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外網評: 默克爾“深度中國行”背後大有深意)

1124970182_15677782994501n.jpg9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德國總理默克爾。 (圖源:新華社)

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剛剛結束自2005年任職以來的第12次正式訪華之旅,成爲西方發達國家中“任內訪華次數最多、對中國最爲深入瞭解的領導人之一”。會談期間,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同這位多年連登時代雜誌年度最有影響力人物排行榜的總理女士互稱爲“你”。德語中第二人稱以“你”相稱是雙方關係密切的體現。這一稱呼既是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深入健康發展的體現,在當前複雜多變的世界形勢下,也傳達出中德雙方攜手努力應對共同挑戰的積極信號。

總的來說,默克爾總理本次訪華取得了豐碩成果,是一次形實兼備的“深度中國行”。

第一,默克爾訪華推動中德兩國高層保持高頻次友好互動。2019年期間,默克爾總理同習近平主席舉行了三次雙邊會談,先後共同出席了中法全球治理論壇閉幕式和二十國集團大阪峯會;李克強總理與默克爾之前共同出席了4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二十一次中歐領導人峯會;默克爾還在上半年會見了訪問德國的王岐山副主席。默克爾總理高頻次訪華及兩國領導人高頻次會談,確保了中德兩國加強戰略溝通、協調和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第二,中德達成多項經貿合作成果,進一步做大雙方合作的蛋糕。此次與默克爾總理組團訪華的還有德國企業家代表團,參加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的兩國企業家人數創造了歷年來的紀錄,表明中德合作務實成果在持續積累。中德兩國在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人工智能、數字化等新興領域就加強合作達成更多成果,德國也抓住中國對外開放再擴大的契機,深度參與中國在金融業、保險業、服務業等領域採取的開放舉措。

第三,中德地方合作穩步推進,德國積極參與中國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默克爾總理歷次訪華除了訪問首都北京之外,都會另外走訪一座中國城市,12年12城,涵蓋東北的瀋陽,西南的成都,長三角的上海和杭州,華南的廣州和深圳,本次又深入訪問了華中的湖北武漢,積極推動中德兩國地方合作深入發展,爲德國企業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開發等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重大戰略打下良好基礎。

第四,中德就維護多邊主義和推動全球治理、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協調達成廣泛共識,“要合作,不要單幹”的號召具有世界意義。中德作爲世界第二大和第四大經濟體,也都是具有世界影響的負責任大國。身處當前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雙方支持維護多邊主義和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自由貿易體制,默克爾還期待在德國擔任2020年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一步夯實中歐貿易伙伴關係。中德雙方都歡迎對方企業加大相互投資,切實體現出兩國反對保護主義和排他主義的共同立場。在氣候變化、對非合作與全球可持續發展,以及中歐關係、英國“脫歐”、伊朗核協議等當前多項重大國際問題方面,兩國領導人也在會談期間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

默克爾總理此次訪華面臨着來自國內和國際的多方面壓力,訪問取得的豐碩成果傳達出了兩國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的積極信號,這不僅對中德兩國,對世界也都具有重大意義。

從雙邊關係看,默克爾通過訪問加強中德合作,未雨綢繆,增強德國應對國內外挑戰的能力。近兩年以來,德國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有所惡化,不僅經濟發展停滯,而且民粹主義政黨強勢崛起,主流政黨式微不可避免,德國社會陷入進一步碎片化狀態的風險加大。此外,由於英國“脫歐”、歐洲一體化停滯不前和歐盟內部衝突因素增多、美德和美歐關係持續惡化等外部壓力,德國面臨自兩德統一以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局勢下,作爲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和世界上最重要的新興經濟體,中國日益擴大的市場開放和巨大的增長潛力對於德國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中國對於歐洲一體化的支持和積極捍衛多邊主義與全球治理的立場,也爲德國有效應對地區與國際局勢複雜變化提供了巨大助力。

從世界範圍看,本次訪華進一步加強了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對於應對全球變局具有世界影響。在默克爾總理任內,中德兩國關係升級爲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建立了中德政府間年度磋商機制。本次訪華期間,默克爾總理表示不應阻礙中國的發展進程,中國同樣有發展的權利,這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這充分反映了中德兩國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照顧各自核心利益,構建平等對話、互利合作、交流互鑑的戰略伙伴關係。面對國際社會近年來出現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嚴重威脅,以及大國關係深度調整和國際格局複雜演變的現實挑戰,中德兩個具有全球影響的負責任大國保持密切的戰略溝通和協調合作,能制約某些超級大國極端不負責任的自私自利行徑,對於降低國際社會的不確定性、捍衛多邊主義和推動全球治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作爲全球主要經濟體和貿易大國、多邊主義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中德兩國關係的基礎在本次訪華之後愈加堅實,併爲國際社會注入更多穩定性。這將產生遠超雙邊關係的全球重大影響。

李琮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李琮_B112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