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秦皇岛地区一些与普通明长城看起来不同、年代看似较早的长城遗迹,未必是北朝时期的古长城。2、山海关及其相邻地区北朝时期古长城有被明初徐达筑长城所利用的情况。

原标题:北朝长城啥模样?——东部遗迹的调查(下)|王雪农

200556月和200645月间,因课题项目需要再次对山海关及相邻地区北朝古长城遗迹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时间20055月末至6月中旬;第二阶段,调查时间20064月下旬;第三阶段,调查时间20064月下旬至6月初。总行程约65公里,跨两省、三个行政区划。这次调查的地段,有些20世纪末已做过调查并有文章发表,这样的地段此次略而不述。以下按阶段介绍。

一、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调查范围:从山海关长寿山石门横岭,抚宁县鸭水河铁阙关、南刁、北刁到石门寨。

山海关长寿山石门横岭及抚宁县鸭水河铁阙关、南刁北朝长城调查情况,以前已有叙述和研究,此次只做北刁到石门寨一段的介绍。

抚宁石门寨镇庙山下的南刁及北刁是两个相连的村落,它们的全称叫南刁部落和北刁部落。这两个村落东南、西北相连一字排开,自古长城的走向上看,现在的村庄位置就建在古长城的位置之上,因此看不到遗迹。经访谈村民,现在的北刁村东西街道就压在先前的古长城上,前些年做新农村建设修路时,还曾经使用了这段古长城上的块石。

北刁村西是一道低矮的丘陵。丘陵高处农田的边缘上,有连续不断、但不呈墙状的块石分布带。石块都是些自然毛石,大小不一。经一放驴老农指认,当地人称这里为老长城根子,过去是老长城;在石灰厂西侧还存有很小的一段老墙根。老农还说,从石灰厂西往北至石门寨原来都有这样的遗迹。他已经60多岁了,很小的时候北刁附近的老边就拆毁了。从地形及地面遗物上看,这个从北刁向西北石门寨方向延伸的块石分布带,应该是鸭水河至庙山段北朝古长城的西延部分。这一段古长城长度约3——4公里,但接近石门寨一侧由于大面积山体采石和村镇建设,古长城的遗迹已难以寻觅。

据对古长城走向的基本认识,调查又从石门寨镇西北的老柳江煤矿西山做起。在到一处名为松山的石门寨西侧缓山地带做调查时,天降大雨,避雨时从煤矿老工人口中得知与松山隔沟相望的一座山坡有老边城这样的地名。根据这条线索,又经过几番寻找,最终在大石河南岸的崖壁上找到了古长城遗迹。

这段遗迹长约2公里,沿大石河南岸向西延伸。古长城建在临河一面壁立如削的的高崖之上。这是一段借用山崖为墙的借山墙,除山脚部分为人工砌筑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崖为墙,个别坡缓和缺口处筑墙与山崖补齐。这段长城人工修筑的部分为山皮土加石块堆筑,土夹在中间、外包以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石块,保存情况很差,多呈地面堆积状态。遗迹最宽处约4——5米,窄处3——4米,无明显墙体的地面堆积高2米左右。不筑墙的崖壁部分虽不筑墙,但也有一定的人为加工。为便于巡城士卒行走,崖顶边缘部有铺砌的石板小路。古长城地形位置占据的非常好,北面隔河相望是四下平漫的上庄坨村,站在古长城北望,如有来敌一览无余。

二、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调查范围:从山海关贺家楼村西剪子口到辽宁省绥中县墙子里渤海海岸。

从山海关贺家楼到渤海海岸的北朝古长城调查分两条路线进行:

(路线一)起贺家楼村西剪子口,经剪子口南山,南下到长寿山陵园南侧馒头山、梁家沟烽火台,西南至威远城东侧,再至欢喜岭烽火台、四零四厂西,至沙河子为止,全长约5公里。

(路线二)起贺家楼村西剪子口,经剪子口南山,南下到长寿山陵园南侧馒头山,向东南至边墙子烽火台、边墙子村,再南至小毛山、大毛山、杨庄,经辽宁省绥中县金丝屯、大石山、黑山头东,到墙子里村南秦行宫遗址及姜女坟海岸。这两条路线的重合部分剪子口至陵园馒头山段以往做过调查,此处不再赘述。

