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不要你了”這樣傷害孩子的話,你曾經對孩子說過嗎?

午飯的時候,餛飩店裏只有一對祖孫(奶奶和孫女),是常客。我從來沒見過小女孩的父母,聽說是在外地,兒子不爭氣,婆媳關係也不融洽。

奶奶帶小女孩來喫餛飩,小女孩喫得很慢,半天才喫一小口,奶奶不斷催促,偶爾大聲責罵一句。我們一家人圍坐一桌喫飯,中途任媽看到小蘋果在車上躺不住了,就起身抱起他,又帶他去換了尿不溼。任媽回來的時候,我正好喫完飯,接過小蘋果抱手上。

奶奶走過來逗小蘋果,並伸出手想要抱他。小女孩坐在凳子上喊了一聲“奶奶”,語氣帶着些許驚恐。奶奶沒有理會,從我手裏接過小蘋果。看到奶奶手裏抱着小弟弟,小女孩開始哭了。看小女孩委屈的樣子,我心裏過意不去,就想接回小蘋果。奶奶說沒關係,她抱着小蘋果坐到小女孩對面“你不聽話,我就把弟弟帶回家,不要你了。”她沒有理會小女孩的委屈,反而嚇唬她道。小女孩不說話,一手緊緊的抓着碗,一手抓着勺子,眼淚大滴大滴的落下來。

奶奶逗着小蘋果,誇他長得好,有福氣;又對我說,昨天小女孩玩滑滑梯,玩過頭了,頭上背上全是汗,回去洗了澡,有點着涼了,所以今天帶她來喫餛飩。“你再不喫,我就把弟弟抱回去。”奶奶又對孫女說道。小女孩緊緊的捧着碗流着淚,眼睛裏滿是委屈和無助。我蹲下來對她說“你放心,阿姨不會讓奶奶把弟弟抱回去的,你要快點喫,喫完了奶奶就會陪你玩了。”小女孩點點頭,舉起勺子大口大口吃起來,喫一口看奶奶一眼。等她把小碗裏的餛飩喫完,我又幫她把大碗裏的餛飩舀到小碗裏。

這時,任媽也喫完飯了,走過來從奶奶手裏接過小蘋果。一隻狗從門外走了進來,小女孩嚇得趴在凳子上,她對我指指狗,表示她害怕。奶奶和任媽在聊天,一邊又催促她快點喫。我說她在害怕那隻狗。任媽表示不會的,她們家以前有養過狗。狗在店裏走了一圈,見沒有喫的,就走出去了。這期間,小女孩始終緊緊的趴在凳子上,奶奶在責備她不好好喫飯,一碗餛飩已經喫了一個多小時了。

後來我和任媽帶小蘋果回房間洗澡,不知道小女孩這碗餛飩喫了多久。她那大滴大滴的淚珠,落在了我心裏。小時候爸媽也對我開過這種玩笑,說我是他們撿來的,說要把我送人之類的,那時候我也低着頭不說話,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心裏難過極了。孩子不懂那只是大人的一句玩笑,那一刻的傷心,是實實在在的。

小女孩和奶奶的情況,還要更復雜一些:若說奶奶不愛她,每天對她的照顧卻也實實在在沒有半點懈怠;若說奶奶愛她,偶爾又會把對她媽媽的恨轉移到她身上,從而對她疾言厲色。

老一輩的人都覺得,孩子只要喫飽穿暖就好了

但是卻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安全感

我有個朋友,因爲種種原因把剛出生的女兒留在了老家,倆夫妻在杭州打拼,雖然一個月就回去看望女兒一次,但是女兒依然與她不親近,晚上不願和她一起睡......留守兒童的苦大家都知道,但往往都是迫不得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