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老男人俞敏洪终于再次火了,这次火的让他有点触不及防,也火的有点声名狼藉。

11月18日,在一场演讲中,他照例谈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但举了一个中国女性的例子作说明。他说,“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剑指当下大部分中国年轻女性物质化的“现状”,遂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很快进入一种围观和怒骂的狂欢之中。

自五四以来,经过各种观念重塑,中国女性不管实际地位如此,至少在任何台面上都是代表着“美好”的性别标签。大概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中国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胆敢如此“挑衅”女性集体,俞敏洪这次受到的压力之大、攻击之多可想而知。不难发现尤其是一些女权主义者,什么“流氓”、“狗娘养的”之类辱骂已经铺天盖地。

任何评点,因视角、性别、地位与立场的差异,必将人言言殊。作为好事之人,我也凑热闹谈谈几句,但不想站队,力求客观——虽然我确实比较倾向同情俞老板。

首先我觉得,俞敏洪言论所触犯的核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半边天群体”:精英女性的尊严和“堕落女性”的痛点。

俞敏洪的“大逆不道”,确实在于敢说、能说、会说、乱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颇有师表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之虞。他作为公众人物、作为中国最庞大的教育产业的头领,不经大脑反刍就贸然脱口而出的这番话。

一方面,确实是与事实不符合,予人以口实;另外一方面,也是最严重的地方在于,他所挑战的,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已经确立的“半边天”群体,而俞敏洪的言论,无疑将伤害到所有女性的感受,特别是以独立自诩的精英女性的尊严。

俞敏洪因临时演讲的局限(准备时间上),说“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将批评的对象泛指向了所有的“中国女人”——虽然他的语意明显不是如此。

还有他最后的结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总让人疑心是“红颜祸水”论的沉渣泛起,还是不用大脑都明了的荒唐之言。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中国男人,可以离开糟糠之妻或高堂之母在背后无怨无悔的付出。

所以,假设不看重俞敏洪此话的核心点,而只是翻来覆去挑剔他的语病、片面与逻辑欠缺,怎么解读、怎么非难,其实都不过分。

更为核心的层面在于,俞敏洪确实不免膨胀了,他对中国女性日益物质化的言论,对于那些自尊自爱、自食其力的精英女性而言,肯定是一种伤害,是中国男人天然小农意识的流露,是一种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男女平权这一公序良俗观念的践踏,在委屈之余,愤怒自然犹如大潮泄洪。

而对更多时下部分物质主义信仰的年轻姑娘而言,虽然生活的物质性异化、特别是女性人格的“宠物化”的趋向已经是有点人所共见、人所不能免的状态,但是这些都属于光鲜人生最需要掩饰和遮盖的一面,平日又何尝听过如此尖酸的揭批,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俞敏洪那老男人,遂群起而攻之——虽然如果能给一个联系方式也就默默原谅了。

所以,俞敏洪说这些话,肯定是错误的,也确实该道歉。但是,话说回来,我们都知道一个经济学基本常识,人是有着自利动机的理性人,都会努力用最小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收益,每个阶层、每类群体、每种性别都不例外。

中国男人脱离不了,中国女人也不会免于此累。 其实,说中国女人爱财又有何不可呢!是人都会贪图物质享受对不对!中国男人与中国女人在婚恋索要的不同,原因不过就是因为一个“求嫁”,一个“讨娶”罢了,属于性别位阶的不同,而不是物质观念的差异。

对于俞敏洪这种公然的揭穿,无心的挑衅,确实该批评,但是很多女性主义者不是基于理性、事实和逻辑,而是主观偏执,意气用事,破口大骂,“物伤其类”把人家老娘老妻都骂到狗血淋头,几至于手挥分粉拳,武力解决,我也觉得有点过了。

而支持俞敏洪的浩大声音,主要来源在哪里,我自己归结为:中国“底层之怒”与中国男人之痛。

在这次甚嚣尘上的争论中,其实俞敏洪并不孤单。虽然他隔天就迫于压力解释道歉了,但是他在网上的拥趸也越来越聚集,并且很快地盖过了起初批判为主的声浪,太多之前不管认不认识、讨不讨厌他的人都为他发声,认为他是“实话实说”的舆论“牺牲者”,颇有点“孤胆英雄”的味道。

因为,任何了解中国现实与男女婚恋实况、又能心平气和观察的朋友,大概都会觉得俞敏洪的此番言论,虽然不免过甚其辞,但并非全然造谣诬陷。

他随口说的几句话,能迅速点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说出了现今中国大多数婚龄男性的心酸与痛楚,甚至某种层次上也是引爆了一股被压抑太久的“怒”和“痛”。

他说如今“中国女人”的择偶标准是以金钱和能力为参照的,而不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良心,这是女性的堕落,同样会导致国家的堕落。除了因为是演讲口不择言,和最后的后果归纳有待商榷之外,假设“中国女人”四字还原为他逻辑本意上的“大部分中国女人”这几个字,我们所有人包括气势汹汹的女权主义者们扪心自问下,俞老板所指出来的,难道真的是血口喷人和荒诞不经的吗?

