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说到西瓜,大家肯定会想到现在的一个流行词叫“吃瓜群众”,它已经成为了时下网络的热门词,吃瓜群众除了对吃西瓜这件事情上的钟爱,还被赋予了看热闹不嫌事大,喜欢围观的含义,其实古代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被称为史上最惨的吃瓜群众,为什么这么说呢。正好此时是盛夏,府上有进贡的西瓜,于是第2天朱棣便向谢贵、张昺二人发出请帖,以吃西瓜为名,邀请二人到府上接受朱棣的赔罪,两人刚一进门看到燕王府中的侍从端着几个西瓜经过长廊,但仔细一看这些西瓜不新鲜,谢贵、张昺二人突然觉得此事有诈,再回头一看大门已关上,谢贵二人就这样被朱棣活捉了,因为宁死不降,最终被朱棣处死,本来被邀请吃瓜,结果却掉了脑袋。

要说这大夏天吃什么最解暑?大家肯定会首选“西瓜”,西瓜清爽解渴,是盛夏时节最受欢迎的水果,有“天生白虎汤”之称。民间有谚语:“夏日吃西瓜,药物不用抓”。说明夏天最适宜吃西瓜,那西瓜是怎么进入我们的生活呢?光看“西瓜”一词,各位就不难猜到它是舶来品,据《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这也确实证明了他是外来物,因为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起名叫“西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从五代时期便出现在中国,并开始了栽培,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那说到西瓜,大家肯定会想到现在的一个流行词叫“吃瓜群众”,它已经成为了时下网络的热门词,吃瓜群众除了对吃西瓜这件事情上的钟爱,还被赋予了看热闹不嫌事大,喜欢围观的含义,其实古代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被称为史上最惨的吃瓜群众,为什么这么说呢?李夫子今天就跟大家讲两个故事。

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立他的儿子朱标为太子,但可惜,朱标在视察西安归来之后,一病不起,突然逝世。无奈之下改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此时朱元璋的儿子,都在各自藩镇位高权重,年轻的朱允炆感到深深的危机,于是他开始削藩。随后湘王被逼,走投无路,放火自焚。代王、齐王等纷纷被废,只剩下燕王朱棣。他寝食难安,下定决心筹备谋反,半年之后,朱棣的一位将领被朱允炆扣住,严刑逼供之下得知朱棣早就在准备谋反,朱允炆一道秘旨递给燕京的三位将领:张信、张昺、谢贵。朱允炆本想不费一兵一卒,利用燕京的三位将军直接秘密除掉朱棣。但张信接到秘旨之后偷偷见了燕王,将这件事全盘说了出来,直接把张昺、谢贵给出卖了。

于是朱棣想了一宿,怎么才能把这两位引到自己府上再干掉。正好此时是盛夏,府上有进贡的西瓜,于是第2天朱棣便向谢贵、张昺二人发出请帖,以吃西瓜为名,邀请二人到府上接受朱棣的赔罪,两人刚一进门看到燕王府中的侍从端着几个西瓜经过长廊,但仔细一看这些西瓜不新鲜,谢贵、张昺二人突然觉得此事有诈,再回头一看大门已关上,谢贵二人就这样被朱棣活捉了,因为宁死不降,最终被朱棣处死,本来被邀请吃瓜,结果却掉了脑袋。

当然了,这毕竟属于斗争,都是正常现象,但历史却真有所谓的“吃瓜群众”遭受无妄之灾啊。据史书《吴越春秋》中记载,吴国君主阖闾有个女儿叫滕玉,也被称为胜玉。因为阖闾把吃剩一半的鱼给滕玉公主吃,于是她抽出短剑就自杀了。此时的阖闾是一脸懵逼。回过神来,他十分心疼自己才14岁的宝贝女儿,但是人死又不能复生,只能给女儿以厚葬来表达自己的内疚之情。他还命人在国都的西面建造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坟墓,公主的葬礼排场不小,除了很多名贵的金银珠宝外,还有两柄著名铸剑大师欧冶子铸的名剑。民间百姓听闻自家的公主因为半条鱼而自杀,纷纷走上街去想看看这位心智不全的公主长啥样?而且也想一睹宝剑的风采。

阖闾见此情景,灵机一动,想到自己女儿的墓地,还缺伺候的人,于是派人组织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团体舞——“白鹤舞”!舞者每人手持一只超大的白鹤,这白鹤用竹子做骨架,白娟做身子和翅膀,人拉动牵线,白鹤就翩翩起舞,象征死者的灵魂升天。这些舞者被阖闾派到国都的每条街道去表演,他们刻意在街上多停留和表演了一段时间,白鹤翩翩起舞十分壮观,老百姓哪见过这种舞啊,于是自发的跟着送葬的队伍,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之后看热闹的百姓逐渐被引入一个唯一通往墓室的过道,忽然出现的大队士兵将他们往墓室里赶,这时阖闾下令紧闭墓门,所有围观的百姓还没来得及反应就都成了公主的陪葬品!

要说这阖闾心机也真够重的,竟然想到这个方法。可怜了这群无辜的吃瓜群众,没想到看了场热闹却送了命。知道了西瓜的来历,又了解了这些有趣的故事,是不是刷新了您对吃瓜群众的认识?在这里友情提示一下,“吃瓜有风险,围观需谨慎”。好奇心不仅会害死猫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