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征》)

1935年11月22日,经三昼夜厮杀,川军突入百丈,两军展开激烈巷战。

徐向前亲临巷战现场督战,见到有些房屋已经着火,红四方面军狠劲仍在:有人子弹打光,就白刃格斗,有人身负重伤,便拉响手榴弹,与对手同归于尽。

可对战局而言,这种“狠”实在无关紧要,因为在子弹打光和同归于尽之后,百丈后方已无预备队可以补充。

“中央空军”随即杀到,飞机低空盘旋,对红军进行轰炸和扫射,乘红军四散隐蔽,川军冲到近前,双方大打白刃战。

(电影《血战漫川关》)

白刃格斗曾是以狠勇著称的红四方面军的拿手绝活,但在又饥又疲且士气转趋低落的情况下,即便刺刀对刺刀,也已占不到任何优势。

自黑竹关攻守战打响,据徐向前估算,已打死打伤川军一万五千余人,不过他也承认,红军自身伤亡“亦近万人”。更重要的是,红军已无多余力量可用,而川军才投入三分之二的兵力。

紧接着,蒋介石在接到刘湘的呼救之后,也已调整到位,其用兵重点从陕北移向川西,薛岳率“中央军”压了上来。

1935年11月下旬,徐向前和张国焘均知取胜无望,只得下令完全退出百丈,往西康方向转移。

(电影《血战漫川关》)

百丈决战是红四方面军从进攻转入防御的转折点。此前张国焘曾拥有多种选择,这一战之后他的大多数选择都即将被清零:在川军和“中央军”的筑碉逼围下,红四方面军已无东出或南下的可能,若继续留驻西康的话,因实力大损和条件恶劣,也很难存活。

西康本来贫瘠,偏偏那年冬天的天气又特别反常,下了十多年未遇的大雪,红军所占据的夹金山附近漫山皆白,真是要人无人,要粮无粮,要衣无衣。包括张国焘自己在内,心里都非常清楚,长此以往,即便对手不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他们也会被困死在这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