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政法先行。”打好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是山东省青岛市政法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是全体政法干警同心同德的共识和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分别达到98.7%和97.1%的高水平,确保了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安保万无一失及“平安中国”相关颁奖仪式在青岛成功举办。

用平安筑牢城市安全“硬底座”。青岛市致力于实现和巩固“城市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大局,坚持“黑恶不除、决不收兵”,实施扫黑除恶“打、挖、治”三箭齐发,步步为营、打准打狠,赢得群众普遍点赞。截至目前,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组织14个、涉恶犯罪集团39个、其他犯罪团伙365个,破获涉黑涉恶刑事案件1244起、刑拘犯罪嫌疑人2417名,查封、扣押、冻结涉黑涉恶资产3.54亿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案件90起247人。坚持“利刃出鞘、净化治安”,紧盯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严重暴力犯罪、“盗抢骗”、“黄赌毒”、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突出治安问题,强化专项打击,深度净化社会环境,全市“平安指数”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4138起、逮捕犯罪嫌疑人3321人、抓获逃犯2470人,枪爆危险物品从业单位纳管率100%,禁毒斗争主要打击战果绝对数排名全省第一,“净网2019”专项行动侦破涉网案件696起。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7.7%,“两抢”案件同比下降11.5%,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42%和1.73%。坚持“织密天网、照亮平安”,全面深化“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全市地面、地下、空中、海域、网络“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建设、接入视频监控探头39.8万个,实现全市城乡重点目标全覆盖,有力提升了案件侦破、线索查找和证据固定效能,实现由“抓鱼”向“网鱼”的飞跃。同时,依托大数据云平台,为平安建设插上“信息化”翅膀,全市日均产生预警信息7万条,实现全时空、全方位智能感知安全风险。

用平安擦亮营商环境“金招牌”。青岛市致力于“让企业家感到舒服”,大力营创“稳定至上、公平至上、透明至上、安全至上、高效至上”的法治营商环境:全国首家专门决策法律审查机构在青岛成立;建立起全国首个开展镇街法治政府建设专门制度;全国首例承认和执行韩国法院商事判决;成功办理了全国首例文物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建成了全国首个民商事再审案件律师调解中心;搭建起全省首个互联网仲裁平台;发布了全省首个知识产权保护中英双语白皮书;全省首个跨域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揭牌成立……这一个个全国首次、全国第一、全省首个,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更加精准服务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永祥指出,政法机关要不断强化“维护稳定是天职,服务发展是本职”的理念,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用平安攻势的新成效全力擦亮营商环境的“金招牌”。今年以来,市委政法委制定《关于发挥政法职能依法保障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出17项具体措施,组织推动政法部门在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产权保护、减证便民等方面出台一批优化发展的意见和举措,全市政法各级各部门更加自觉地当好改革发展的“护航员”“店小二”“挑山工”,更加精准地打造公正、高效、透明的法治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国首次”“全省第一”是起点、不是终点,政法机关营创法治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青岛市政法机关牢固树立“尊重企业家、尊重企业、尊重市场”的思维,做到平等对待、平等保护、平等执法,打好解决涉企执行难攻坚战、公益诉讼攻坚战、涉政府产权纠纷攻坚战,努力打造更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最大限度让企业舒服、让企业家舒服。

用平安连起社会治理“市域网”。青岛致力于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日益完善。

聚焦组织化,大力贯通城乡社区网格,全市6607个社区(村)划分为38356个综治基础网格,初步实现了基层党建、社会治安、城乡建设、城管执法等12个职能部门“一张网”治理体系;大力推进三级联通服务,10个区市综治中心和137个街镇综治中心实现建成率100%,市、区市、街镇三级综治信息系统纵向联通,录入基础信息数据1600多万条;大力融通基层治理,深入开展“百千万”强基护安行动,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完善“1+2+N”(1名社区民警+2名辅警+N名网格员)和“一村一警务助理”警务模式,社区辅警和农村警务助理达9700人,建成技防示范村1750个、司法行政工作室1397个、人民调解委员会7369个,年均化解矛盾纠纷3万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聚焦社会化,统筹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发展壮大群防群治组织、平安志愿者队伍。青岛市登记平安志愿者14.8万人,群防群治力量达到30万人,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按照每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总量,农村社区以“两委”成员为主配备社区工作人员,社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日臻完善。

聚焦市场化,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青岛市统筹为居民购买“治安家庭综合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救助险”“治安志愿者意外伤害险”。目前,“治安家庭综合险”居民家庭覆盖率达100%,新建设社会组织创新园、创意园、孵化园等培育平台32家,探索形成以市场机制驱动的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模式,特别是以青岛市获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起草《全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全市推广胶州市“党政推动、上下联动、专业力量带动”的“敞亮工程”和城阳区“党政领导、工会突破、部门协作、企业运作、专业服务”的“瑞阳心语”等心理服务经验做法,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岛城心防城市品牌,有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