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迪麗熱巴、霍建華、明道等明星都曾表示過今年空窗期很久了,2019年似乎進入了娛樂圈影視寒冬期,很多曾經大紅大紫的藝人作品播出幾乎爲零,更多從鏡頭前見到他們的機會反而是在綜藝節目中,整個2019年65%的演員無影視劇播出。影視行業寒冬未退,2019年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減少27%。

(原標題:明星也面臨失業?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橫店開機劇組同比降45%)

迪麗熱巴、霍建華、明道等明星都曾表示過今年空窗期很久了,2019年似乎進入了娛樂圈影視寒冬期,很多曾經大紅大紫的藝人作品播出幾乎爲零,更多從鏡頭前見到他們的機會反而是在綜藝節目中,整個2019年65%的演員無影視劇播出。

“無戲可拍”,其實是影視行業大震盪的餘聲。

影視行業並不樂觀

影視行業寒冬未退,2019年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的886部減少27%;

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24617集,比去年同期的35209集減少30%;

橫店影視城官網劇組動態公告則顯示,今年開機劇組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5%。 從2018年5月份爆出“陰陽合同”、影視行業二級市場一天蒸發超百億市值開始,影視行業驟入寒冬。“頭部流量有戲拍,腰部流量混綜藝,尾部流量慘失業”的藝人生態,也被殘酷展現於臺前。

《妻子的旅行》劇照

隨後而來的針對影視行業的稅務嚴查、明星限薪以及影視公司霍爾果斯大逃亡事件等,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相繼倒下。 從今年三季度的財報數據來看,各大影視公司盈利不佳,整個行業依然沒有擺脫下滑的困局。在可比的14家公司中,業績報喜的只有北京文化和華錄百納,前者業績增長超過100%,華錄百納則扭虧爲盈。光線傳媒、華策影視等7家公司雖然實現盈利,但淨利潤降幅都超過了50%,華策影視和歡瑞世紀更是下降超90%。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等五家公司則是陷入虧損的泥沼,曾經的明星股華誼兄弟更是鉅虧6億多元。 另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爲公司狀態註銷、吊銷、清算、停業。長視頻平臺同樣增長承壓,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前三季度付費用戶淨增量僅爲1840萬和1120萬,去年同期是2990萬和2800萬,同比大幅下滑。 限薪令帶來的震盪下,國內影視圈進入了陣痛期,很多項目被迫停產,影視作品製作數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減少,從一線到三線,從老人到新秀,能接到的戲越來越少,明星們的收入也呈斷崖式下跌。

泡沫破滅後,平臺更加謹慎,投資愈加縮緊,而觀衆對演員的要求也提高了許多。

《慶餘年》劇照

今年3月份傳得紛紛揚揚的限古令,也讓大量古裝劇在影視公司的庫存裏積了灰。如今正在熱映的《慶餘年》,早在去年8月就已經殺青。剛剛上映沒幾天的《劍王朝》,殺青時間比《慶餘年》還早4個月。如此規模的頭部劇尚且擠壓這麼久,資本退潮下演員們的演藝生涯會受到多大影響自不必說。

演員就業也很難

今年前三季度,影視產業受到市場和政策的雙重風險,呈現出資本謹慎、生產減量、播出和上線減量等多個特徵。在二八法則下,雖然一線明星依然堅挺,二三線藝人則靠綜藝露臉刷存在,行業尾端的藝人只能失業轉型,整個行業資源都在階梯降級

但即便是身居一線,明星薪酬也面臨大幅回落。

2018年8月行業多家平臺、片方發起聯合限價,控制藝人片酬及外採劇採購價。愛奇藝CEO龔宇在今年2月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演員價格直降,“目前一個頂級演員的片酬是5000萬元人民幣,以前曾經高達1.5億元。” 全部演員中,一年能有5部及以上作品播出、在觀衆面前頻繁露臉的明星實在是極少數——在全部演員中的佔比不過1%。大多數演員在2019年並沒有刷到什麼存在感:20%的只有1部作品播出,更有65%的人這一年中就沒有在影視劇裏露過臉,不管是作爲主角還是配角。2019年沒有作品播出,不僅意味着整整一年都沒有曝光量,背後可能是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工作邀約。 這一切都開始於去年推行的明星限薪令,限薪令要求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單部片的總片酬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不得超過100萬。

2017.1—2019.7國內單月備案電視劇

數據來源:電視劇電子政務平臺、東興證券研究所、燃財經

一線明星雖然情況好點,但是2019年露面的機會也並不多,反而是一些年輕演員迅速崛起。楊紫在兩年內上映了八部作品,肖戰比她還多一部,還有杜江、朱一龍等,也是一部接着一部。除了他們,更多不知名的年輕演員出現在市場上。低身價的流量明星加上更低身價的潛力新人,讓限薪令下身價依舊居高不下的大腕明星喪失了競爭力,他們不再像以前那麼不可替代。

大IP和流量明星是高收視率和高點擊率的保證,這是以前全行業的共識,明星的影響力早在影視劇上映前就顯現出來,他們在全網的人氣數據成了項目投資評級的基礎,很多項目都沒有開機,只確定了明星主演,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就會買。但是在明星和影視公司偷稅漏稅被揭發後,掌握播放渠道和資金的視頻網站順應整個行業限制“天價片酬”的政策走向,聯合抵制明星高片酬,將採購價格壓到了成本價上。

定價權在下游,上游製作公司的資金壓力瞬間到來。

一些已經制作完成的項目砸在手裏,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而在可預期的未來,影視行業的毛利率將大幅下降,資本聞風而動,紛紛逃離,留下剛入局的幾千家公司乾瞪眼。

挑戰也意味着新的生機

資本退潮並不代表着整個影視行業出現了退步。

隨着寒冬期的到來,整個行業開始冷卻,但並非沒有生機。 2019年國內電影市場比去年提前24天實現了600億,可見電影市場依舊充滿潛力。

獨立影視公司生產內容的單一性和不穩定性導致了寒冬時期大量資本逃離成爲必然現象。再加上口碑對票房的強力推動作用,促使資本開始更多地關注作品內容本身。 爲了避免上市影視公司營收不理想的問題,大資本開始參投電影單片,而非影片公司。 而且,他們參投的影片中,出現了不少票房表現不錯的作品,比如今年國慶檔的 《中國機長》、《攀登者》等。

《中國機長》劇照

目前資方直接參投電影項目獲得的利潤回報顯然要比投資影視公司獲得的營收收入高的多。在目前口碑與票房表現成正比的市場情況下,資方將資金直接融到電影項目上,在選擇項目時就會更爲謹慎,資源肯定會更加傾斜於高品質的內容。資本市場的變化會讓整個行業更加重視高質量內容的打造 ,也會使整個行業的發展更加正規化。

國內電影市場將在這些大資本的帶動下,邁入下一個階段的新資本時代。

隨着政策嚴控、資本回歸冷靜,影視行業正在面臨更大的考驗。 寒冬是挑戰,但也是洗牌的機會,只有在這個暴風中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未來的希望。而對於演員羣體來說,殘酷的環境下只有拼命纔不會被時代拋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