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1937年11月23日,郭勋祺师赶到长兴。这时长兴前方的枪声已清晰可闻,日机又在长兴及金村一带狂轰滥炸,情况非常紧急。郭勋祺立即随前卫营跑到南山山上观察地形。

长兴位于太湖西南地区,既能抵御南岸尾追之敌,也能拦阻横渡太湖的日军,更重要的是,这里多为山地,尽管山不高,但毕竟可作依托,另外还有森林作为隐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日军飞机大炮的威胁。进行军事部署就是要把所在区域的有利条件都利用起来,经过侦察,郭勋祺决定以金村附近的朱砂岭、南山为主阵地,以夹浦为警戒阵地,分别指派部队前往构筑工事。

各部队用两天时间完成了阵地工事的构筑,同时也做好了其它一切战斗准备,但这时郭勋祺和参谋人员考虑到一个问题:敌人装备精良,己方装备陈旧,面对敌人的重火力攻击时,该怎么办?

虽然郭师在川军中属于精锐部队,但也只是单一的步兵。全师仅有川造步枪和不足编制的迫击炮、轻重机枪,没有杀伤力较大的山野炮,更无防空武器和战车。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敌人把飞机大炮坦克全派上来,作战时确实比较棘手。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事情也巧,当郭师进入阵地时,中央军某炮兵旅正好有两个山炮连在南山,未经作战就想后撤。郭勋祺闻讯,立即和参谋长林华钧去炮连找到连长,坦率地把当前面临的情况和困难告诉对方,请他们留下来协助作战,歼灭来犯之敌。经过反复讲清道理,山炮连终于同意留下,并愿意听从郭勋祺指挥。

11月24日晚,郭师在夹浦的警戒部队开始和敌人有了接触。次日清晨,郭勋祺偕参谋人员到南山指挥所和各团打电话进行联系,他叮嘱各团加强工事,作好准备,同时告诉山炮连务必沉着,非到最有把握、最有效时,决不射击,以免暴露目标,徒耗弹药。

26日晨,夹浦方面的战斗趋于激烈,敌炮兵从夹浦方面向郭师阵地进行轰击,炮弹不断从空中飞过。郭师官兵都奉令躲在掩蔽部里,坚持不用大炮还击。到上午十点左右,敌人以为已对郭师形成完全的火力压制,遂出动步兵发起进攻。直到敌步兵进至阵地前一千米以内,郭师才枪炮齐鸣,予以猛烈还击。中央军的山炮在其间发挥的作用尤为显著,在师指挥所的统一指挥下,他们对准敌人密集的地方,出其不意地给予了歼灭性打击。

是役,日军两三个大队均在近距离炮火中被击溃。日军的情报一般都是比较准确的,他们事先知道面对的是中国地方部队,也知道这些地方部队都是草鞋兵、装备差,但根本想不到会有山炮,所以挨了打之后最初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等到敌人反应过来,便开始组织大部队发动攻击。27日下午,徐元勋团不支向后撤退,致使张昌德团侧背受到威胁。张昌德请求师部设法予以支援,郭勋祺遂派唐映华团从右翼出击。

川军长兴之战,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战斗,唐映华团将冲进朱砂岭的约两三百敌人包围在了夹沟之中。接到唐团打来的电话,师长郭勋祺非常高兴,说:“打了几天,没有见着日本兵什么样子(指未抓到俘虏),我今天定要去捉几个日本兵回来看看!”

他顾不上吃饭,随身带了几个卫士就要冲上山去。正要爬山,在太湖汽艇上的敌人看到了他们,随即进行射击。郭勋祺被射中了左腿,卫士急忙一边开枪掩护,一边将他背回了师部。

郭勋祺回到师部后,发现伤势比较严重,但他在自己用绑腿把伤口裹好后,仍拒绝马上离开前线,硬要坐在担架上继续督战,同时还传令下去:“我们师是长胜师,谁要是擅失阵地,不论职级大小,一律枪毙!”

(电视连续剧《壮士出川》)

前线药品极度缺乏,部属担心时间耽搁下去,郭勋祺会因伤致残,一齐进行苦劝,加上当晚已击退日军的进攻,他才答应去后方治伤。潘文华听说后大加称赞,说:“翼之(郭勋祺字翼之)带伤,是家常便饭,他真勇敢!”

郭勋祺走后,郭师坚守到友军接防,方撤出阵地。由于郭师在金村附近阻击敌人,致使敌人企图截断上海至芜湖间通道的打算未能如期实现,中方由上海溃退下来的军队也因而得以到达芜湖休整。事后,郭勋祺受到陈诚、白崇禧的嘉奖,被晋升为第五十军军长。

今日荐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