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是虔诚的教徒,逢人就念叨要多看书。家庭聚会时,表妹突然问我,看书有什么用?我竟一时语塞。

有——什——么——用?我想想。

1

“有兴趣的、没兴趣的”

走进书店,书的种类繁多,其实对我们一般读者来说,分类很简单,就两类:

一类读者,读书因为兴趣,会把书分为:有兴趣的、没兴趣的。

毛姆的读书随笔《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中第一章就是写“怎样读书才有趣”——他说,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

读有兴趣的书,才是享受。

“书籍既不会帮你拿到学位,也不会教你谋生的本事;不会教你如何航船,也不会教你如何修理停运的机器,但是这些书会让你活得更加丰满。”(我捏了捏肚子上的肉,是的。)

当你度过了黄金年华,你会发现,你能欣然参与的活动为数不多,几乎没有一种是一个人就能玩起来的游戏,除了阅读,可以随时开始,随便读多久,也没有任何娱乐项目比阅读更省钱了。

毛姆说:培养阅读习惯能够为你筑一座避难所,让你逃避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好的侦探小说和热水袋,便能让你不在乎最严重的感冒不适。

2

“有用、没用”

还有一类读者,阅读的功利性强,会把书分成——有用的、没用的

学生时代,有一种幸福叫上课读“闲书”,那时候“不闲”的书是教科书、题海、辅导书、记忆法、学习法…参加工作后,讲究效率和实用主义,“没用的”就是和工作无关、对升职加薪没帮助的书。

走进书店,最醒目的地方摆着畅销书,细看——满篇的“赚钱”。

我不清高,爱钱。可是,我总觉得这些书很可疑——写创业的,我要看看作者创业成功了吗?写升值加薪的,我要看看作者的职场经历;写投资理财的,我要看看作者的资产状况;写婚恋的就更简单了…考察下来,我默默放下畅销书,果然——智商止于畅销书。

3

“无用之用”

和表弟聊天,他推荐了一位叫止庵的“读书人”,听过他的讲座后我也被圈粉了。

止庵的母亲癌症晚期,在生命最后的三年中,一共读了200本书,多数是侦探小说。母亲在日记中写道:我以前身体好,要忙于家务经常外出,没有时间,现在我生病了家里也有阿姨了,我可以有时间读书充实自己了。

止庵说:人不只要把口袋装满,还要把脑子装满。不只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滋味。

庄子和好友惠子有一段对话。惠子对庄子说,你说的这些话没用。庄子说,你要先知道什么是没用,才能知道什么叫有用。天地广阔,对于我们一个人来说,真正有用的就是脚下这块容足之地,如果你顺着这块地往下挖,挖到了黄泉,你这块地还有用吗?

我们需要一种支持,无形的支持着我们人生的“广阔天地”,我们需要脚下这块地,但是我们不能只有这块地。这就是“无用之用”。

止庵:读书就是这么一件事——

读书未必使人高尚,但是它可以使人不堕落;未必使人广博,但是它可以使人不狭隘;未必使人充满力量,但是它可以使人不随波逐流。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按住下面的游泳小人儿,

然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呗!

不蹭热点、不迎合。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暴富去吧!

我就是很拉轰的阿拉轰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回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