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对冷吃兔有过一阵疯狂迷恋。

早几年,几乎每个成都人的朋友圈都有一个在卖冷吃兔的朋友。“来嘛来嘛,拿两袋切sang一哈嘛!”emmmmm……这两袋之后,便是一袋接一袋。

我对冷吃兔最早的印象,大概要追溯到2007年。每个月总有那么三四天,办公室就会传来一阵骚动。哦不,是先骚动,然后振臂高呼。喊的,就是冷吃兔。

办公室有个前辈是自贡籍,舅妈在炒冷吃兔,可以卖。吃过的同事纷纷点头称赞,没吃过的同事心向往之。

那个时候还不兴微信,要买冷吃兔了,就有人吼“哪些人要冷吃兔”,然后其他人都从自己的格子间探个脑壳出来,报名字,报斤数。

喊完之后,整个办公室又恢复了平日的安静,几分钟之后,只听得一个卷舌音颇重的四川口音在电话这头说:“喂,舅妈啊,兔子12斤,牛肉10斤,不要恁辣啊!”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标准的自贡话。

舅妈的冷吃兔一吃就是12年。从银行汇款吃到ATM机转账,再吃到微信发红包。现在,舅妈都不炒冷吃兔了,但每次我说我要吃,舅妈还是那句话:给你炒嘛!

真的,自贡人炒冷吃兔简直是一绝。这门手艺也是很多爱吃冷吃兔的成都人弄死都学不来的。

1.冷吃兔是自贡人每家必须会做的菜。自贡人从来不在外头买冷吃兔来吃,都是自己炒,原因是,每家都觉得,只有自己家炒出来的最好吃。

而且据说,每个自贡的妈都觉得自己炒出来的冷吃兔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2.传说每个自贡人家头都有一台抽真空机,我说我问到就有自贡朋友屋头莫得,我的自贡朋友说:那TA绝对不是自贡人。

3.自贡当地的菜市场为冷吃兔提供了一条龙的打理服务,杀-洗-去骨-宰小坨,平均4元/只,回家直接下锅。

4.为了迎合自贡人吃兔子吃鸭子越来越刁嘴的习惯,剔骨成为了自贡菜市场上的一项单独工种。以前只给兔子剔骨,现在还要剔鸭子,鸭子去骨后小煎,安逸得很。

5.自贡人都觉得成都的兔子莫得自贡的好吃,所以一般要上成都来,包包头必须要背几只剔过骨头的、自贡籍的兔子。

据说现在自贡本地的兔子已经无法满足周边庞大的冷吃兔市场需求,有人从隔壁的乐山甚至是更远的山东拿兔子。

6.每一个自贡人上大学返校的时候都给班上同学带过抽了真空的冷吃兔,大家都抢到吃,一边吃一边还要嘱咐:下次再带点儿来哈。

那个时候还莫得快递,都是自己背,少说都是两只起坎。

7.自贡人吃冷吃兔从小吃到大,但是每家炒出来的冷吃兔在味道上会存在一些差异。有人喜欢放陈皮,有人喜欢放糖。

我说我吃过加了杏鲍菇颗颗的冷吃兔,我的自贡朋友说不资格,她说自贡人炒出来的冷吃兔都是净兔,除了佐料不应该有配菜。

8.自贡的干海椒和成都差别很大。自贡人觉得成都的海椒一点儿都不辣,炒冷吃兔之前,他们通常会在威远新店买来七星椒自己晒。

@帆 清晰地记得,有一期中国国家地理讲过,这个地方的海椒,应该是全国最辣的之一。

9.我的自贡朋友悄悄给我说,有时候懒了又想吃兔子,她们还是要买来吃。自贡卖冷吃兔的太多了,手艺好的也太多了。

最早以前是李记,后来网上出了个谭八爷,还有邓大姐,梨园菜市有个钟师傅。

10.自贡人自认为在吃兔子这件事上是处于鄙视链的最顶端。他们认为,自贡吃兔子吃得彻底,需求量远远大于成都,成都人在他们心目中,顶多也就算是吃了兔脑壳而已。

11.成都人吃冷吃兔就真的是冷的在吃,我多年的冷吃兔友@winwin偶然解锁了它的最佳食用方法:拆一袋-放微波炉叮20秒-拿出来滴两滴醋。

这一点得到了我自贡朋友的认可,用他的话说:微波炉灵魂地一转,出来再灵魂滴两滴醋,好吃到发抖!

12.每一个自贡的出租车司机都担负着一项使命:送外地客人离开之前,推荐某一家菜市场私藏的冷吃兔摊摊。

13.每一个自贡人家头,多少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自认为自己手艺好的亲戚在买冷吃兔。xxx的姐姐,xx的二舅,xx的三姨婆……大家曾经或现在,都为冷吃兔当过微商开过微店。

阿塔说,她有一次坐出租车准备去自贡火车站,她和朋友问司机,哪儿可以买冷吃兔。

然后司机就给她们摆,自贡有个菜市场,菜市场里面有一家卖了30多年冷吃兔的摊摊儿,说的老板儿的冷吃兔卖得特别火,曾经有沿海城市的老板儿恨到要买他的方子,重金。他不干。

冷吃兔卖了这么多年,老板儿挣了不少钱。把两个娃娃弄去澳洲读书,他就继续在菜市场卖冷吃兔。也是一段传奇。

我问我的自贡朋友,晓不晓得这家冷吃兔在哪儿?还在不在?我的自贡朋友摇了摇头,他还是那句话:“我们自贡人从来不在外头买冷吃兔,只有自己屋头炒的,才是最好吃的。”

嗯,自贡人的迷之自信。

鸣谢自贡土著@帆 @传 @大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