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實上,過去並不是這樣的,30年前雷州半島可謂是全中國的“網紅”,一句“北有青島,南有湛江,東有上海”就足以說明一切。其實20世紀初,湛江就已經“富甲一方”,曾是南中國最耀眼的明珠,甚至到了建國之初的時候,擁有良好工業基礎的湛江仍然是廣東第二大城市,地位僅次於廣州。

大家都知道,我國有三大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雷州半島,但比起大名鼎鼎的遼東和山東半島,如今雷州半島存在感幾乎爲零。事實上,過去並不是這樣的,30年前雷州半島可謂是全中國的“網紅”,一句“北有青島,南有湛江,東有上海”就足以說明一切。

其實20世紀初,湛江就已經“富甲一方”,曾是南中國最耀眼的明珠,甚至到了建國之初的時候,擁有良好工業基礎的湛江仍然是廣東第二大城市,地位僅次於廣州。如果說東北三省是共和國工業的長子,那麼雷州半島也不遑多讓。可以說上世紀50年代,雷州半島風光一時,不僅擁有港口、機場和火車站,而且是南海艦隊所在地,甚至連高校數量在全省也僅次於廣州。

隨着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迎來了巨大的經濟紅利期,處在風口上的湛江第一批進入沿海開放城市之列。上世紀八十年代,湛江經濟依舊強勁,三角牌電飯煲,鴻遠扇,半球冰箱,三星汽車也在這個時候被生產出來,甚至日本電視機還落戶過湛江生產。當時湛江的工業基礎遠比比珠三角要好。

然而,隨着改革進一步深入,湛江區位方面的劣勢就表現了出來。中國有句話“要想富,先修路”,事實上,起點不俗的湛江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建成連接廣州的鐵路。錯過基礎設施先機後,湛江又錯過了人才紅利,和珠三角的財大氣粗不同,孤城湛江很難給出同樣的優惠政策吸引人才到來。

於是躺在風口上的湛江,先後錯過了基礎設施升級,人才紅利,甚至到了後來,連本地企業家都不願意在湛江投資興業,乾脆跑到珠三角或海南去。於是,從80年代後期開始,雷州半島逐漸落後於時代的步伐。甚至連剛剛成爲經濟特區的海南都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每天都有大批闖海南的人流路過湛江,一路向南。

到了1999年時,雷州半島似乎一夜間銷聲匿跡了,海南由於房地產泡沫擠破,熱潮退去,每天路過湛江南下的人也寂寥起來。更可怕的是,以輕工業一夜間從中國經濟版圖崛起的廣東,經濟增長速度高達10%以上,工業佔GDP的比重已經更是超過了50%,而曾經以工業爲傲的湛江,經濟增長率年均不到7%,其工業幾乎更是大幅度滑坡,僅佔GDP的37%。

除了經濟增長率已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雷州半島第一大港湛江,也經歷了高開低走模式。歷史上湛江是雲南、廣西、貴州、湖南甚至川渝的出海口,極盛時的湛江是中國八大港口之一,與上海、廣州、青島等中國一流大港並列。然而到了90年代後,湛江就沒有什麼長進了,一路退到15名開外。

處於兩廣交界處的湛江,本身的發展腹地就是西南諸省,由於鐵路等基礎設施不到位,空有港口也枉然。結果廣西利用北部灣發展起了自己的港口,佔盡區位優勢的廣西很快就做起來了,同時也分走了原本屬於湛江的蛋糕。於是就出現了這樣尷尬的局面:山東半島有青島啤酒、海爾兄弟;遼東半島有鞍山鋼鐵、大連重工;而雷州半島,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企業。

處於危局中的湛江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於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重振旗鼓”,打算再次躋身“華南四小虎”之列。於是湛江吸取過去的經驗,在基礎設施上下大功夫,2018年深湛高鐵開通,湛江正式進入高鐵時代。作爲新時代的經濟大動脈,高鐵的開通對湛江來說,似乎距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湛江顯然有些過於樂觀了,就算先不考慮其他因素,單是後起之秀茂名、陽江都已經讓人頭皮麻,後兩者腹地與湛江高度重合,又同樣擁有港口,競爭將不可避免。事實上,現在已然不是80年代的黃金年代了,在風口上,湛江都未能飛起來,錯過了風口,鳳凰也難飛。

不過難歸難,但還是真心希望湛江能夠轉型成功,發揮出自己的特色,重新做回南海明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