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电视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的智力低下。

——《娱乐至死》

通俗来说,就是看电视影响智力。嗯,那是他不知道还有抖音!

《娱乐至死》1985年出版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因电视行业盛行,出版业没落从而引发的思考。

作者大概没想到30多年后,看电视的人也少了,大家都开始看手机视频了,在遥远的中国有一个视频APP拥有过亿用户,它叫抖音

听说最近抖音又双叒出事了?

一夜爆红的夜店小妹成功被人民群众拉下马,后又干掉一个卖丑大姐,欢乐的抖着黑料…

看得我瑟瑟发抖,开始盘算若是自己不幸走红后的危机公关——还好根正苗红,无不良嗜好,老老实实读完大学,晚婚晚育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坏了!早过恋,做过弊,挂过科!怎么办?会不会被爆出来?

转念一想,奈何有下限要脸面,这辈子怕是红不了了。

到底是没下限?创作者、旁观者、平台?

抖音印尼被封了,国内也因为侮辱先烈被网信办盯上,怕是会来一次大清理。

短视频网站因为门槛低收益大,给所有的感觉就是你和人生巅峰只差一个契机,这契机也许是掺着人血。

事故灾祸,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救援而是记录。19岁女孩被老师猥亵绝望轻生,得到的不是众人的劝解和救助而是一群“导演”在现场说戏,手持手机怒喊“快跳”。

现在,是人是兽分不清了。

1949年出版的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1931年出版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给我们预言了两个世界。

《一九八四》里出现了万能的“老大哥”,世界被分成了三个超级大国,文化和历史被破坏,真理被隐瞒。在那个世界里,人们被洗脑,行尸走肉般的喊着崇拜或打倒。

这样的世界,我们经历了“十年浩劫”,苏联也经历了四年的“大清洗”。

而赫胥黎告诉我们的是,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

在赫胥黎的预言中,没有“老大哥”的监视,我们却心甘情愿地一直注视着他,不需要看守、大门或是“真理部”。

正如没人控制我们,我们却可以拿着手机刷到筋疲力尽。早文化受限的时代,人们死掉书皮偷偷读。而现在,怕是只读书皮都嫌乏味吧...

晚上18:00下班到家,19:30吃完晚饭,21:30追了2小时电视剧,23:30刷完朋友圈和抖音,这还没逛淘宝和京东呢,若是还有孩子呢...

请问,精进的时间在哪里?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如果严肃的公众会话变成了稚童儿语,如果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了。

在当下,奥威尔的预言已经过去,而赫胥黎的预言却正在实现——

我们憎恨的东西没有毁掉我们,而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