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是日本君主的稱號,相傳爲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也是神道教最高領袖,日本國家象徵。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到現在明仁天皇共125代。日本天皇雖然現在的政治權利非常小,但是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卻是無比的崇高,尤其是他們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而就是這樣一位在日本擁有崇高地位的大神,卻非常有可能是當時的中國人。

這還要從公元前221年說起,我們中學歷史課本上都學過,公元前221年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大秦王朝的日子。秦始皇稱帝后,從荒漠戈壁到東海之濱,廣袤的國土,一千多萬人口的大國,擁有冷兵器時代最先進的武器的數百萬將士,有無窮的財富和如雲的美女,其實人混到這個份上也應該夫復何求了。但是秦始皇卻不知足,他想自己永遠統治這廣袤的土地,想永遠佔有這至高的權利,於是他開始追求長生不死。

其實在上古時期就有着很多關於長生不老藥的傳說,秦始皇下令全國尋找能人異士煉製長生不老藥。這時候來了一位大師,名叫徐福。徐福對這秦始皇一通忽悠,說書上有記載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他願意帶上金銀珠寶和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爲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後非常高興,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已經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乘坐蜃樓入海求仙,耗資巨大。徐福帶着這些財富和童男童女就出海了,但是並未尋得仙藥。徐福回來後,秦始皇大怒,但是徐福又是一通忽悠,徐福推託說出海後碰到巨大的鮫魚阻礙,無法遠航,要求增派射手對付鮫魚,秦始皇又給了徐福一些甲士讓他再度出海,而徐福這次出海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史記》中記載徐福最後到達平原廣澤,見這裏氣候溫暖、風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來”,停下來自立爲王,教當地人農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不回來了。但是《史記》中卻並未記載平原廣澤具體是哪。《三國志》提到了徐福到達亶洲(一作澶洲)並滯留不歸。在《三國志》的記載中,亶洲與夷洲在同在中國外海的東南方向,並相距不遠。有人認爲夷洲就是臺灣,亶洲就是日本,與倭國是一個地方的兩個名字。《三國志》“魏書·倭人傳”記載倭國“計其道里,當在會稽、東冶之東”,說明那時候中國人認爲倭國在中國外海的東南方向。《後漢書》也是同樣的記錄。

在日本古代史上,綿延了6000多年的繩紋文化,在公元前三世紀前後突然中斷了,日本列島的文明進程,從石器時代一下躍入了金石並用時代,這一作用,來自於列島以外的移民,是外來的大規模集體移民帶來了新的文化。而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徐福出海求仙事又正發生在這一時期,這又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懷疑。

以上所說皆可以作爲我們懷疑的依據,但並未在考古中發現什麼強有力的證據,當然日本的天皇墓是嚴禁一切考古行爲的,因此日本的第一任天皇究竟是不是徐福還需要有事實依據,我們這裏並不能定論,只供大家分享討論。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