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昱畅和王大陆依然积极地为影片上映进行宣传,出品公司和王大陆工作室则展开了甩锅式的撕逼操作。起因是在9月8日的首次放映中,彭昱畅的工作室发现《小小的愿望》出品公司内蒙古恒业牧马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正确处理彭昱畅的电影署名排位。

两天后,经历了撤档和改名风波的《小小的愿望》就要上映了。按照常理,此刻应该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涌现,配合主演们的路演为电影正式公映进行预热。

然而,预想中的宣传攻势还没有出现,意料外的纠纷反倒喧宾夺主,让电影再次陷入风波中。

起因是在9月8日的首次放映中,彭昱畅的工作室发现《小小的愿望》出品公司内蒙古恒业牧马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正确处理彭昱畅的电影署名排位。

本应排位第一的彭昱畅,被另一主演王大陆取代了位置。在首次放映前,彭昱畅工作室就已经向出品公司反映了该问题,但直到首次放映时,出品公司依然没有对问题进行修改。

所以,彭昱畅工作室决定与出品公司解除演员服务合同,并通过微博官宣的方式引起了公众关注。

1.演员忙宣传,公司忙纠纷,电影上映前状况百出

面对彭昱畅工作室的强势发声,涉事的演员和相关的公司做出了大相径庭的反映。彭昱畅和王大陆依然积极地为影片上映进行宣传,出品公司和王大陆工作室则展开了甩锅式的撕逼操作。

从彭昱畅工作室的公告上发现,在名誉权受到侵害,并且工作室已经和出品公司解约的情况下,当事人彭昱畅依然选择尊重电影制作团队的努力,自费配合发行方进行宣传工作。

事件发生后,从彭昱畅的个人社交媒体上,还能看到他与魏大勋为宣传电影而进行的直播,两人合跳吴亦凡在《向往的生活》中传授的《大碗宽面》舞蹈,画面和谐又有趣。

而且,在舆论风波越演越烈之际,彭昱畅还主动连线了王大陆,在线求助游戏通关攻略,力破两人不和传言,为电影宣发尽心尽力。

王大陆本人在事件发生后也没有表态,除了8号首映和彭昱畅及魏大勋合唱了电影主题曲外,就是在连线上积极为彭昱畅出谋划策,社交媒体也只是发布了一条的电影预告片。

但是涉事演员的风平浪静,并不代表背后公司没有进行激烈的博弈。

在彭昱畅工作室“官宣”后,眼尖的网友马上发现《小小的愿望》在某个电影APP上的简介,公然把彭昱畅的名字删除,改成了由“王大陆和魏大勋饰演的两个男生”。

虽然,官方很快就解释是因为“抓取了网络错误信息”导致,并且发行公司还发表了致歉声明,表示会严肃处理制片部门相关负责人。

按道理,只要在公映时调整一下字幕排位,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但王大陆的工作室却偏偏不合时宜地发布了另外一则声明,把事情进一步恶化。

王大陆工作室在声明中强调,发行方在与其签订合约时,也是约定为“第一男主角”,并辟谣网上盛传的“番位打压”是子虚乌有的事,顺便指责发行公司“不作为”。

这份“甩锅”声明措辞强硬,让开始平息的舆论再次掀起波澜。有吃瓜群众甚至认为,王大陆工作室如此焦急地“甩锅”,大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辟谣反倒成了自证。

为何调整一下字幕就能解决的事情,非得闹出这么大的幺蛾子呢?这恐怕要从电影被撤档开始讲起。

2.翻拍电影题材敏感,撤档改名影响深远

《小小的愿望》在改名前叫《伟大的愿望》,翻拍自2016年韩国同名电影。从流出的剧照以及预告片中看出,两部电影由场景到角色形象都非常像。

同款病患造型:

同款朋友造型:

甚至连许多场景也都如出一辙:

所以,不难推断出,两部电影的剧情将会非常雷同的。而原版《伟大的愿望》是一部限制级电影,剧情有许多低俗的成分,所以《小小的愿望》在撤档改名前,也会有不少相关的内容。

从第一版预告片中暧昧的开头以及大胆的台词就可见端倪,因此《小小的愿望》在第一波宣发时,就遭遇了不少人的抵制,最后直接被迫“因为技术原因”撤档。

再次确认上映时间时,片名也从“伟大的愿望”改成了“小小的愿望”,针对剧情敏感而修改的意图非常明显。

由于剧情原因撤档,要想再次获得上映资格,必然需要对有问题的剧情进行修改。其中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剪辑。但由于彭昱畅的角色所涉及的敏感剧情实在太多,如果全部剪辑掉既影响电影连贯性,也不能达到电影放映时长,因此只能追加一个补拍的操作。

根据坊间流出的消息,电影也确实进行了补拍,但只有王大陆一人参与。并且在补拍完成后,电影成为了以王大陆的第一人称回忆进行开篇,明显在戏份上会比另外两位主演会多不少。

如果但从戏份多少上考虑,王大陆在改名风波后成为第一番位,似乎无可争议。但却有两个问题,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不被公众所认可。

第一,因为题材问题而被撤档,并不是演员自身原因导致的。直接删减了演员的戏份,本来就已经是对演员的不尊重。更何况在演员没有违反合同条例的情况下,发行公司自作主张违反合同进行了番位排名改动,既违法又不道德,必然会受到公众抵制。

第二,如果真的存在补拍行为,那应该是按照合同的约定,重新分配三位主演的补拍戏份。网传只找王大陆进行补拍,是一种明显的违规操作。也许能省下不少费用,但绝对赚不了口碑。对此,片方并没有作出辟谣或者其他合理解释,所以不明真相的群众会更加愤怒。

截止至今,发行方并没有对事件进一步解释,似乎在享受舆论发酵产生的流量效应。难为了彭昱畅曾不遗余力地在他参加的综艺《向往的生活》中多次为电影做宣传,结果现在电影发行方连字幕改动这样合理合法的小要求也满足不了,可悲可叹。

3.未上映口碑先分化,中秋诛仙恐无望

同为中秋票房的竞争者,电影《诛仙I》也经历了改档改名的风波,也遇到过海报造型饱受吐槽的困境。但随着电影的上映日期越来越近,电影《诛仙I》的宣发不仅如火如荼地进行,而且还让电影的口碑急速上升。

截止至本文撰写期间,《诛仙I》的预售票房已突破千万,各大院线的排片率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之初不相伯仲,真是应了“剑指中秋”的宣传语。

反观《小小的愿望》依然负面消息缠身,恐怕上映后无力与《诛仙I》进行旗鼓相当的竞争。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小小的愿望》未上映又陷纠纷有什么看法?它能否战胜《诛仙I》成为中秋票房冠军?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