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攻郑州受阻缺粮时,起义军开始大肆哄抢周围村庄的粮食,而且是在王仙芝和黄巢的授意下进行,他们不但抢粮,杀人放火也都做过,《新唐书》中记载:“残郢、复二州,所过焚剽,生人几尽”。黄巢离开后没多久,朝廷就对王仙芝展开了第二次招安,这次没有黄巢在身边,王仙芝基本已经同意,可是,这次招安只是朝廷的障眼法,在王仙芝放松警惕的时候发动了进攻,结果,王仙芝战死,他的余部也只好投奔黄巢,至此,黄巢真正成为起义军的领袖,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导读: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致使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兴起,与朝庭长期争权斗争,整个社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民间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起义呼之欲出

公元859年,浙东裘甫起义拉开了民间起义的帷幕;

公元868年,广西又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庞勋起义";

虽然两次起义在唐王朝的强力镇压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为后来规模更大的民间起义奠定了基础......

黄巢其人

“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句话想必大家非常熟悉,是《水浒传》中宋江所题。看来,作为后人的宋江对黄巢还是有着几分仰慕的,也许,正是由于两人在性格、追求上的共同点太多,才使水泊梁山步了黄巢起义的后辙,以悲剧谢幕。(别说,宋江的行事风格还真有点黄巢的风范)

黄巢出生于曹州,属山东范围,据《新唐书》记载,黄巢的祖上以贩盐为生,家境非常富裕。

众所周知,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统治者就很重视对食盐的管理,而到了汉武帝,这种管理更加严格,不但有了官盐、私盐之分,为了保证官盐的地位,还制定了一系列颇为残酷的惩罚措施:贩卖私盐五斤以下者下狱,五斤以上者处决!之后,盐税在朝廷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到了唐朝末年,官盐价格一再攀升,"天宝、至德间,盐每斗十钱",后来直接攀升到110钱,这无疑加大了民间对私盐的需求,所以,即使有严苛的律法,但是为了巨大的利益,依然有人铤而走险。黄巢祖上既然长期以此为生,家境殷实程度可见一斑;

从小生活在这个环境,耳染目睹之下,黄巢从小就对舞枪弄棒、骑马射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也不是我们想象里的“莽夫”。宋代文人宋端义在他的野史杂谈《贵耳集》中说,黄巢五岁那年和父亲对诗,而且还像模像样,“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五岁就能作诗,可见,他在学术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科考失利

黄巢对自己的文采也是信心满满,于是就参加了科考,没想到,他赖以自豪的那点文采实在太浅薄,屡考不中。多次科考失败后,黄巢并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将这种不甘转换成对朝廷的愤怒,并做下了那首《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之后,就返回家乡,继承祖业,开始了贩卖私盐的生涯。由于黄巢颇有文采,嘴上功夫自然不错,所以,很快就笼络了一群江湖上的乌合之众,在当地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地方势力。可是黄巢并未就此满足,科考的打击历历在目,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不需要科考也能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很快,这个机会就来了,送机会的人就是河南起义军的首领王仙芝

王仙芝起义

从历史来看,但凡发生大规模的民间起义,无非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朝廷腐败、苛捐杂税让百姓怨声载道,不堪忍受;一种就是发生特别突出的自然灾害,而朝廷又没有及时救灾!很不幸,唐僖宗时,这两个条件碰撞在一起了,再加上以前对“裘甫起义”和"庞勋起义"血腥镇压留下的隐患,民间起义又开始蠢蠢欲动。

874年(乾符元年),水灾、旱灾并发于山东,《资治通鉴》中记载:“麦才半收,秋稼几无,冬菜至少”。河南的旱灾比山东更为严重,可是当地官员却隐瞒不报,致使百姓背井离乡,饥荒遍野,于是,王仙芝举杆而起,先后攻陷了僕州、曹州等地,灾民纷纷前往投奔,使得势力越来越大

黄巢一直在等的就是这个机会,毕竟,乱世更能出英雄。于是,他就召集兄弟子侄等8人商量,要投靠起义军。在黄巢劝说下,众人同意了这个决定,随后,他带领聚集的千余人加入了王仙芝的起义军,由于本身势力够大,又能文能武,黄巢很快就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一个小领袖,而王仙芝带领的起义军也成为他“投机”的工具,只不过此时的主导人还是王仙芝