路线一是由山海关北山往西南至海的调查路线。目的是调查是否存在北朝长城从老龙头入海的可能性。动因是近年老龙头景区基建施工中,曾发现有明长城叠压的早期夯土墙基。

此路线端头的馒头山及馒头山南古长城遗迹保存现状较差。残存部分多为土墙,自挖断的长城横断面观察,古长城也有夯实层理,但这种层理较厚,好似是堆积而成。城土中夹有砂砾、小石块,也有的地段是由碎石堆积而成。

馒头山南侧是梁家沟东山,在这座山头上有一座烽火台遗址。现存的烽火台台基夯土筑成。台基南北长14米,东西宽18米,现存的夯土层有12——13层,每层厚20——22厘米。从建筑特征及记载看,这座地处梁家沟村东、馒头山与威远城之间的烽火台应该是明代的。但它是否叠压在早年的古长城之上则不得而知。

在梁家沟烽台遗迹之南是传为明末吴三桂筑的威远城,威远城南面是欢喜岭烽火台,由此再南下到沙河子。在这段路线上有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道路通过,村庄稠密、农田坦平,最终为河流阻断,没有发现古长城遗迹。这条路线调查的南北距离约7公里。

路线二是由山海关北山往东南至海的调查路线,全程约10多公里。在这条路线的调查中,地面没有发现古代长城遗迹。在走访边墙子村时,据上年纪的村民回忆,该村村东原有夯土筑成的边墙,南北走向,曾作为辽宁与河北两省的边界,当时还立有一块碑,现该村东一条东西的路,就是当时的墙址所在。老人们还讲:在今天的孟姜女庙西南方、小毛山村的村北,原来有一段红色的土墙,夯打的十分坚固,但学大寨运动之后就不存在了。上述的红色土墙,乾隆及光绪年间修成的《临榆县志》中有记载,称其为红墙子。据记载,这道红墙子、西北、东南走向。大致从今天的馒头山向东南至山海关与辽宁绥中交界的大石山一带。志中所述的今边墙子村当时也不叫此名,而是叫老边门。经实地调查,今天的边墙子及周边地区一直到海,都没有发现土筑或其它类型的墙体遗迹,能够说明问题的遗迹未能找到。

三、第三阶段调查情况

调查范围:抚宁县上庄坨村西经黑峪沟、大傍水、小傍水、北杨庄、张赵庄、柳观峪、孤石峪、黑山嘴、温泉堡、杨家峪、马驿沟、小河峪、猩猩峪、鹁塘沟、梁家湾、到界岭口。

第三阶段调查的路线最长,全程约45公里。这阶段的调查也最艰难,几乎每天都在翻大山、越深谷,披荆斩棘。

第三阶段的调查从上庄坨村西南做起。古长城遗迹仍沿石河南岸山丘向西北延续。至上庄坨乡黑峪沟沟口处,古长城遗存一下子明显了起来。古长城象一道土龙,从沟底向山上延伸,十分醒目。这道土龙上山后又到了大石河及其支流车厂河的南岸,这里的河岸仍然是崖岸,古长城沿崖岸蜿蜒向西方北杨庄东南的高山,城下河对面是大傍水、小傍水两个村庄。其中的小傍水明代叫傍水崖,是明代的一个著名古战场,黑森森的崖下当年曾埋葬了无数的蒙古骑手。

黑峪沟到北杨庄东山的长城遗迹多为毛石堆砌或土石混筑,残存的墙体高矮宽窄不一。黑峪沟口坡上遗存高约3米,底宽有4——6米。但大、小傍水崖岸上的墙体就明显为低窄,北杨庄东山陡坡上的墙体遗存高不足2米,宽3——4米左右。总之这个时期的古长城没有规定标准,完全是根据地理形势而建造的,体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短期性。

这一带古长城上见有近代挖掘的战争掩体,这种战争掩体或筑在古长城内侧,或建在古长城上,对古长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掩体是20世纪20年代直奉交战时直军挖的。

古长城过了北杨庄东侧的高山,又急落谷底。因山势陡,长城遗迹半山之上没有发现,仅在山脚部分修筑。这些山脚部分的遗存也并非全是人工修建,修筑长城的前人很好地利用了山脚下沿河的破碎崖壁,有崖处利用崖壁,无崖处人工筑墙,还巧妙的将两座崖壁间的豁口整修安排为隘口,构思之巧妙令人赞叹感概。

北杨庄村南宽阔的河川中有一道古长城。这道古长城是第三阶段调查中所发见的最高大的一段。横锁川谷的城墙为土石混筑,长约300多米,残高4米多,基宽近10米,看起来相当宏伟。这段古代长城建筑,当地人称其为老边老边墙

