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包頭城建集團的技術人員利用紫外光固化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對建設路北側輔道呼得木林大街—自由路段的污水管線進行了修復施工。包頭城建集團項目經理王新亮介紹說,紫外光固化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革新,包頭城建集團斥資700多萬購買引進了此項先進技術,已經在城建集團外地承攬工程中使用過,今年首次使用於包頭。

近日,包頭城建集團的技術人員利用紫外光固化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對建設路北側輔道呼得木林大街—自由路段的污水管線進行了修復施工。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施工過程中沒有開挖路面,沒有封閉施工,僅用了一些新材料管道和電子設備就完成了管道修復。

據瞭解,建設路北側輔道污水管線(呼得木林大街—自由路)始建於1998年,至今已運行20多年。根據前期勘查,該段落的污水管線腐蝕嚴重,隨時可能發生管線破損。因爲管線位於路中心線,同時該路段車流量較大,地下管網複雜,如果採用傳統大開挖方式施工,將嚴重影響交通和周邊市民出行。基於此,包頭城建集團首次將紫外光固化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在這一路段進行了試驗施工。

包頭城建集團項目經理王新亮介紹說,紫外光固化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是一項突破性的技術革新,包頭城建集團斥資700多萬購買引進了此項先進技術,已經在城建集團外地承攬工程中使用過,今年首次使用於包頭。

“如果採用傳統大開挖方式修復,修復100米,施工期在10天左右。而採用此項新技術,一天就可以完成。它的一些抗腐蝕、抗老化的性能也特別強,使用壽命能達到50年。”王新亮說。

據悉,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工期短、質量優、安全性高、施工擾民少的非開挖技術將成爲今後地下管道修復的主流施工技術。今後,包頭城建集團將視情況將此項綠色施工技術推廣運用到市區其他老舊管道的修復施工中。

來源:包頭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