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供暖初期,用戶如何判別供熱單位是否已正常供暖、家中供熱系統循環是否正常? 聚焦供暖

10月20日,我州正式進入供暖期,近期州內部分聽衆參與《百姓熱線》反映,供暖開始後自家水管不熱。由於供熱初期,室外溫度較高,各供熱單位供熱系統都不會滿負荷運轉,也就是說,用戶家中的熱水管摸起來可能不會非常熱。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如何判別供熱單位是否已正常供暖、家中供熱系統循環是否正常呢?

帶着聽衆的疑問,23日上午,記者電話採訪了延吉市燃氣和供熱管理中心供熱管理科黃龍科長。

黃科長表示,用戶判定是否正常供暖的首要方法是體感溫度:

首先就是體感溫度,體感溫度很明顯能感覺出來,包括地板,一開始沒供熱的時候水是很涼的,大概也就是十來度的水,供熱以後水溫會接近30度,踩地板的感覺不一樣。再一個,就是在鍋爐正常運行的時候、在供熱的時間,尤其是晚上,摸摸自己家的上水和下水,如果是已經有溫度了,就說明熱水已經在用戶家的供熱系統裏開始循環了。

暖氣堵了?

除了體感溫度和晚間摸水管溫度,用戶還可以通過與左鄰右舍家中溫度的比較,來判定自家供暖是否正常。

樓上樓下或對門可能家裏24度,但他家可能才21度,那就應該考慮雖然熱水開始循環了,但自家供熱系統可能有點堵塞,或者過濾網堵了一半了,就要及時處理了。

黃科長表示,根據歷年供熱初期供熱管理科供熱投訴的處理情況來看,目前導致用戶家中不熱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現在來看的話,就是兩種(原因),一個是排氣閥不排氣,導致熱水不循環,再有一個,就是自己家過濾網堵了、或者地暖管堵了。

用戶發現自家不熱的時候,第一反應,大多是聯繫供熱企業上門排查、維修,但黃科長表示,由於用戶自家供熱內循環的產權歸用戶所有,所以當用戶發現自家原因導致家中不熱時,原則上應當由用戶自行排查、維修。

自家供熱設施應該是由自己來進行維修、處理,如果自己不會的話,也可以委託供熱單位來上門修,但因爲現在是供熱初期,各單位在供熱初期管線會經常發生跑水事故,各單位維修力量基本是在處理外線的漏水等情況,可能沒有精力處理用戶家裏面一家不熱的問題。

黃科長建議,當用戶發現自己家中不熱的時候,可以首先與供熱單位聯繫,如果供熱單位工作人員確實沒有時間上門維修,用戶可以自己找水暖工維修排查。

此前《百姓熱線》曾經接到過中老年聽衆對上門的維修人員惡意索要高額維修費的投訴,那麼作爲熱用戶上哪才能找到技術過硬又讓人放心的水暖工呢?對此,黃科長給出建議——找社區。

社區每年進行分戶改造或者是施工都有水暖工的名片,可以跟社區聯繫通地暖這樣的人上門來處理。

延邊新聞廣播

FM98.3

❶ 來源:本臺記者 衣茜

❷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