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中信出版集團 2019-12-08 20:40:02


1941年12月7日,隨着日本王牌飛行員高橋赫一在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投下第一枚炸彈,“二戰”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事件之一——偷襲珍珠港,爆發了。


這次偷襲,極大地改變了“二戰”的局面。最直接的是,此前一直奉行孤立政策、置身事外的美國,對日本宣戰了,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


前不久,有部羅蘭·艾默裏奇的電影《決戰中途島》上映,雖然這電影在國內基本沒啥水花,但阿信還是去激情貢獻了電影票,看完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拍得很真實,戰爭還原度頗高。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6個月前,日本在珍珠港狠狠地扇了美國一巴掌;6個月後在中途島,美國終於把場子找了回來,而日本則拉開了戰敗的序幕。


其實回看歷史不難發現,當時日軍侵略的鐵蹄已經遍佈了中國和東南亞,戰線拉得長,精力牽扯又多,而日本面對當時軍事實力強又沒有站隊的“中立”美國,爲何非要不遠萬里跑到人家家門口強行“撩”一下?


在珍珠港事件78週年之際,阿信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偷襲珍珠港——一場“大勝”


1941年11月26日,偷襲珍珠港艦隊從日本啓航,選擇船隻罕至的北太平洋,一路保持無線電靜默,經過12個晝夜的航行,於夏威夷時間12月7日凌晨05:10抵達瓦胡島以北海域的預定出擊點。

飛行隊長高橋赫一,於12月7日07:55向珍珠港惠勒機場投下炸彈,成爲炸響偷襲珍珠港的“第一彈”。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由於當時是週日,珍珠港的美軍們還在悠閒地過着禮拜日,根本沒有料到從天而降的轟炸。

第一波攻擊編隊183架撲向珍珠港的飛機如入無人之境,隨後發回“虎、虎、虎”的信號,表示奇襲成功。隨後日軍又派出168架飛機進行了第二次攻擊。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兩波攻擊作戰圖

偷襲珍珠港一共造成太平洋艦隊4艘戰列艦炸沉、4艘戰列艦重創,3艘輕型巡洋艦、3艘驅逐艦報廢,摧毀188架飛機,美軍傷亡4000多人,光亞利桑那艦上就有超過1000名美軍陣亡。


而日本呢,僅29架飛機沒有返回,74架受傷,5艘袖珍潛艇沉沒,陣亡64人,1人被俘。


偷襲珍珠港對日本來說可謂是一場“大勝”,但時任日本海軍艦隊總司令的山本五十六,也是偷襲珍珠港事件的總策劃人卻沒有多少喜悅。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山本五十六

這位曾留學美國哈佛大學,擔任過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的武官,參觀過底特律汽車城和德克薩斯的油田,對美國非常瞭解的總指揮官,只說了一句:

我們不過是喚醒了一個巨人。

並且讓山本非常不安的是,當時停靠在珍珠港內的三艘美國航母,襲擊時全部不在港內,沒有摧毀航母這個”心頭大患“,山本很清楚勝利的戰果只是暫時的,而美國可怕的工業能力將被徹底喚醒。

隨後,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國恥”演講後對日宣戰。

我要求國會宣佈: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發動無端的、卑鄙的進攻時起,美國和日本帝國之間已處於戰爭狀態。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羅斯福發表演說

爲什麼襲擊珍珠港的總指揮會如此憂心,既然憂心爲何又要執意去做呢?

一場影響世界格局的“小戰役”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幾年,來到1939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歷史上不那麼著名的戰爭,但卻在之後深刻地影響了“二戰”走勢和世界格局。


這場戰爭叫諾門坎戰役。

諾門坎在哪裏?在蒙古國,這地方離着我國東北和蘇聯都近。

對戰雙方是誰?日本和蘇聯。

爲什麼要打?

