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議每天的主食中,雜糧至少佔比1/3。有的人腸胃消化功能不夠好,喫完雜糧飯後可能會覺得有些脹氣、不好受,如果因爲這個原因放棄它就太可惜了。

國務院頒佈的《健康中國2030》計劃中發佈的一項數據顯示,有正確健康知識且能正確指導自己生活的人,佔比不到15%。

有的人會多喫蔬菜沙拉,有的人會去喝紅棗枸杞養生茶,還有人會花不少的錢買牛油果、藜麥等網紅健康食物。

說到健康飲食,很多人是從減肥的願望開始的。

胖是個已定的結果,說明膳食結構整體需要調整,而這往往不是一種或一類食物的罪過。

大範圍的剋制喜歡的食物會讓我們損失幸福感,對於“健康飲食”產生內心深處的厭惡。如果飲食方式無法真正重塑,體重反彈,也幾乎是必然。

比較苗條的人,不是不喫高熱量食物,而是高熱量食物佔比小而已。80%垃圾食品的人生,與20%垃圾食品的人生,必然是不同的!

比喫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搭配。不要高估任意一種食物的價值,不要小看一羣食物的能力。

爲了給健康飲食一個簡單的定義,我總結了211飲食法。把複雜又零散的知識收納起來,讓我們有進步的方向感。

每一餐的模型簡單好記好操作,不管是自己做飯還是外出就餐都可以落地執行。

將主要的食物分成三個大版塊,每個板塊都逐漸優化就可以,今天就主要來說說主食。

主食是我們每日能量的主要來源,是我們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全世界範圍內的主流科學建議,主食要喫,但是要講究着喫。

建議每天的主食中,雜糧至少佔比1/3。攝入適當比例的粗糧,可以爲身體提供必要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重要營養,都是健康減肥所必需的營養物質。

可很多現實情況卻是,很多人視主食爲洪水猛獸。有些女生爲了減肥,幾乎完全不喫主食。

減少主食的確瘦的比較快,但反彈也快呢。因爲不喫主食減肥的原理與節食減肥大同小異,攝入能量總值長期低於基礎代謝,副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

能量不足影響大腦的思維能力,還容易暴躁、易怒、有情緒。長期營養不良還可能導致卵巢提早老化,大姨媽出走。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腸動力不足容易便祕。營養不良導致皮膚新陳代謝速度減緩,B族維生素的缺乏還會讓油性皮膚更容易出油引發痘痘問題。如果此刻你終於明白原來主食不能捨棄,那麼就一起來看看主食如何喫的更健康、更好喫。

粗糧是個很籠統的叫法,細分出來包含雜糧、雜豆。雜糧當中最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全穀物。

顧名思義,全穀物是指完整、碾碎、破碎或壓片的穀物,其基本組成包括澱粉質胚乳、胚芽、糊粉層和穀皮,如果研磨成粉、製片,各組成部分的相對比例也應與完整穀粒一致。

粗雜糧加工程度不高,澱粉釋放速度慢,食用後飽腹感強,升糖速度也比較慢。

各種雜糧、雜豆,都適合納入平日的食譜,像傳統的精白大米一樣,成爲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論你是不是在減肥。

糯米常常被誤認爲是雜糧,但其實它與精白大米一樣,都是精製的主食。

而西米,是由棕櫚樹類植物的木髓部所提取的澱粉製作而成,營養更是貧瘠

糯米中的支鏈澱粉佔比較大,消化速度比白大米還要快。如果消化功能不太好,煮粥煮飯稍加一些改善口感是推薦的,但想要管理好血糖,糯米類食物要格外留意纔好。

提到雜糧,國人更習慣做雜糧粥、八寶粥。但很少有家庭會習慣性的做雜糧飯。

有的人腸胃消化功能不夠好,喫完雜糧飯後可能會覺得有些脹氣、不好受,如果因爲這個原因放棄它就太可惜了。

我們完全可以一點一點進步,先添加1/3的雜糧,慢慢適應,讓雜糧飯逐漸融入生活。

我們還可以優化烹飪方式,把雜糧飯做的更好喫。與做白米飯不同,做雜糧飯需要提前浸泡,也需要更多的水。

普通大米和水的比例,大約1:1-1:1.5,而雜糧的外皮中膳食纖維含量高,能吸收更多的水分,推薦雜糧和水的比例在1:1.5-1:2

使用帶有預約功能的電飯煲,晚上睡前把米和水都放好,預約第二天早上煮,這樣充分浸泡的雜糧可以煮的很軟爛,每天都可以喫到好喫的雜糧飯呢!

推薦幾個雜糧搭配的經典配方:

大家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多種雜糧雜豆進行自由搭配。建議雜豆不要太多,避免口感偏硬,想要口感比較軟糯,可以稍稍加一點紫糯米。

要提醒的是:

不要將米飯放在電飯鍋里長時間保溫,這樣幾個小時下來,B族維生素反而會大量損失。

日常上班族沒那麼多時間?

提前將幾頓分量的雜糧飯集中製作,分裝好放冷凍室即可。第二天早上只要做些快手菜,就可以組合成健康便當盒,好喫、營養又高效率。

如果早上完全沒時間做飯,也可以只帶一份雜糧飯。將中午外賣的白米飯替換掉,把主食喫的更健康。別說,就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可能幫助你減肥成功呢!

看到這兒你會不會覺得喫點主食也是挺好的?沒錯,主食是我們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主食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讓雜糧成爲日常,從細微之處重塑健康生活。

#健康真探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