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要重视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产生共赢,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形成教育合力,给孩子最优质的经验,让孩子能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让孩子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让孩子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锻炼他们自主发展的能力,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打下厚实的基础。二、为什么“自然教育”更适合孩子发展。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隔壁姗姗昨天刚报了一门舞蹈课,明天妈妈也带你去报个音乐班、书法班啥的,让你多学点东西……”

又或许是这样的场景:

“昨天我见人家丽莉家的女儿莎莎了,人家莎莎可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啊!赶明儿我也带我家小小多报几个班……”

“是啊,人家莎莎小小年纪,会的东西可真多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正是让孩子学习的好时机!”

“……”

小区里一群妈妈激烈的讨论着。可是琴棋书画学的样样精通的莎莎她真的快乐吗?都说技多不压身,孩子虽然学到的东西多,掌握的技能也多样,但是真正能够让孩子真正得到发展的又有几个?父母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的这种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确的吗?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是在随大流,考研,出国,找工作,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在小时候也都经历过上述中国家庭报班的教育方式,选择的太多,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中国的教育问题就在于无论是庸才也好,天才也罢,在这个流水线上,大家都是随波逐流而已。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曾说过:“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之九分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教育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决定孩子什么样的发展。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在自由释放真我,释放自身的内在能力,让孩子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在自我的空间里能够发现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运用自然教育的方法来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进而促进孩子的发展。那么自然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教育方式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自然教育理论”是什么?

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卢梭在儿童教育方面提出“自然教育理论”,主张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其身心自由发展。卢梭认为,教育来源于三个方面:自然的教育、人品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这三种教育要方向一致、统一行动才是合理的,而且一定要在依据儿童自然发展程序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效。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深刻认识基础之上,注意孩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他们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而不是将情感、知识、观点等强塞给孩子,成为孩子内在能力、个性、智慧等方面发展的阻力。

之前一个做教育工作的朋友遇到过一位妈妈,当她看到孩子在录音机前自学英语,老师在一旁并没有干预太多时,她质问道:"我家孩子自己在学习,你们老师也没做什么啊……"试问,是老师一个字一个字地灌输好,还是让孩子养成自学的能力好?在传统教育导向中,父母越忙、越积极,老师越努力、越有爱心,就说明家长和老师越负责任,越敬业。但是结果却截然相反:孩子完全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真正能够关心到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家长寥寥无几,灌输式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只能是一成不变。自然教育表明,如果我们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放开,让孩子在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在可能涉足的未来场景中自由发挥。

一个十岁多一点的孩子能通过高考当然说明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并不能说明其创造力同样高,考试考的好,只不过是解决了别人出的题目;而创造的第一步是自己去寻找题目,自己寻找来的题目一定比完成别人设的题目得到和拥有的更多。所以有的时候,学习能力强的人反而会抑制他自己的创造力。自然教育通过实践验证了知识是能力附带的结果,素质和知识可以兼得。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能把握一条清晰的主线和目标,教育就会很简单。首先,家长要知道让孩子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让孩子上学,让孩子知道自己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社会上获得优质的生存能力,而不是让他门门都考100分。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二、为什么“自然教育”更适合孩子发展?

1. 自然教育更容易释放孩子天性

自然教育是“真爱”“真信”“真实”的教育,是释放孩子本源天性的教育。自然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自然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种天赋教育,是爱的教育,是造就人本身的教育,是利用自然本能,自然发展个体的教育。孩子遵循自主感受,自主发展的原则和理念,更能够激发孩子内在潜能的发展。

试想,一个受惯成规约束的孩子比起一个没有经历过成规束缚的孩子是否更缺少想象力?受惯了成规约束的孩子做事方法和思路会不由自主的按照成规的方法和要求去完成,而没有接受过成规束缚的孩子往往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自身的天性而言。就像老师要开始讲英语新课的时候,给学生布置英语课堂作业,要求先背完单词再开始学习课文,一种学生是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先背单词,再去自主学习课文,最后单词背了好久,也没记住几个,到预习课文的时候还得一个一个翻单词表;令一种学生则不同,他们有着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在预习新课的时候标记不认识不熟悉的单词,然后再去一个一个熟悉它们,他们能够合理的释放自己的天性,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有自己的自主性的孩子往往比墨守成规的孩子创造的可能性更大。

2. 方案教学尊重孩子选择,启发孩子思考

方案教学的主体选择由教育目标、孩子兴趣和孩子选择的方向所决定。方案教学中的方案要求是孩子生活中的、有兴趣的、对孩子未来生活有促进作用的内容。方案教学尊重孩子自身的选择性,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选择自主发展,启发孩子自身的思考,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自理、自主性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3. 更容易促进孩子内在能力的发展

“知识来源于动作,而非来源于物体”。自然教育遵循孩子内在的发展诉求,更容易激发和提升孩子自身内在潜能的发展,引领孩子在尊重自身内在诉求和需要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发展其自主性和自我能动性,激发孩子对自身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与价值,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怎样利用“自然教育理论”更好的促进孩子发展

1. 了解孩子,让孩子自主行动、自主发展

教育者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特点,有其自身的表达方式,有其自身的成长过程,父母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各种表达方式,然后尊重、保护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条件,来帮助他们成长。这种帮助是建立在孩子自身努力的基础之上,尽力让孩子自主发展。与其总是牵着孩子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父母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充分的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为孩子的自我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促进孩子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哪些名人没有自己独立试错和尝试的空间,哪个名人的伟大事迹不是专注于一件自己特别优于常人的特点获得的成功?所以父母要善于给孩子试错和锻炼自身的机会,让孩子自主行动,自主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让孩子在自由的空间里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有些孩子可能对学习方面不感兴趣,但是对游戏这方面兴趣强烈,那么父母要做的不是立刻抑制孩子的这种合理诉求,而是合理培养孩子的这种兴趣,尽可能地让孩子自由发展,自由发挥,自主选择,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促进孩子内在潜能的发展。

2. 重视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用

孩子的知识、情感和人格的发展等不能完全自己独立构建,必须与他人,尤其是与父母的相互作用中来构建。父母要参与到与孩子的合作中、参与到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活动主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也收获着各种信息。孩子在合作中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自主性、自己的力量,收获着自己的心得和成长,也收获着成功,从而能够从中得到归属感和自信心。

父母要重视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合作产生共赢,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形成教育合力,给孩子最优质的经验,让孩子能够更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让孩子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之上,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自主性,让孩子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锻炼他们自主发展的能力,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打下厚实的基础。

3. 充分利用环境对孩子实施教育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因素,父母可以积极创设与孩子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环境,调动孩子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能够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感受,促进孩子的自主发展。美观而丰富的游戏材料,往往更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美丽而宽敞的活动空间,室内装有较大的镜子,孩子可以更好更全面的观察自己……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能够激发孩子自主性的环境往往越是优质的影响因素。利用环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可能性,感受到自身所存在的潜能性,在孩子获得一定经验和自我感受的同时,促进孩子在环境中自主成长和发展。

4. 做好孩子的环境创建者、倾听者、引领者

父母要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创设丰富的环境,让孩子散发自身存在的所有可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父母要在孩子需要时启发和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引领孩子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因素和方面,充分的挖掘和培养,及时记录孩子在自主选择和深入探究中得到的成长,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促进孩子个体自主性更好的发展,毕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方式并非一成不变的,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家长要注意顺从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拔苗助长只能产生相反的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