1939年,日本在東北建立的“僞滿洲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他們吞併整個中國的計劃卻遲遲落實不了,戰略進入相持階段。

會戰打了好幾次,遲遲攻不下來,再加上中國那時基建差,日本打仗還要先修鐵路,要不然兵力和物資補給都運不過來。眼看自己錢包也快要見底了,戰略資源也沒有,日本也很頭禿。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1939年長沙會戰,粉碎了日軍“以戰迫降”的狂妄企圖

這時日本製定了兩套方案:

1. 陸軍說北上,打蘇聯。西伯利亞有大量蘇聯的工業基地,產量豐富,可以爲己所用。而且拿下西伯利亞還可以繼續西進,和希特勒的德軍包夾蘇聯,會師烏拉爾。

2. 海軍說南下,佔東南亞。東南亞是英美老牌殖民地,資源豐富,被列強殖民時間久,基建設施、工業能力不差。而且當時英國、法國、荷蘭這些歐洲國家自己也是大亂鬥,無暇東顧,趁機把他們的殖民地搶過來。

日本最後瞄準了蘇聯。


1939年5月,日本突然進攻了位於諾門坎的蘇蒙聯軍。


本來以爲蘇聯要專心battle德國,沒有精力管這邊,卻不料蘇軍圍住了日軍不說,還放了大招——3萬多噸炮彈跟不要錢似的潑下來,日軍在中國這麼多年可能都沒打掉那麼多炮彈,蘇聯一場戰役就打光了,別人家的工業能力果然不是吹的。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諾門坎戰役中蘇軍繳獲的日軍物資

日本被打跑了,終於知道蘇聯是塊硬骨頭,啃不下來。於是,只剩下Plan B了,南下去佔東南亞。

搶東南亞的礦、石油還有橡膠等重要的戰略物質,勢必會觸動英美的利益。英國雖陷入戰爭泥沼無暇顧及,那還有美國呢,人家在“自己的地盤”上經營了數百年,你這麼堂而皇之跑到人“家裏”搶錢,人家會坐視不理嗎?

可以這樣說,日本在諾門坎戰役中的失敗,從而改道去搶奪東南亞的資源,直接導致了之後日本策略的調整,也奠定了後來日美關係的發展走向。

你掐我命脈,我打你老巢


在當時,日本的擴張野心已經是昭然若揭,和美國的摩擦也在不斷加劇。美國當時的財政部長和陸軍部長試圖說服政府對日本實行全面禁運。

於是,在1940年中,美國對日本實施了“道義禁運”。

啥是“道義禁運”?就是表面上禁運,但其實也沒有完全掐斷供給。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亨利·史汀生是當時美國國務卿,他的“史汀生”主義,是美國中立政策的具體表現

美國當時的小算盤打得也是噼啪響:第一,畢竟是要恰飯的,日本用美元結算買石油買鋼鐵那是實打實地讓美國賺得盆滿鉢滿;第二,美國其實還是希望日本去打蘇聯的,關係不想搞太僵;第三,怕日本跑去東南亞搞事,這是美國最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日本完全不領情!好嘛,你暗搓搓搞我,那我也不客氣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日本於1941年7月,出兵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地區(今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地),很快又佔領了荷屬東印度羣島。

這下徹底把美國惹毛了。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1941年7月28日,美國宣佈對日本實行禁運和經濟制裁,凍結日本在美國國內所有資產,切斷對日本的石油和物資供應。美國政策一出,英國和荷蘭也紛紛效仿,在東南亞地區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失去了石油供應,便等於扼住了日本脖子,日軍即使擁有再龐大的軍力,也無力再繼續擴張。

於是日本決定徹底和美國撕破臉皮,來一場豪賭,賭注就是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


珍珠港是當時美國最重要,也是最先進的海軍軍事基地,每年投入高達2.2億美元。更重要的是,日本知道一旦對東南亞發起總攻,美國不會坐視不管,位於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會很快趕來。與其這樣,還不如先下手爲強,幹掉或者打殘對方。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偷襲珍珠港,現在看起來好像不可思議,但在當時的日本,將領中要是哪一個不同意侵略計劃,說不定就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上文提到過山本五十六其實是反對和美國開戰的,但他的反對引起了好戰派的不滿,懸賞對他進行暗殺。

軍隊在訓練中隨處可見“死是英雄”的宣傳;在街上,男孩的玩具全是手槍、坦克和軍人模型。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當然光靠“視死如歸”的精神是不夠的,實際上,對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這事並不是突然決定的,日本早已在暗中計劃了好幾年。

早在1936年,日本海軍就發表過研究文章說:

如果敵方主力艦停靠在珍珠港,計劃應該是以突然空襲的方式開戰。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日軍飛行員識別珍珠港艦艇,電影《虎虎虎》截圖