老边墙往西,古长城又爬上山坡,这面山坡在张赵庄村南。10公里以上的古长城在此翻越五六个山头,直插到张赵庄与柳观峪之间的至高点青山山巅下为止。

北杨庄老边墙到青山峰巅下的古长城,与山海关长寿山石门横岭墙体类似,也是毛石砌筑,很多地段墙体可见自然石块垒砌的关系。这段山脊上的石墙残存因年代久远,大多数坍塌仅存有根基部分,但仍可见高达2——3米、有明显砌筑关系的成段残墙。总得来讲,这段古长城遗迹是十分明显的。这里的古长城上也有直奉战争时期的掩体遗迹,可见当年战争规模之大。

从山海关北山到抚宁张赵庄青山,古长城虽时断时续,但均呈连续的长墙状,是典型的古代长城形式。

青山之南是柳观峪。柳观峪东北为青山,西北是山势险峻、崖壁如削的南天门、金刚崖两座大山。在青山和南天门山之间有一道南北向的峡谷,直通北方的边外,古代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明初洪武年间在这里筑有柳罐峪关。《四镇三关志》载:有内外两口,山口阔十余步,左为青山,右为金刚山,为南天门,旁有洞泉。由口西行,通宏量寺。西北至老岭三十余里,与箭杆岭合路。

柳观峪一带群山壁立如墙,明长城主要为空心台形式,在村东北青山北麓山脊之上有前后相连的双楼(也称姊妹楼),村北南天门山东侧与南天门和金刚崖山之间也各有一座空心台。这两座空心敌台均为砖筑条石为基,都坐落在山岈口之上。往北更远的祖山中有明万历四十年修筑的长城。

柳观峪村北青山与南天门山之间的南北向峡谷中还有一道当地村民称作老边的石砌长城,长城应该是明初洪武年修筑长城的一部分。

这道石砌城墙现存状况尚好,山腰以下到谷底的部分平均高度为5——6米左右,顶宽3米,底宽约78米。山坡以上部分略低略窄。石墙的外皮全部以经过修整的大石块砌筑,石块之间有石灰勾缝,石墙的顶部还见有垛口、宇墙的残存。这道石城直抵南天门山东崖下,目前崖下为缺口,当地人称河口门。从石墙剖面看,这道石砌墙中可见到不同时期的墙面,但这些墙面的修筑时间都应该在明万历四十年之前。因为这个时期修筑了北方被称作新边的祖山长城,新边建成后这里已不再重要,因而也就不再修筑了,也由此这里才有了老边之称。但此老边非明以前之老边,它是相对祖山新边得出的称谓。这道明初洪武年修筑的长城有可能沿用了古代北朝长城的旧址。

古长城到柳观峪便不见了墙体遗存。在南天门山南麓与柳观峪老边门相望的山腰部分,有一个坍塌的石堆。实地考察发现是一座与老边门长城时代相同的明初烽火台。这座烽火台形制古老与相邻地区的明中期筑烽火台差别很大,以至于近年被犯罪分子当作古墓盗掘。与这座古老烽台相对的西南侧山头上也有类似的烽台遗址。这样的情况给调查指出一个新思路,即:古长城从柳观峪开始,可能是以守望相助的烽燧形式出现了。这条烽燧路线是从柳观峪南折,转而再向西延伸。因为北面均为峻岭崇山,敌兵难以逾越,烽燧沿南侧缘山地带分布,明中期以前的长城遗迹也是循这样的方式与走向。

后面的考察证实,从柳观峪经孤石峪、温泉堡、杨家峪、马驿沟、小河峪、猩猩峪,再到祖山西南侧的梁家湾,途中要经过南天门、金刚崖、五峰山、尖山、大祖山、黄牛顶等多座人马难以攀越的大山,这一线北朝古长城都是以守望相助的烽燧形式建设的。

考察所见,虽然现存的许多烽燧大多是明代改建过的砖砌或石砌建筑,但因循、借用早期基址的痕迹甚至是早期建筑的遗迹也还是可以见到的,当地村民把这类古代建筑遗迹叫做高丽城

