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果凍媽告訴他自己很難受,需要休息。可以從摘菜、掃地、擦桌子這些小事做起,可能一開始是因爲好奇,這個時候可以多鼓勵,讓寶寶愛上做家務的感覺。

原標題:別再緊盯着寶寶學習了,教好他做人更重要

想必家裏有兄弟姐妹的,都特別反感父母偏心。最愛的那個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外面光鮮亮麗。而其他不被重視的,在家裏幹最累的活還要照顧他們。但是付出了再多,父母心裏依然最愛他那個光鮮亮麗的兒子,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

偏偏那個光鮮亮麗的嘴巴又能說,所有的孝順也只是掛在嘴邊。沒有到父母病危的時候壓根兒不想回來,一年到頭賺的錢都揣到自己兜裏,都沒想過給父母買點東西。

老人的這種心態沒有辦法,畢竟年老了就有些糊塗了,儘管年輕的時候也糊塗。但是對於那個只是嘴上萬般孝順的,如果你有這樣的孩子,會不會感覺到晚年無望?

很不幸,我婆家叔叔就是那個嘴上孝順的兒子,而公公無疑是那個來“還債”的兒子。

很多人對於孩子的要求就是,只要你學習好,其他的什麼都滿足你都不用你操心。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只會養出白眼狼,或者啃老式的“吸血蟲”。

所以,如果你還在羨慕別人家的貼心寶寶,不如從小培養他成爲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小朋友。

從小參與家務勞動,培養寶寶責任感

可以從摘菜、掃地、擦桌子這些小事做起,可能一開始是因爲好奇,這個時候可以多鼓勵,讓寶寶愛上做家務的感覺。

雖然一開始他可能更多是幫倒忙,但這個時候不要打擊他,可以告訴他很棒,但是可以這樣做更好。

我沒回家帶果凍之前,果凍爺爺奶奶是不大讓他做家務的,主要原因是覺得他就是添亂。

回家後,會帶他去做一些地所能及的家務,然後去教他應該怎麼做,比如掃地、摘菜、剝蓮子、剝棉花。也會在帶他時候,順便做一些簡單的農活,讓他有一種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有參與感的概念。

不給他超出能力範圍的東西

經常看到很多父母,拼命掙錢,省喫儉用,只爲斥巨資給寶寶買喜歡的東西。這樣的消費理念,只會扭曲寶寶的金錢觀,增加寶寶的自私。

一個家庭正常的消費觀應該是,先滿足家庭基本需要,然後兼顧每個家庭成員。

所以果凍媽一直以來,給果凍挑選用品的標準就是物美價廉,在能力有限的範圍內,可以偶爾滿足一下他的小興趣。

比如之前買給他的平衡滑步車,用去了果凍媽1/5的工資。所以跟他約定好,每月一次的出行取消,並且要儘量節約開支,而果凍也接受了。

作爲補償,帶他到附近的學校裏面逛了一圈,他依然玩的很開心。

分享從和家人做起,讓寶寶不自私

其實在寶寶兩歲多的時候,物權意識萌芽,對玩具和零食佔有慾特別強,但是這個時候也是培養他分享意識的好時期。

學會分享最重要的就是,不!強!迫!

可以表現出對他的玩具或者零食很感興趣的樣子,如果他不願意分享,可以表現的特別失落。如果他願意分享,一定要認真的感謝他,然後告訴他分享其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所以果凍幾乎沒有特別佔東西的情況,雖然有時候還是不太捨得,但還是願意分享的。

不舒服的時候,請告訴他,讓他學會換位思考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生病難受的時候,還在強撐着陪寶寶玩。

確實我們很多時候是想給寶寶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但偶爾的不適並不屬於負能量。

與其勉力而爲,不如告訴他,媽媽很難受。就像他生病的時候需要媽媽抱着,媽媽沒有媽媽抱,所以只想休息一下,讓他自己先玩一下。

其實只要你試試會發現自家寶寶也可以很貼心,寶寶鹽比你想象中愛你哦。

還記得果凍媽上次反覆發燒遇上姨媽期,果凍非要陪玩。果凍媽告訴他自己很難受,需要休息。他就去找奶奶玩,還在果凍媽鬧鐘響的時候提醒要去上班。

是的,雖然他不能幫到我很多。甚至不懂得去幫我倒杯水,但是他能夠學會體諒已經是一大進步。

作爲一個男孩子的媽媽,果凍媽表示壓力很大。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把他培養成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

雖然育兒路上也是跌跌撞撞,但是我們會一起變得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