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在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其实根本上都是由我们的父母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

而一个孩子之所以会自卑,大部分情况下都和他生长在下面这四种原生家庭有关系:

第一种: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打击中长大。

试想一下有这样两组父母,一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鼓励式教育,对孩子做任何事情,永远都是鼓励的态度,永远都是支持的态度。

平时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真棒”,“孩子,不要怕!”

还有这样一种父母,对孩子却是打击式教育,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永远都是否定,永远都是在说:“你做不好这个事情”,“你不行!”

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性格也是天差万别的。

在父母鼓励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是积极的乐观的,而在父母打击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却是不自信的,自卑的。

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第二种:从小看着父母吵架,生活在无爱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

爱是可以传染的,一个从小生活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也自然是一个心理健康,对爱,对人有深刻理解的人。

而一个从小看着父母相互谩骂,相互指责的孩子,长大后,多半心理也会缺失,甚至会惧怕婚姻,惧怕爱。

不仅仅是自卑,最可怕的一件事情是也许这种暴力,这种无爱的性格,会传染给孩子,也会给他们的人生造成影响。

第三种:父母总是哭穷的家庭。

可能对于60/70后的父母而言,都没有意识到总是像孩子哭穷,总是像孩子装可怜,其实对孩子反而会有不好的影响。

比如我之前就看过这么一个文章说的是从小父母就教育孩子说家里没有钱,让孩子省着点花。

所以他在班上一度是自卑的,平时有个什么活动,也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生怕参加活动就是要花钱。

对于父母而言,孩子这种行为是懂事,会觉得很欣慰,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却是影响他的一生的性格自卑。

不敢与人交际,不敢参加活动,遇到机会也会畏首畏尾。

而我们的父母真的差那几块钱,真的需要孩子去省钱吗?其实并没有,我们的父母只是习惯了哭穷,只是习惯了跟孩子忆苦思甜,却从来没有想过这种哭穷的教育,会给孩子的人生造成多大的影响。

第四种:童年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

前段时间大火的《小欢喜》里面也有这么一个孩子:季杨杨。

他从小就缺少父母的陪伴,所以才会有那些看起来叛逆,看起来不合理的行为。

特别是在与人沟通,与同学交往这件事情上,季杨杨就是相当自卑,相当不知所措的。

而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方一凡,他从小就有父母的关心、陪伴,从小就有父母的细心呵护。

所以不管是与人沟通,还是与朋友相处,他都自带着光环,他都自带着魅力。

其实很多孩子的自卑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些看起来张扬,那些看起来狐朋狗友成群的孩子恰恰就是内心自卑的孩子;

那些看起来安静,看起来不善交际,但是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的孩子,其实才是那个内心自信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是一张白纸,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会有什么样的性格,其实都由父母在上面着色。

所以希望我们的父母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毕竟你生了孩子,就得教育好他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