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关注更多健康医疗内容请您点右上角蓝色“关注”。《家庭保健报》每周二、周四出刊,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3-3

明日“世界慢阻肺日” 稳定期药也不能停

2018年11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活动主题为“早防早治,始终不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世界卫生组织征集了各国专家的意见,制订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并把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

广州张姨问:我检查出有慢阻肺半年多了,一直都有吃药控制,最近只是偶尔咳嗽,看文章说秋冬季是慢阻肺高发季节,我反而没有出现发作情况,请问是否可以停药并采用静养的方法?相信很多患有慢阻肺的患者都有张姨这样的疑问,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怎会说。

慢阻肺属于肺部慢性疾病,它会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靠药物稳定病情。此外,这类病人也不能过度选择静养。

稳定期药也不能停

很多慢阻肺病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出现严重症状就开始治疗,但是症状减轻又放松警惕。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龚彩霞提醒,慢阻肺的病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即使处于稳定期,其实疾病也在缓慢地进展,肺功能仍会持续下降。慢阻肺的治疗不仅是缓解急性加重的症状,还要尽量减少以后再出现急性加重。

据临床显示,秋冬季节会比往常有更多慢阻肺病人因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每一次的感染都会加重慢阻肺病情。龚彩霞提醒,慢阻肺稳定期也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吸入治疗。因为每出现一次急性加重期,如呼吸道感染、肺炎等都会导致肺功能更差,即使经治疗也不能回到发病前。

“小动”改善肺功能

有些慢阻肺病人会容易喘气、呼吸困难,觉得运动会加重病情,因此选择静养。龚彩霞表示,运动对肺功能的改善有很好的功效,通过锻炼能提高通气功能,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感染机会,缩短住院时间,起到延缓慢阻肺进展的作用。慢阻肺病人可根据病情选择一些小运动量的锻炼方法,例如床上脚踏车、原地踏步、步行、太极拳、游泳、呼吸操等,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戴上无创呼吸机做运动,有些训练甚至躺着就能完成,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那么,哪种锻炼方式最适合慢阻肺病人呢?“呼吸操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肺功能,是一种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联合应用的全身参与运动的呼吸康复训练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强膈肌、腹肌和下胸部肌肉的活动度,加深呼吸幅度,增大通气量,利于肺泡残气排出,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加气体交换。学习呼吸操最好能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指导和及时纠正,掌握后需要遵从循序渐进的方法增加时间和次数,而且呼吸操必须要持之以恒才有效果。”龚彩霞说。

呼吸操锻炼方法:

取平卧状态,双目微闭,慢慢吸气,吸气时提肛缩腹,此时胸腔内负压,气道内也处于扩张状态,可促使血液向胸腔内流动,呼气时将口唇缩小,尽可能慢呼气,舒肛展腹。将气体尽量呼尽,如此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注意训练呼吸节律与呼气方式,吸气的时候鼓起肚子,让膈肌下降,吸入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呼气时缩起肚子,这样一呼一吸,使膈肌上下运动。不过,如果是张着嘴巴一呼一吸,肺泡就会迅速闭合,反而不利于呼出残气,因此要尽可能地做深而慢的呼吸,并在呼气时缩起嘴唇,像吹口哨一样呼出气,以避免因呼气过快小气道过早关闭、肺泡内含二氧化碳的残气不易呼出的弊端。

冬季注意防好流感

除了要坚持吸入药物治疗以及加强个人锻炼外,慢阻肺病人要注意避免出现呼吸道的感染。

“慢阻肺病人在秋冬季节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感冒;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避免感染呼吸道疾病;中老年人最好每年打流感疫苗,每5年注射一次肺炎疫苗,防止呼吸道感染引起慢阻肺加重。”龚彩霞说。

蔡卫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