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三晉都市報 劉玲 綠地企業服務平臺太原站

如果上天給你再來一次的機會,

你會選擇怎樣的人生——

張瑾麗說,當年上大學的時候自己並沒有更多考慮,選擇了很熱門的自動化專業;

畢業之後從事過技術工作,接觸過很多的行業,包括從業務員到營銷崗位再到主管的發展,似乎也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選擇而設計的人生之路;

之後的機緣巧合,遇到的良師益友,開始從事了企業諮詢行業,似乎也不在自己的預設範圍之內。但是,“理工女”的特質,註定了她無論做哪一件事情,都會有着超乎尋常的理性、嚴謹、執著以及堅守。

關於選擇,在張瑾麗的人生字典裏,彷彿只是若干次的“順其自然”。

她充滿親和力以及自信的笑容裏,會讓人不經意地就感受到她說的“真的很幸運”的體會。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的故事,就此開始——

01

談成長

在2007年接觸雁門清高之前,張瑾麗曾經經歷過很多的行業。

自動化專業科班出身的理工科高材生,畢業之後很自然地是在企業做技術工作。包括之後所接觸的汽車配件、運輸,煤炭運銷等企業,也是與自己所學專業有着一定的關聯性。

但隨着經濟市場迸發出來的無限機遇,加之自己工作經驗的日漸豐富,張瑾麗所涉獵的企業範疇也開始逐步多元化,其中也包括一些食品企業。而她的身份也從專職從事生產技術的普通員工,發展爲供應鏈甚至營銷環節上的管理高層。

2004年的一個偶然機會,讓她接觸到了企業諮詢行業。

突然從一個具體而細緻的“有形工程”,轉入思維概念式的“文化系統”,張瑾麗的笑容裏,會很自然地透露出一種簡單而理性的篤定,她說,那個時候還很年輕,對各種能夠學習的機會都會倍加珍惜。

正是這樣的機遇,給了張瑾麗如同飛躍般的成長曆練。

最讓她記憶猶新的,是在剛剛接觸諮詢行業時,與團隊一起圓滿完成的汾酒博物館設計的項目。

她說,我們有很多時候,都會接觸到“自己並不瞭解”的行業及領域,但是“最終決定成敗結果的”,只會與你選擇的方向、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相關。

只要肯下功夫,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就一定會讓你收穫成功。

選擇與雁門清高一起“開疆拓土”,在張瑾麗看來,就是在正確的“方法論”基礎上,先從客戶需求出發,明晰雙方合作的基礎,從而作出的精準判斷。

02

談發展

最終讓張瑾麗選擇了雁門清高,是源於一份詳盡而科學的企業以及品牌營銷發展的策劃書。也正是因爲這個“發展規劃藍圖”得到了“甲方”公司的認同與選擇,才奠定了此後雙方十餘年的合作發展。

她介紹說,合作之前,雁門清高只是在做雜糧專營,還有少量的出口渠道。兩年的企業管理諮詢經歷,讓她更願意在一個企業,爲一個品牌的塑造,紮紮實實去做一份事業。

於是,2007年7月雙方達成合作意向成立營銷公司,共同打造“清高”品牌。

張瑾麗很肯定地說,彼此信任、毫無保留地坦誠以對,是默契合作、迅猛發展最好的“燃料”動力系統。

方法正確了,事情做起來自然事半功倍——

雁門清高,這個小品類、非剛需的農產品,從2007年開始的發展初期,以每個月15%遞增的銷售額,讓耕耘者收穫了第一份驚喜。

今天,也讓人們瞭解到了每一份“驚喜”背後的付出——

張瑾麗說,最好的產品營銷,就是讓產品自己會“說話”。

通過精準地定位消費市場及人羣,雁門清高逐漸從一個不爲人知的商品,到憑藉產品本身的優點,經過10年的市場普及,確定了自己的品牌消費“話語”權——“清高”食品,面向的就是需要清除現代慢性疾病的三高人羣,真正讓苦蕎茶、苦蕎系列保健食品,走入尋常百姓生活。

2008年長沙秋季糖酒會上,雁門清高作爲唯一一個苦蕎產品企業亮相展會,也從此奠定了領跑行業的地位。

張瑾麗坦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雁門清高十餘年的發展,起到了推動整個苦蕎行業發展的作用。之後市場上逐漸增多的苦蕎產品,即使現在的廣告語宣傳,也都有着雁門清高的“身影”。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雜糧,發展成爲山西農產品中一個“異軍突起”的品牌,張瑾麗坦言,很多人並不看好的一個小門類產品,發展結果卻“出乎意料”。

究其根源,是因爲清高食品在發展之初,就有了非常明確的品牌意識。

“農產品企業大多會將產品銷售重點定位在產品本身,而雁門清高是抓住了最好的發展機遇,讓其品牌的認知度先入爲主,從而佔得了消費市場先機地位。”

談及平臺,張瑾麗感慨頗深,她說,

張瑾麗的是非判斷標準簡單而直接,對於已經選擇了的遠方,她會義務反顧地去堅持。

“既然做,再多困難也一定要做好。”

【清高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新晉祠路

中海寰宇天下4號樓3502

公司電話:

400-6262-117

4621061

三晉都市報特約記者

文|劉玲

編輯| 姚晉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