沒有反應,沒有咿呀學語(bubbling),沒有動作手勢語言,不能進行目光跟隨,對於動作模仿(imitation)不感興趣。在家庭和兒童保健門診中,對於一兩歲的兒童,如果出現“四不”——不看(缺乏與人的目光對視)、不應(叫之不應)、不指(不能主動指認,或被動的根據指令指認人或物)、不說(不會發音對話),就應該注意有無ASD 的可能。

ASD 的早期診斷與大年齡診斷的不同在於,對於一個嬰幼兒,往往不是去看患兒“有”什麼行爲,例如“有”刻板行爲、自言自語等,而是應該去看這個嬰幼兒“沒有”什麼行爲。在家庭和兒童保健門診中,對於一兩歲的兒童,如果出現“四不”——不看(缺乏與人的目光對視)、不應(叫之不應)、不指(不能主動指認,或被動的根據指令指認人或物)、不說(不會發音對話),就應該注意有無ASD 的可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患兒社交和語言力的倒退現象,語言的倒退表現爲曾經說過的詞,之後不會說了;社會能力倒退表現爲孩子原本會模仿拍手、躲貓貓、揮手再見,後來又失去這些能力;這些情況儘管只在部分ASD 患兒中出現,但在其他疾病中卻很少出現。

很多ASD 患兒的父母擔心孩子可能有聽力問題,因爲當父母呼喚時,患兒沒有反應,但父母同時又說“我清楚他不是聾子,因爲他能聽見隔壁廳堂房間的電視廣告聲音”,或者“當我們說你想喫冰激凌嗎,他會馬上跑過來”。這些正是早期觀察中最常見的症狀。

嬰幼兒(6 月齡至2 歲)如何早期發現異常?

對於6 月齡至2 歲的嬰幼兒,以下與月齡對應的行爲異常,可作爲早期預警,一旦發現,要及時就診,接受早期篩查。

6 月齡後不能被逗樂(表現出大聲笑),眼睛很少注視人(eyecontacting);

10 月齡左右對叫自己名字沒反應(responding),但聽力正常;

12 月齡對於言語指令沒有反應,沒有咿呀學語(bubbling),沒有動作手勢語言,不能進行目光跟隨,對於動作模仿(imitation)不感興趣;

16 月齡不說(speaking)任何詞彙,對語言反應少,不理睬別人說話;

18 月齡不能用手指指物(pointing)或用眼睛追隨他人手指指向,沒有顯示(showing)參照(referencing)和給予行爲;

24 月齡沒有自發的雙詞短語;

任何年齡階段出現語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regression)。

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資助

項目編號:18dz2307100

文/上海市兒童醫院

編輯 / 寸寸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