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涛/文

县城东北8公里有个叫陈坟的村子,因这里曾有一片树茂林深、气势恢宏的陈氏宗茔得名,而该宗茔的形成与明朝嘉靖皇帝的原配孝洁皇后有关。

史料记载,1522年,明世宗朱厚璁登上帝位,改年号“嘉靖”。太后下诏选婚,遣太监到各地征择良女。家住大名府元城县陈李庄的陈万言之女以其颇具声望的书香门第淑女被选中,并于当年八月册立为皇后。

孝洁皇后不仅面姣貌美,而且礼孝智贤四德咸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高雅恬静、秀外慧中,深得世宗宠爱。龙颜大悦的世宗皇帝把岳丈陈万言由廪膳生员升为鸿胪寺卿,赐第黄花坊,之后其又转升为中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

嘉靖二年八月,陈万言被加封为泰和伯(世袭,岁禄千石),其夫人冀氏被封为一品夫人,其子陈绍祖被加封为尚宝司丞。据《大名县志》记载,孝洁皇后“梦龙绕其庐,寻爵万言为泰和伯。”九月,皇帝下诏,从国库调拨10万两白银,在皇城西安门外为岳丈营造府第。到了隆冬时节,也不停工,并特派宫庭卫队3000人和神机营官军8000人帮助建造。工部尚书赵璜进谏皇上说:“西安门距皇宫很近,府第不宜过高。”皇帝不听。嘉靖三年六月,世宗不顾大臣的反对,又一次性赐给陈万言民田800顷。

《大名县志》记载,孝洁皇后的父亲陈万言秉承“学而优则仕”的遗风,小小年纪就成为诸生之首,但以后科考则屡试不中,直到50岁仍是生员。嘉靖十四年(1535年)七月,陈万言病逝。皇帝得到奏报后,不禁想起孝洁皇后(嘉靖七年病故)的美德贤淑,于是下诏:“祭葬如例,赠太子太保。”墓地按照明朝官秩一品、爵位于伯的丧葬规格修造。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孝洁皇后祖母杨氏病故,嘉靖皇帝又对孝洁皇后的祖母杨氏祖父陈志(曾任山西崞县知县)进行封赠。在一个月时间内连续发布四道渝祭赠诰圣旨,并“爰敕所司造坟合葬载赐以祭”。时任大名府知府的顾玉柱每次都将圣旨刻在汉白玉石碑上立于陈家墓地,一块为奉天诰命碑,另外三块是渝祭碑。此后,陈氏家族的人过世后相继葬入该墓地。经过世代相传的陈家宗茔,占地面积广大,牌坊高大,石像众多,享殿宏伟,碑碣林立,皇帝谕祭赠诰碑矗立。整个墓区苍松翠柏,郁郁苍苍,壮丽森严,气势非凡。

史书记载:“旧府之北,郁有佳城……过着叹羡,美哉斯茔。”这在当时的大名府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人们渐渐把“陈李庄”改叫为“陈家坟”,后又省略成了“陈坟”。

据村中的老人讲,神路两旁的石虎、石羊、石马等所用石料皆为青石,质地细腻,叩之有铜音,雕刻精美,活灵活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直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仍存有残墙断坊、部分华表石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