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和小夥伴們粘知了。長大後最煩心的是什麼?就是夏天叫的讓人昏頭腦漲的知了。怎麼辦?那就一口吃了它。

今天週末,整理冰箱時,看到前一陣老媽從山東快遞給我的幾瓶知了猴。這對於生活在北京的我來說,是難得的食材了,同樣也充滿了兒時的回憶。

這個知了的叫法很多,知了猴、爬叉、金蟬等等,最誇張的還有地方叫它唐僧肉,哈哈,喫了真的能長生不老嗎,這個只是說嗎這個小東西的營養價值太高了。

小時候,最大的快樂是什麼?就是和小夥伴們一起樹底下挖知了猴,或者樹上粘知了。說到粘知了,估計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肯定都會有印象。夏天的麥地,麥穗還是綠色的,用手擼一把放在嘴裏使勁嚼。然後放在河水裏清洗,洗去表面的麥皮後繼續嚼,再洗,洗去澱粉,最後就是粘性非常強的麪筋了。和在家用麪粉洗面筋道理一樣。找個長長的杆子,把洗好的麪筋粘在一頭,然後就是最快樂的時光,滿樹林裏去找知了,收穫滿滿,那種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日子,無憂無慮充滿着快樂。

現在長大了,這種童趣已經消失殆盡。更多的是被生活工作的瑣事纏身困擾。所以也就有了每每夏天的時候,充斥耳畔的知了聲,更加的讓人心煩意亂。環境不同,生活內容不同,心境的不同,讓本是同一事物的東西,卻完全有了不同的感受。這就是生活吧,變的不是事物,而是我們自己。

去年夏天,孩子暑假,帶他去了趟山東,也帶着孩子重溫了下挖知了猴的樂趣。更多的是讓孩子去體驗下這種城市裏難得的生活經歷。約上三五人,帶上手電筒和鏟子,找一個茂密的樹林,尋找着地上很容易被忽視的小孔,還有不停的掃視着樹幹,幾個人忙乎了幾個小時,滿滿一兜子的收穫,孩子也樂此不疲。這對於我還有孩子來說都是難得的體驗,一起在樹林裏,深夜裏,歡笑和驚叫中回到了那個逝去的童年。

說到知了猴,這個我記得如果在大量上市的時候,最貴是一塊錢一個,最便宜是一塊錢五個。看上市多少決定的價格不同,但對於偶爾嚐嚐鮮,這個價格到無所謂。畢竟屬於很冷門的食材。而更關鍵的是,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它,很多人,被知了猴的長相嚇得避而遠之,畢竟這還是蟲子嘛,哈哈。

知了猴被很多人戲稱爲唐僧肉,主要還是因爲它的營養價值太高了。自身就是藥食兩用。自古也早就被發現並且運用於藥用和食用。

藥用主要是用的金蟬脫出的殼,也叫蟬蛻。是很傳統又非常重要的藥材。

食用那就更是要大書一筆,知了猴富含蛋白質,而且蛋白質的比重相當的高,也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說,小小的一個知了猴,就是一個能量丸,把高營養全部壓縮彙集在裏面。

雖然知了猴長相難看,甚至說有點嚇人,但自身的並沒有其他異味,再加上營養的豐富,在華北華中等地區自古就有着悠久的食用歷史。而最多的做法就是油炸,炸後的金蟬外酥裏嫩,鮮香並且回味居然還有一絲絲的甜。只要你不懼怕這個外形,那麼你肯定會被它的口感味道所深深的吸引。

說了那麼多,冰箱裏被找到的知了猴,對於我來說,也是類似做法,只是油炸太費油,那麼直接煎也效果一樣。

將知了猴解凍後,用手先攥幹下水分,然後鍋裏適量油小火慢炒,炒至水分基本揮發,繼續慢慢翻炒,這個和炸花生米類似,不能着急,火也不能太大。

當表面顏色開始變深,鍋的四周淋一點料酒,目的是爲了去異味,雖然說知了猴自身沒什麼異味,但這一步還是不能缺少的哦。最後撒鹽就做好了,其實我每次都喜歡撒點燒烤料,裏面主要是孜然粉,五香粉,辣椒粉混合在一起。這樣喫起來才過癮。再來上一杯啤酒,那叫一個舒坦。

小小的知了猴,在心中隨着歲數的增長,也發生了不一樣的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那個口感,那個味道。說是懷舊,這個有點矯情,說是爲了營養,這個也有點假,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營養。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心情,不同的食材,我都要嚐嚐,不見得多愛喫,或者多需要,但至少我要知道這個東西它真的是好東西,這就足夠了,哈哈,喫貨本性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