温泉堡高丽城占据谷底要道位置。现存有石筑城台及墙体。高丽城的墙体不似明长城使用白灰勾缝,除转角处,大小石块也基本不加修整,建筑手法与常见的明代墙体有明显区别。

马驿沟高丽城占据两谷相交的三岔口,地理位置十分科学。古城长方形、规模较大,东西长约300多米,南北宽近100米。现存有完整的石墙城圈,墙外面现存高度约3——4米,内面高度1——3米不等,也都是由自然石块垒砌,不勾灰缝,城内地面平整,现在是村里的农田。马驿沟高丽城东南西北四面高处均建有石筑墩台,从坍塌程度上看,时代甚早,形式与建造方法与同地区明代烽台有很大不同。这座城堡及临近烽燧的建造年代应该在明代以前,不排除明初被利用修缮。

从马驿沟古城堡向北望去,相距不远的北面山岭上有一路自温泉堡而来的明代砖筑烽火台。这些明代烽火台的位置及走向比马驿沟高丽城靠北,处的位置也高一些,这是明代筑城思想与古代不同而决定的。

在黄牛顶南北向深谷中还发现有被称作拦霸墙的锁谷石墙。景区人员据传说告知:黄牛顶原是清初著名山大王窦尔墩山寨,此为窦尔墩拦挡仇家黄天霸的寨墙。其实传说中的窦尔墩活动区域并不在这一带,因而属无稽之谈。这些墙的构筑方式与明代早期石筑墙相似,它与这一带北朝时期长城方向一致,其防御方向为高山方向,而山寨墙的防御则应该对着山下一面。由此说这道墙是山下一侧防止北山方向来敌而修建的。

烽台类的北朝长城遗迹到祖山西南侧的梁家湾便也不见了,这里是一道东南、西北方向的山脉,山脉以西是平坦的平原,山脉以东为山高林密的祖山群峰,明长城就在这条山脉的背脊上蜿蜒逶迤向北,直至洪武十四年徐达修筑的著名关口界岭口关。调查判断,上述的烽台到此与山脊上的明长城合为一起。

梁家湾长城有前后两道,前面的一道甚简陋,其关口叫中桑峪关(或称桑岔峪关);后面的一道在东面的高山上,是万历四十年修筑祖山长城的西侧部分。调查发现,建于明初洪武年间的梁家湾明中桑峪关遗址也借用了前代旧基,外层的墙面包裹着里面的老墙体。这座明万历后期就弃守的关墙外层是明初洪武年修筑的,石块经过修整,并有白灰勾缝。其墙皮里包着的内墙为自然石块,没有白灰勾缝的痕迹,显然是年代更远的的古墙体。

四、调查结论及相关问题

1、地方志中或地方志中转述上述地区有北朝时期古长城的记载。

见有两条:(1)清光绪四年《临榆县志》方舆图中有所谓的红墙子老边门之说。(2)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卷二十六:考长城自秦以后,……惟北齐五筑长城,史称显祖天保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后主天统元年,自库堆戍东距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斩山筑城,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则长城之迤南迄海,当改筑于是时。……《太平寰宇记》蓟州东北至平州石城县界,废卢龙戍二百里,戍踞长城开皇置。所云无终、卢龙及蓟州东北之长城,即今潘家口迤东之边墙,知为北齐与隋所筑也。由上可知当地方志中有这一带北朝时期修筑长城的记载。

2、山海关及其相邻地区北朝时期古长城有被明初徐达筑长城所利用的情况。

《卢龙塞略》卷之五:(洪武)十四年正月辛亥,(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从徐达坐镇北平的时间上分析,他用于筑关修城时间并不多。因而修筑长城的时间短任务重,其修筑的从北京往东至海的长城大多是因循北朝古长城,大多数地段在过去的基础上整修而成,关于这一点学界多有共识,前人也有议论。《永平府志》:已而魏国公经略自古北口至山海关,增修关隘为内边。山海关始于魏公,当意既前人之所筑而增修者也。由此可知山海关及其相邻地区北朝时期古长城有些地段或形式曾被明初徐达筑长城时所利用。这些利用的地段及遗迹柳观峪到梁家湾一线多有表现,但反映了北朝时期古长城在这一带的位置走向。