关于这次演讲的讨论,意见是明显的分裂的:除了那些确实自食其力自尊自爱的中国女性、还有那些已混迹上流社会只需要为如何安抚三妻四妾而焦虑这次不过说几句风凉话讨个好的精英男士们之外,几乎所有的底层百姓和中国男人都鼓掌叫好,感觉说出了他们久违久埋的心声。

何以故,我觉得就八个字:底层之怒与男人之痛。“底层”代表阶层来源,“男人”说明性别属性,而一“怒”一“痛”背后,是这些年中国社会男女婚恋市场在“爱情”这一温情脉脉面纱遮盖下,日益怪异化甚至狰狞的现实。

比如,要结婚,男方必须有车有房,动辄数十万百万的前期投入成为携手走入婚姻殿堂的前提;比如,在两性市场中,男人有钱没钱确实成为一般女性挑选和考虑的中心点;比如,在不分南北东西的底层社会,女方家庭确实存在索要高额彩礼的传统,并且因此导致的悲剧屡见报端;比如,现今的“二奶、小三、情妇经济学”不可否认成为很多中国女性趋之若鹜的选择;等等此类,难以尽述,

对于中国底层无数百姓和中国男人而言,这一切,是”敢怒不敢言“,是“心里永远的痛”。那些女权主义者们,倘若不能换位思考,只会感觉到羞辱,而那些无需面对这些尴尬的上流社会精英男性们,差不多也就是只会跟风表明自己如何“文明”的境界,斯文是斯文了,但不免假仁假义。

我说这些,当然不是挑错,不是抹煞中国女性的可敬可佩之处,更不是为中国男人的更“堕落”和无能开脱,而是想有一说一,指出现实中人所共见的问题,并且以我平生教育所得的认知判断:这样的普遍行为,不像“爱情”,更不像男女婚姻的初衷,而越来越接近市场行为和等换交易。

虽然我本人的态度,从来都觉得任何人贪图享受是“天赋人权”、是人性所需,也不会认为说在两性关系中女性一方提出很多物质要求就有什么错误,这也是正当要求,究其根底这只是一个需求方是否能承受得起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这些正可说明,俞敏洪所说的中国女性婚恋的物质驱动主因是一种普遍事实,虽然他另外一句话,“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不免瞎扯。

所以,俞敏洪的那些话,当然是偏颇的,但是他所直言不讳说出来的,确实是普遍事实,那些女性主义者们对他的攻击,也多少是避重就轻。

其次,这场争论,在我理解,实际双方在互骂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隐藏的共识尚待浮现:即男女平权的现实焦虑,与理想、纯粹的婚恋观如何在这样一个高度的物质社会如何重建的期待。

女性主义者认为,如今的中国堂堂皇皇还是男权世界,女性仍然是“受侮辱与受损害”群体,备受压制,辛苦憔悴,俞敏洪的此番言论不仅血口喷人,也是在开历史倒车,将加剧中国女性的“悲惨地位”。

而在一些男同胞看来,中国女人早已“翻身做主人”,无论家庭内外,气指颐使,犹如女皇,实质上中国男性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而中国女人的日益翻涨的物质化要求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要讨得红颜一笑,“潘驴邓小闲”得无一不具,“中国男人全世界最苦”的言论四海弥漫,怨声载道。

而且,无论男女双方,对于纯粹爱情的向往是齐一的,对于当下婚恋爱情日益让“钱权”话事的异化状态是同样忧心的吧,只是因了立场的不同,导致了作法的差异。

男人呢,特别是如我一般穷丑矮的男人,还普遍太罗曼蒂克,总以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不计其余的,而且多因自卑而想入非非,总疑心“女神”会拒绝我是因为我“穷”,于是那种蔑视女性的变异心态油然而生,有点像我们俞敏洪老师当年的悲惨经历。

而对于女性而言,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似乎是更胜于男人的,豆蔻年华之际何尝不是只想着“你只要对我好我就跟着你浪迹天涯”的浪漫,可等所遇非人睡上几个渣男之后,那份少女心自然也就务实和现实多了,信臭男人还不如信钱的心理也是有的吧。

况且,即便是真爱情,女人因为天然性别的主导,一般相对软弱、依附性强,对于生活过日子的盘算要远比男性实际,而且又有养儿育女的母性驱动,自然对于物质条件会看重一些,这是人性本能,也是动物本能,无可厚非。而这些在不开通的男人看来,不免都有“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的嫌疑吧。

在我看来,这次掐架,正反双方都红脖叉手、热火朝天,表面上两队人马,各执一词不可调解,但基本都是意气用事,让一场本应该理性讨论甚至是反思的论证,最终像所有事件一样,以口水开始,又以口水结束。这是最感遗憾的事。

所以,拉拉杂杂说了一堆废话,总结起来,我的态度也很明显:俞敏洪的话,确实非常不智,也理应道歉,但理性地看,又确实不失为时下一种反思的来源。

我想,任何争论,必然和历史相关、和现实紧贴,不可完全割裂,也应该允许有人去表达其真实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所有人都在努力维持一个虚假的社会空间。而我们每个人,无论男女,说白了,也都该自己睁眼看着面前的世界,努力挣扎生活,好好挣钱,好好去爱。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勇气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该知道法度之下,无论是找爱情,还是扒金钱,都天经地义,只是一切必都有代价。至于一些话语和争执,无情未必真豪杰,“温存未必就是体贴,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走自己的路,不理也罢。

其实,俞敏洪大不必理会这种互怼和谩骂,千人千面,让她们其意自见吧,毕竟你是教英语的,不是教语文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