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雙方達成協議,有着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雙重考量。有觀察者呼籲,美國政府新的善意釋放就是停止中美貿易摩擦,儘快簽訂貿易協議

解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原則一致

圖/IC

文 |《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發自華盛頓

編輯 | 蘇琦

中美雙方在今年10月宣佈達成“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後,12月15日美國是否進一步上調關稅成爲一大懸念。特朗普政府原定於在12月15日對價值約16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5%的關稅,隨着時間日益臨近,中美貿易談判回暖的信號也頻頻出現。

12月6日,中國財政部宣佈,中方將豁免部分美國進口大豆和豬肉的報復性關稅,引發了人們對中美接近達成更廣泛的貿易協議的猜測。12月9日美國農業部長珀杜(Sonny Perdue)表示,總統特朗普並不想在12月15日對中國輸美商品實施下一輪預定關稅措施,但希望中國能採取“行動”避免關稅實施。12月12日上午,特朗普發推文指出:“‘十分’接近與中國的’重大協議’。他們想要達成這一協議,我們也如此。”

美國當地時間12月12日晚,美國多家媒體報道稱,美中兩國已在原則上達成了雙方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在等待特朗普總統批准。隨後有消息人士透露說,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有望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3日簽署一份協議大綱。相關進展,尚待中美雙方的權威通報。

中美兩國貿易摩擦已長達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拖累了全球經濟的增長,給全球供應鏈造成干擾,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全球糧食貿易也受到影響。

至截稿爲止,白宮尚未發表官方聲明,但美國金融市場反饋積極,12月12日當天美三大股指上漲,盤中均觸及歷史新高,納指和標普500指數雙雙刷新收盤歷史新高。人民幣應聲大漲0.6%,兌美元匯率漲至7以內。

此時達成協議的動因

中美在10月11日宣佈達成“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後,就延續了雙方十多個月來談判忽明忽暗、幾經波折的特徵。

最初,市場曾樂觀預期中美兩國將在11月達成臨時協議。最終11月無果而終。12月開篇就陰雲密佈——特朗普12月3日在倫敦對媒體表示,與中方的貿易協議談判沒有最後期限,他寧可等到2020年美國大選後再籤協議。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也表示,如果雙方不能及時達成一份美方認爲是正確的協議,美方原訂在12月15日對中國商品實施的新一輪關稅將會生效。到了12月5日,參與美中貿易談判的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則在衆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後對媒體表示,與中方的貿易談判一切正常。

有報道稱,兩國對一些重大問題遲遲不能達成共識,其中包括美國取消之前加徵關稅的幅度,以及中國具體承諾採購美國農產品規模。特朗普政府內部對如何部分地取消對華關稅出現了分歧。與特朗普關係密切的一些官員,特別是著有“中國三書”《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致命中國》和《臥虎:中國“軍國主義”對世界意味着什麼》的鷹派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認爲,應該將關稅作爲執行貿易協定的一種機制而保留下來。 但種種跡象表明,這一主張並未獲得一致認可。

觀察人士認爲, 此時中美達成貿易協議的政治動因在於,對特朗普來說,2020年大選在即,如果美中兩國確認並簽署貿易協議,有利於他的連任競選。12月10日,衆議院民主黨領袖週二正式呼籲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下臺,並在兩項彈劾條款中指控他濫用職權、妨礙國會調查,稱其“無視並損害國家利益”。

經濟上,在美國國內,進口商、零售商及一些美國企業已經在已有關稅的壓力下應對價格上漲,彌補關稅對銷售帶來的負面影響。接受《財經》記者採訪的美國消費者也都表示,關稅影響已然顯現,一些商品明顯價格上漲了很多。在聖誕節到來之前,美國市場上的聖誕彩燈同往年相比,品種少了,價格高了——聖誕彩燈多來自中國出口。

美國富力藥業(Fleda Pharmaceuticals Corp) CEO王楊(JOHN WANG)就對《財經》記者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對他的企業影響很大,他從中國進口設備和某些材料會受到關稅的影響;另一方面雖然歐美有很大的市場,但出口到中國的產品也會受到關稅的影響。王楊一直密切關注着中美貿易協議的進展,對他來說,如果美國繼續增加關稅,必然會進一步影響從中國採購設備的信心,轉而尋找其它國家來源的替代設備。

他的企業計劃明年1月完工,2月初投產,他購買了一套10萬多美金的設備,明年初從中國發貨,如果如果加徵25%的關稅,他就要多繳納2.5萬美金的關稅,如果加徵40%的關稅,就要多付4萬美金,成本的壓力很大。

“原則上”與“有限”的協議

在書面協議仍在擬定的過程中,美國媒體均審慎措辭,稱中美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被稱爲原則上達成的協議,是有限的協議。

得到美中雙方通報的美國商會國際事務負責人薄邁倫(Myron Brilliant)公開表示, 特朗普政府同意暫停執行特朗普原訂週日(12月15日)對1600億美元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計劃,並削減現有關稅。不過不清楚具體的削減幅度是多少。作爲回報,北京將購買更多美國農產品,增加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準入並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在削減現有關稅的尺度上,有知情人士公開稱,美國將現有的對價值36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降低一半,以換取中國承諾大筆採購美國農產品、改善保護美國知識產權以及擴大中國金融服務領域的市場準入。

對於關稅降至一半的小平,接受《財經》採訪的相關人士都認爲美國的這一讓步比較大。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加里·克萊德·哈夫鮑爾(Gary Clyde Hufbauer)認爲,50%可能只是美方提出的減少關稅水平的上限,具體數字可能會取決於中方承諾的採購數量。

有報道稱,美方提議在階段協議文本中納入“快速撤回機制 (snapback)”條款,用於防止中國不履行其承諾,美方有權恢復至關稅稅率至原先水平。過去中國的談判人員一直不願同意書面承諾美農產品採購額與詳細的時間表,擔心影響與其他貿易伙伴的關係,而中國貿易代表認爲“快速撤回機制”條款正在侵犯中國主權。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對美出口下降23%,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單月增幅,但進口增長2.7%,這是自2018年8月以來的首次增長。野村證券(Nomura)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則將進口增長歸因於比較基數較低,貿易談判期間從美國進口的更多農產品以及考慮到中國的進口可能在美國計劃於12月15日生效的美國關稅計劃提前實施。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1月中國大豆進口總量增長53.9%,至827.8萬噸,爲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對農產品採購的力度是美國關注的重點之一。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曾表示,中國承諾在協議達成的第二年內每年採購400到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美方還敦促中國承諾對農產品採購進行季度審查,並確保採購額不可季降10%。

有分析認爲,中國不完全滿足美方大規模採購農產品的要求的考慮是,它會導致與其他貿易伙伴的摩擦。還有消息稱,中方認爲採購應該給予市場價格和中國的實際需求。

在白宮正式宣佈美中原則上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達成一致之前,12月12日,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演講回顧了美中關係,說明美國政府如何向中國釋放善意。爲此有觀察者呼籲,美國政府新的善意釋放就是停止中美貿易摩擦,儘快簽訂貿易協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