3、调查的初步结果。

综合前后两次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山海关及其邻近地区北朝时期古长城的遗迹分布是:迄自山海关东北长城乡馒头山南,经贺家楼村西剪子口,北上角山东老龙台;穿明长城至长寿山石门横岭,西北过后寺老边沿、暖泉黄崖到里峪北山(据后来的考察,大部分在今秦皇岛市海港区东连峪山上)。自这里古长城开始沿大石河右岸蜿蜒。首先是山海关北山入口处的抚宁县石门寨镇鸭水河村西铁阙关,这里是个控制东西向川谷的天然关口。从这里上鸭水河西山、到南刁、北刁村,沿丘陵向西北过石门寨镇到柳江煤矿松山。柳江煤矿松山下临上庄坨村南大石河,古长城在大石河南岸崖岸上西北行,经黑峪沟、大傍水、小傍水,从北杨庄穿河川,登上张赵庄村西南至高点青山。

过青山后,古长城下柳观峪村北老边门,这里是此段古长城遗迹城墙形式的最后终点。再其后基本以烽燧形式经孤石峪、黑山嘴、温泉堡、杨家峪、马驿沟、小河峪、猩猩峪、鹁塘沟一溜沿山沟谷最后到达抚宁县大新寨乡梁家湾。古长城自梁家湾东北山并入去界岭口方向的明长城位置。

这条古长城的走向与抚宁县境内现存明长城走向不同。这道古长城基本上是沿着燕山重要组成部分祖山大山区的南麓及秦皇岛市境重要河流大石河流向修筑的,总体走向为西北、东南,占据的位置是稠密居民区与大山区的边缘地带。而今天从界岭口到山海关的明长城则是从梁家湾一带横跨祖山腹地高山地带往东北至板厂峪,再向东偏南至大青山口南折,顺山势到九门口,最后往西南到山海关海岸。整个路线走的是西南、东北,再转向西南、类似黄河大湾似的大弯线,其特点是长城全部建在远离居民稠密区的燕山主山脉及险峻的山脊上。两条线相比较,一个取线较直,一个取线甚弯,从中可窥两种不同的建城思想。戚继光在谈到筑城时曾说金汤势成,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把长城修筑在高山上,进而对来敌形成心理上的震慑,正是这种思想的最好解释。而大多以应对一次战役而临时修筑的北朝时期长城,则是要讲求些实际,只要把子民们居住的区域保护起来,修筑起来省时方便就达到了目的。山海关及其相邻地区北朝时期古长城的围绕居民区、利用河流高岸的构筑作法,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性产物。

4、秦皇岛地区一些与普通明长城看起来不同、年代看似较早的长城遗迹,未必是北朝时期的古长城。

秦皇岛地区一些与已知明长城邻近的地区或地段上,还有些局部或与已知明长城相连、看起来则古老些的长城,但这些长城都不是明代以前的。仅举两例:

其一,抚宁县板厂峪山坡上一道自山而下的石砌长城。这道长度并不十分太长的石砌长城,近年被人炒作成是北齐长城。其实这道城墙早有定论,是一道明初洪武年间修筑的石砌城墙,明万历年间大举整修蓟镇长城局部改线时被弃置。清同治《畿辅通志》卷六八提到板厂峪有老边城新边城之说。新边城即明万历年间重修过的长城,老边城是明初修筑的。这道石墙上的砌石已经过整修,并用白灰勾缝。

其二,抚宁县城子峪明长城外侧约5公里的一座关隘遗址和两侧毛石砌筑的长城。这个明代城子峪关外的长城遗迹,因其形态及陈旧程度与当地的已知明长城有差距,因而有人怀疑它是明以前北朝时期古长城。其实这道长城也是一道被遗弃的明代长城。《长城关堡录》卷一城子峪关条弘治十三年建,通川一道,西城头迤东至东山墩东崖,俱平漫通众骑。有堡。嘉靖元年移西家庄,仍旧名。这座关隘遗址及两侧古长城是明代弘治十三年(1500年)的旧址,嘉靖元年(1522年)往内移关时废弃。经实地考察,这道石砌的长城虽为大小不一的毛石砌筑,看似古老。但散落的石块及残墙上有白灰勾缝遗迹。与上述两例相似的长城遗迹,在秦皇岛境内明长城附近还有多处。这些一般都不长、局部的长城遗迹,基本都是明中后期整修长城时废弃或改线不用的地段。这些石筑、看似古老些的长城遗迹大多是明初或明前期修筑的。

摘自王老师的《长城漫话》

1)山海关馒头山北朝长城遗迹

2)抚宁铁阙关遗址及相邻北朝长城

3)抚宁黑峪沟北朝长城遗迹

4)张赵庄青山古长城遗迹

5)抚宁马驿沟高丽城

6)抚宁黄牛顶拦霸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