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胎時代來臨,多半家庭生了二寶。表面上看兩個孩子可以相互依靠,爲夫妻二人的小家增添中許多歡樂。殊不知,爸爸媽媽的一個小舉動,就可輕易打破祥和場面。

閨蜜家的大寶才一歲4個月,男孩,一直都是一大家人一起生活,跟家人感情都挺好的,一直是自己帶着睡覺,母乳到九個月,因爲有了二寶奶水慢慢沒有了所以斷奶了,斷奶之前不會特別黏我,,因爲晚上閨蜜帶着睡覺,他爺爺奶奶特別寵愛他,所以白天我都儘量讓他跟爺爺奶奶玩,奶奶經常逗他玩,帶他出去逛街之類的所以跟奶奶感情特別好,經常粘着奶奶。斷奶之後慢慢的跟閨蜜比較親了,變成經常粘着閨蜜,那時候她終於感覺到了開心,開心兒子是愛她的,因爲之前他比較親奶奶讓她感覺自己好失敗,兒子都不跟她親。

懷孕後期因爲要回家待產,他爺爺奶奶想讓大寶跟他們在老家由他們帶着,我回家待產,她沒同意,一直帶到生小寶,小寶讓晚上七點多生的,生完第一天晚上,大寶是託他叔公叔婆帶着睡覺的,因爲是順產,在醫院呆了一天就回家了,回家之後大寶都是由奶奶帶着睡覺,大寶看到她抱着小寶她能感覺他不開心喫醋了,看到小寶躺在我牀上他也要上去牀上玩,看到小寶蓋着他的小被子也不願意要上去扯掉,還說(打),總之就是感覺他喫醋不開心了,要我抱他,可是她現在做月子不能抱。這幾天他情緒特別脆弱,總是哭,嗓子都哭啞了,他奶奶一走就着急要粘着,而且他還不跟我親了,喊他經常不理我,睡覺也會乖乖的跟着奶奶去奶奶房間牀上睡。

她真的感覺好心疼,好難受,她想做完月子自己帶着大寶二寶一起睡,她不想跟大寶分開,也不想兩個孩子分開,但是他爺爺奶奶肯定不會同意的,因爲他們早就想帶着大寶睡覺了,她該怎麼辦,真的好難過。

我建議她可以讓寶爸帶着老大睡,過渡一段時間,白天老人幫着帶,晚上寶爸帶,幾個月後大寶就可以跟你一起睡,平時多跟大寶溝通,這樣以後不會不跟你親的。

很多都有和閨蜜一樣的心理歷程,爲什麼會這樣?

一方面在生二寶之前,心理準備不足,沒有對即將到來的二寶,會給生活造成怎樣的影響做過心理預判;

二是對懷孕後、生完二寶後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安排好大寶的生活。

相比之下,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對這種“1 1=4”的家庭模式還沒有適應,人們對未知的恐懼、焦慮是與生俱來的,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我們慢慢地適應了,一切就會好起來,當你看到大寶安靜地守護在弟弟(妹妹)的身邊,用稚嫩地小手輕輕地摸着二寶的臉時,你的內疚感就會煙消雲散了。

平時不要大寶被忽視,情緒波動明顯

做月子期間,家裏人會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二寶和身上,或多或少會忽視大寶,大寶本來就會因家裏多了一個“不速之客”感到焦慮不安,加之被關注的減少,難免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比如故意找茬引起父母的注意,出現行爲的倒退,趁家人不注意欺負二寶等等。

如果沒有認識到這是大寶在二寶來臨後,必須要經過的心路歷程,就會誤以爲這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若不是生了二寶,大寶也不會這樣,都怪我太早生二寶了”“大寶還是個孩子,一下子被冷落了,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夠好”,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愧疚感就會油然而生。

實際上,即便生二寶之前,我們給大寶做足了心理準備,二寶降生後,大寶的心理依然會掀起波瀾,我們要做的是如何讓大寶適應有二寶的生活,如何讓大寶更快地接受二寶,與二寶建立親情,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內疚、自責上,困難只是暫時的,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生二寶絕對是對大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生兩個孩子,父母教育得好,纔是真的福分,我們不僅要愛孩子,更應該讓孩子學會愛別人,珍惜手足之情,孩子的內心有愛,才能獲得幸福的能力,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