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美是很難用語言去形容,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所描寫的也是普通的景色,但是卻又是充滿了詩意。雖然唐詩言簡意賅,不過又是很唯美,這也就是爲什麼它能夠影響後世文學的原因。特別是那些一流的詩人,每一首作品都與衆不同,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一流的水準。

​那麼唐朝的詩壇可以分爲四個階段,分別是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特別是盛唐時期可謂是羣星璀璨,光耀千古,尤其是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張九齡成就最高。那麼到了晚唐之後,雖然社會動盪,可是在文學上依舊強盛,而此時最具有表性的詩人,那就是李商隱和杜牧,兩人也是被後世稱爲“小李杜”,也就是說他們的成就可以和李杜相媲美,所以這兩位詩人的作品也是深受人們的喜愛。

​李商隱和杜牧的詩也是很有特色,兩個人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抒發內心的情感,那都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那筆者要爲大家推薦杜牧一首很有趣的詩,也就是這首《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二》,這首詩雖然流傳的並不是很廣泛,無法與他那些名篇佳作相比較,可是同樣寫得很有唯美,也很有韻味。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

自滴階前大梧葉,幹君何事動哀吟。

​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這首詩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我們只要深入理解,則是會發現這首詩寫得很高明,杜牧正是即景抒情,全詩寫秋日雨景,寫得很生動有趣,每一句都很經典;另外每一句又皆有秋意,這也正是杜牧詩作最爲有趣的一個地方。普通的風景,但是經過詩人細膩的描寫,卻又是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杜牧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居無定所,鬱郁不得志,這使得他對於現實有着更爲深刻的感知,從而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與衆不同,所以我們從這以一首簡練的詩作中,不僅感受到了詩人筆下唯美的秋天,同時也讀到了詩人骨子裏的憂愁。

​第一二句正是借景抒情,把自己內心的憂愁,還有感傷之懷描繪得淋漓盡致,“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秋天的聲音總是會擾亂過客離人的心緒,只要一到了秋天內心就會傷感,雲夢澤上蘆葦蒼蒼。在這裏詩人正是化用了《詩經》裏的詩意,但是用得很巧妙,也使得這開篇就顯得意境高遠,後面一句馬上又是寫秋天的雨,此時外面淒冷的秋雨下得很濃密。

​第三四句則是重點突出秋天的雨,然後又是再次融入了自己內心的感愛,”自滴階前大梧葉,幹君何事動哀吟。“,從天而降的雨正好是滴落到了臺階前,那梧桐樹葉上的葉子也是紛紛飄落,可是你爲何要憂愁呢?一個人獨自在哀傷,讓這秋色更爲傷感。這兩句寫得很是傷感,也使得秋意中帶着一絲悲傷。

​杜牧在這首《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二》中,正是以一種極爲細膩的筆觸描寫了秋天的雨景,而且寫得極爲有趣,也很是傷感,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可是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所以這樣的作品,我們也是不容忽略,值得細細品讀。在這首詩中杜牧正是把內心的感傷之懷,再結合秋天的景色,把那種憂愁之感全部融入進了每一句詩中,從而使得這首詩情感細膩,帶着無限的憂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