日本在行動前也進行了大量有針對性的軍事訓練、情報活動以及戰略佈置和推演。


最終確認的方案是:日本聯合艦隊出動的4艘主力航母和一艘輕型航母,在絕對保密的狀態下從太平洋北面海域駛向夏威夷瓦胡島以北,接着在天剛亮時出動艦載戰鬥機,對美國太平洋艦隊艦隻發動突然襲擊。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於此同時,日本也發動了對東南亞的侵略戰爭。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了。

好了,說到這裏,阿信再和大家捋一遍珍珠港事件的邏輯線:日本侵略中國陷入泥沼——急需新的戰略資源——北上計劃受阻——南下計劃啓動——觸動歐美利益——佔領印度支那地區——美國掐斷石油生命線——日本逼入絕境——發動珍珠港襲擊。

海!海!海!


美國一旦加入了戰局,那就是玩真的了,各種表現確實沒有辜負山本五十六當初的“信任”。


先看鋼鐵產量。


在美國加入“二戰”前,年鋼鐵產量大概是3000萬噸左右。到1941年末,產量暴漲到7500萬噸,到了1944年,達到8132萬噸——這一年,蘇聯、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這五個國家的鋼鐵產量加在一起,是5600萬噸。


再看石油。

1940年,美國石油年產就達到了2億噸,1945年突破2.3億噸——當時全球石油總產量爲3.6億噸,美國佔到了60%以上。

然後來看武器裝備。

開戰第一年,美國的作戰飛機年產量就達到了4.7萬架,坦克年產量達到了3萬輛。整個“二戰”期間,日本前後一共造了不到7萬架作戰飛機,1944年,美國一年就造了近10萬架。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美軍在二戰期間,有數萬架飛機生產出來還沒來得及服役,戰爭就結束了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苦心經營,勒緊褲腰帶造航母,到了1945年無條件投降時,一共造了29艘航母。

而美國呢?從珍珠港遇襲到1945年,美國一口氣造了147艘航母(其中113艘是輕型航母)。

簡直就是降維碾壓。


其實,日本和美國的利益纏鬥,到最後太平洋戰爭的引爆,說到底其實是對於制海權的控制


在國與國的博弈中 ,很多軍事家都提出過,控制海上交通是政治或軍事戰略中最重要的因素。毫不誇張地說,誰能有效控制海洋,誰就能成爲世界強國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建立海軍,經過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峽海戰等戰爭,均未嘗敗績,特別是日俄戰爭日本海軍使沙俄艦隊全軍覆沒,一戰成名,從此在海軍強國裏擁有了姓名,也讓日本產生了更大的野心。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1913年,日本海軍打造的潛水艇

再看美國,進入19世紀末,美國的工業飛速發展,國力迅速膨脹,通過1898年發動通過與西班牙的戰爭,美國牢牢控制了家門口的加勒比海,並在遠東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順勢奪佔了關島,吞併了夏威夷等戰略要地,使得美國成爲“一戰”後世界上最強的海權國家。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新興的東亞霸主日本和新晉世界霸主,在東亞——西太平洋地區產生了奇妙的利益重合。

78年前,日本爲何要孤注一擲走偷襲珍珠港這步險棋?真因爲自大?

美軍航母集羣

兩個大國之間針對海洋,和海洋背後所代表的軍事、政治、經濟利益的激烈衝突在所難免,可以說珍珠港事件的爆發其實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而珍珠港事件之後的事態發展,美國和日本用各自的成功和失敗的歷史現實告訴了我們,海權,在全球化時代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和興衰究竟意味着什麼。


在珍珠港事件6個月之後的中途島海戰,日軍主力航母基本被全殲,美國從此控制住了太平洋的主動權,太平洋幾乎成了美國的內海。


而日本,從1931年侵華起,在東亞、東南亞陸地上侵略了長達十餘年,在喪失了海權之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迅速走向戰敗。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對於一個有追求的大國來說,絕對不是一句玩笑,它是一國的命脈所繫


參考資料

[1]《珍珠港》[美] 克萊格·尼爾森 著,中信出版集團,2019

[2]《<決戰中途島>萬字歷史彩蛋全解析~艾默裏奇挖的坑,都爲你填上(更新完成)》,作者:電影榨汁 ,豆瓣

[3] 《一場影響了世界格局的微型戰爭》,九邊

[4]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爲何能和美國硬槓》,百家號
[5]《歷史的溫度3》 張瑋 著,中信出版集團,2018

[6] 《一戰後的美日海權角逐與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武漢大學學報,2013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