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反六路围攻”中,徐向前“不见兔子不撒鹰”,在万源挫掉川军锐气,实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造化就是如此弄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年之后,红军的锐气也在黑竹被磨掉大半,情形终于有些不妙了。百丈决战开始后,虽然川军整营整团发起冲锋,蒋介石的空军也对红军造成很大威胁,但徐向前认为,要复制第二个“反六路围攻”的辉煌,仍有可能。

(电影《血战漫川关》)

百丈决战开始后,虽然川军整营整团发起冲锋,蒋介石的空军也对红军造成很大威胁,但徐向前认为,要复制第二个“反六路围攻”的辉煌,仍有可能。

徐帅显然过于乐观了。如今的红四方面军,早已不是刚入川西北时的模样,当时官兵“身体矫健,精神饱满”,每个士兵都背有百颗左右的子弹,机关枪齐全,还有用驴马拖运的成箱机关枪子弹以及大大小小的迫击炮。

在经历二过草地的磨难后,长期得不到补充和休整的红四方面军渐显疲态,从河谷走廊到黑竹关,他们都是在急于进入成都,相当于望梅止渴的心理驱使下,使自身状态得到了超水平发挥。

然而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危机已悄悄地一路尾随而来。

(电影《血战漫川关》)

在“反六路围攻”中,徐向前“不见兔子不撒鹰”,在万源挫掉川军锐气,实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造化就是如此弄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年之后,红军的锐气也在黑竹被磨掉大半,情形终于有些不妙了。

相反,他的对手却站到了当年他所处的位置。

刘湘曾被徐向前打入十八层地狱,他非常清楚,百丈决战将决定着他未来的命运,若再输的话,等待着他的已不仅仅是地狱,还有万劫不复。

刘湘不能不拼了,他摆出铁面,不惜向已归他直接指挥的邓锡侯、李家钰发出手令,约法三章:这次若再作战不利,一律军前正法。

嫡系部队,同样是一人脑袋上面系一宝剑,实行层层责任追究:倘若排长违令,连长可立即枪决排长,接下来,营长枪决连长……以此类推,如果潘文华临阵退缩或谎报军情,他刘湘作为总司令,一样会摘下潘某的项上人头!

(电影《长征》)

川军要通过稻田向百丈发起轮番冲锋,在红军几十挺机枪的扫射下,整营整连被击毙在水田里,就像是收割后的稻把,横七竖八地躺倒一大片。

可是冲锋并没有停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