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當年曾是一位小混混,做過泗水亭長,經常跟一羣兄弟朋友成羣結隊喝酒賭錢,不好農活,也因此沒有少被他的老爹劉太公打罵和貶低。對於父親的打罵和貶低劉邦是否記恨呢?他稱王稱帝后對老爹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件事討論一下。

第一,當時天下大亂,劉邦沛縣起兵,起兵後就出門打仗了,但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因爲年紀太大,不可能隨着劉邦顛沛流離,只有留在封邑的家裏。劉邦出去打仗期間爲他的父親留了三個人來侍奉他的父親,第一個是他的妻子,呂雉,也就是後來的呂后,第二個是劉邦的二哥,還有一個叫沈食其,他們三個人共同照顧劉邦父親的起居生活。從這件事看,劉邦對他老爹還是不錯的。

第二,是彭城大戰時劉邦攻陷了彭城,彭城離劉邦的老家非常的近,劉邦本來是想先接他的父親到身邊的,一是爲了父親的安全,二是可以讓父親過上好日子。但是由於劉邦到了彭城後過於大意,貪戀彭城的財寶和美色,貪圖享樂,還沒有來的及去接項羽就打過來了。於是項羽順手抓了劉邦的父親、妻子、子女 一起當了人質。這件事就是劉邦的責任了,由於劉邦對他父親的照顧不周而讓父親成爲了敵人的階下囚。

第三,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件事叫“烹了喝湯”。項羽當時和劉邦打的非常激烈,這個時候項羽就拉出劉邦的父親,讓劉邦投降,如果不投降就烹了你老爹。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是不能救父的,如果自己投降就會前功盡棄,自己所打下的半壁江山將會拱手讓人。於是就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這句話非常有名,也經常被後世拿來指責劉邦對他父親的不孝。

第四,劉邦稱帝后,蕭何爲劉邦建造了一座未央宮,宮殿規模宏大,富麗堂皇。建成之後,劉邦在未央宮宴請諸侯王,宴會之上,劉邦非常得意,對着他爹就問道:“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置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這句話的意思是劉邦問他爹,當初你覺得我不如我二哥能置產業,現在看來,我和我二哥誰的產業更多呢?然後大臣們都高喊萬歲,哈哈大笑。這件事後世很有爭論,有人說這是劉邦是在父親炫耀自己的成功,還有人說是劉邦在譏諷自己的父親。

第五,劉邦當上皇帝后,把自己的父親接進皇宮,住進了非常豪華的大房子,但是這老爺子卻是整天悶悶不樂。後來劉邦問他爲何如此,太公說“我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酤酒賣餘。鬥雞蹴踘。以此爲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劉邦一聽,就劃了一塊地,派人按照自己豐沛老家的原貌建築了一個一模一樣的地方,取名爲“新豐”,並把他老家的人都接過來,這樣一來劉太公就非常高興了。這件事就又體現了劉邦對他父親所進的孝道。

所以就按當時的情況來說的話,劉邦應該算的上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了,儘管在一兩件事上做到不那麼盡如人意,但是作爲君王的劉邦,在江山和自己的父親之間有他自己的選擇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