由于起义军声势浩大,朝廷于是集结了五路节度使的兵力进行平叛。公元876年七月,天平节度使宋威在沂州击败起义军,由于消息失实,他误以为王仙芝已死,就奏报贼乱已平,几路节度使纷纷撤退,这给了王仙芝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经过休整后,起义军开始转战河南,一路攻城掠地,可在攻打郑州时却遇到了坚决的抵抗,在对峙三个月之后,起义军因粮草短缺不得不放弃对郑州的围攻,转而攻打其他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在拿下申州、光州、庐州等地后直逼扬州。朝廷不得不开始招安,在招安问题上王仙芝表现的非常积极,可由于黄巢的反对,唐朝的首次招安以失败而告终。而且两人之间还出现了隔阂,黄巢带领自己的嫡系军队离开了王仙芝

黄巢离开后没多久,朝廷就对王仙芝展开了第二次招安,这次没有黄巢在身边,王仙芝基本已经同意,可是,这次招安只是朝廷的障眼法,在王仙芝放松警惕的时候发动了进攻,结果,王仙芝战死,他的余部也只好投奔黄巢,至此,黄巢真正成为起义军的领袖,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这遂了他的心愿,他的“投机”行为也终于收到效果。

为什么我们一直说黄巢加入起义军是“投机”行为呢?多个方面都可以寻得踪迹:

出身

所有农民起义中,大多数人都是被朝廷逼的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走到“反叛”这条路上来;而黄巢呢,当时虽然也属于动荡时期,但是,黄巢等人却可以靠贩卖私盐过活,而且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这种人参加起义军谋反,要么脑子有病,要么就另有所图;

黄巢聪明伶俐,所以,他肯定属于后一种人

动机

黄巢放弃好端端的生活,他的动机是什么?高官厚禄!

首先来说,当年屡试不中确实给他造成了打击,通过其他方式证明自己的心态始终都在,而起义军无疑是一个“跳板”;

其次,从王仙芝第一次招安时黄巢的表现也可以看出。起初,王仙芝接受招安时,黄巢并不反对,但是,在看到封官名单中没有自己的名字时,他有点急火攻心了,《新唐书》中的记载是:“巢恨赏不及己”!于是,他就以“君降,独得官,五千众且奈何?丐我兵,无留”将王仙芝痛斥一番。

他真的是为起义军着想吗?不,起先支持招安说明黄巢也想当官,后来的转变是在梦想破灭后,不得不站在“道德”高度谴责王仙芝。没有官爵,他怕;起义军解散,他更怕,那将意味着他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无所有了。

很庆幸,王仙芝在他的压力下没有顺从朝廷;也很遗憾,一场本可避免的战乱与“和平”擦肩而过

行为

所谓"起义",就是"仗义起兵",也就是说,是一种符合"义"的正当的行为,但是,绝不是所有的“起”都会以“义”为宗旨,如果凡“起”必有“义”,我们就无法把农民起义与强盗、土匪相区分了。黄巢属于哪种呢?

在进攻郑州受阻缺粮时,起义军开始大肆哄抢周围村庄的粮食,而且是在王仙芝和黄巢的授意下进行,他们不但抢粮,杀人放火也都做过,《新唐书》中记载:“残郢、复二州,所过焚剽,生人几尽”。就是说这两个州县的百姓基本被杀完了,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还是起“义”军吗?

再看由黄巢主导的“广州屠城”。正史中所记不详,但是在阿拉伯人写的《苏莱曼东游记》和《黄金草原》中却有记载,声称当时广州被杀人数在10万以上,连海水都染成了红色;

后来在他攻入长安时,对皇族和官员们的清剿也随即展开,《旧唐书》中记载:“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

如果这些还不够,就只有提到“陈州之殇”了,看看史书的记载:

《旧唐书·黄巢传》载:

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楷击陈州败死,巢自围之,略邓、许、孟、洛,东入徐、衮数十州。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

去巢益怒,营于州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尾声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黄巢和黄巢起义,起义军打出的旗号是“推翻唐朝暴政”,在进入长安时更是宣扬“黄王起兵,本为百姓”,可是在事实面前这些口号无异于一个弥天大谎。黄巢的残暴程度比唐朝要更甚无数倍,他以“起义军”身份给当时社会造成的创伤也是前所未有,以至于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依然心有余悸;不由得想到他在科考失败后作的那首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他曾经的理想,他实现了,只是,以一种无耻的方式。黄巢也成为整个唐朝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唯一一个没有得到一句夸奖的人

黄巢起义历时十年之久,对于唐王朝的影响是肯定有的,但是鉴于带来的后果,这段历史也只能以灰暗的颜色来描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