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一生只能是用悲痛來形容,雖然他早年間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可是後期由於成爲了亡國之君,不僅失去了自由,生命也是時常受到威脅,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創作了無數令人驚豔的千古名篇,而且每一首都足以震撼人心,無論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還是《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那都是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爲悽美,字裏行間充滿了憂愁;對於李煜來說,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會成爲了悲劇,不過這種悲劇性的人生,卻又是令他在文學上大放異彩,最終成爲了詞中的皇帝。

後世的歷史學家對於李煜有過很多的評價,不過大部分都是認爲他無能,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國家,從而造成了自己悲劇的人生。其實這樣的評價並不是很客觀,畢竟他接手的南唐早已是千瘡百孔,即使把任何一個人放在那個位置,也是無濟於事。所以說他的悲劇,不應該僅僅只是以一句無能來形容,這樣太過於片面,畢竟他接手之後,也是希望可以勵精圖治,希望做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但無奈時運不濟。

李煜成爲了階下囚之後,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過往的歲月,而這樣的一種情感的發泄,也令他的作品處處充滿了悲痛之苦,特別是這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速首詞充滿了憂愁,寫得極爲悽美,正是由於他在當時感受到無盡產的悲痛之苦,自己明明是希望可以有所作爲,但是誰能夠知道最終人生還是淪爲了悲劇,而在這個時期的李煜生活中如履薄冰,過得小心翼翼,猶如驚弓之鳥,所以在這首詞中,不僅描寫了內心的憂愁,還有就是對於人生的無奈。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那這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篇只不過是那麼寥寥數語,讀來卻又是令人感慨萬千;雖然我們可能無法體會他那份痛苦,可是從這首詞中,卻又是最能夠感受到那份悲傷,試想一位原本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是在一夜之間卻又是淪爲階下囚,這對於任何一個來說,那都會成爲噩夢。

詞的上片則是借景抒情,以此來表達內心的無奈,還有那份感傷之懷,儘管看似在悲春,但更多的還是描寫了骨子裏的悲痛之苦,春天雖然很美好,可是往往也很容易消逝,那些開出來的花很漂亮,也很豔麗,但是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它就很快會全部凋謝,春天太容易逝去了,人們還沒有好好享受到多少春日裏的美景,但它就匆匆地過去了。對於那些豔麗的花兒來說,它們又怎麼能夠經受得住悽風苦雨的摧殘呢?

詞的下片則是更加的傷感,李煜也是進一步地描寫了內心的悲痛之苦,寫得自然要更加的感人,那些被雨淋過的花朵好像是美人流下的眼淚,對於花兒和憐惜花的人來說,看到這樣的情形骨子裏自然要生出更多的悲傷,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重逢呢?其實一個人生活在這人世間憂愁和遺憾的事情太多了,而這樣的一種憂愁也是猶如緩緩向東流去的水,它走了之後就一去不復還了。

李煜這首詞寫盡了人生的無奈,作爲一位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帝王,內心的憂愁,還有那份無奈,也是常人難以想象,而在這首《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中,正是把自己當時的所受的苦難,以及對於故鄉的思念之苦,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從而也就使得這首詞處處充滿了憂愁,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