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不過,隨着中國、美國、英國等貨幣大國逐漸普及在線支付,商業印鈔的重點將轉向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而在這些國家,德納羅所面臨的委內瑞拉‘越印錢、越沒錢’的難題,將會持續困擾着商業印鈔公司。從 1855 年開始,紙幣逐漸取代貴金屬,成爲人們經濟生活中最常見的一般等價物,而德納羅也恰逢其會,搭着‘日不落帝國’的順風車承包了許多國家的印鈔業務,成爲全世界最會‘點紙成金’的公司。

(原標題: 家有印鈔機卻瀕臨破產,這個公司哭着戳破‘鈔票泡沫’)

文|風馬牛 (微信公衆號:馮侖風馬牛)

年末,德納羅正經歷着絕大多數的公司無法體會的煩惱:廠房裏刷刷印錢,公司卻因爲缺錢,快破產了。

德納羅是全世界最大的印鈔公司,始建於1813年,爲140多個國家提供着印鈔服務。乍一看印鈔廠缺錢的新聞,很多人都會認爲,這是電子支付、去現金化把這家百年老店擠垮了。

事實上,大規模的去現金化只是國內便利生活給大家帶來的錯覺,在中國以外的大部分國家,現金仍然是最重要的支付方式,尤其是在新興經濟體這種德納羅的大客戶那裏,現金需求量與日俱增。既然需求仍然旺盛,身爲印鈔業的巨無霸,德納羅爲什麼還會缺錢呢?

01

衆所周知,鈔票,或者說紙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

公元 11 世紀,中國開始大規模使用一種名爲‘交子’的紙幣,隨後馬可波羅來到中國,把紙幣的概念帶回歐洲。1695 年,英格蘭銀行爲了籌集抗法戰爭的軍餉,發行了一種票據,承諾到了一定的時間,就能用票據兌換出等價金錢,後來這種票據被固定下面額,成了標準化印刷的紙幣。但直到 1855 年,歐洲市場上流行的紙幣都仍然需要收款人姓名和出納員的簽名,以保證紙幣的有效性。換言之,紙幣本身不值錢,值錢的是使用者的承諾,以及發行者的信用。

德納羅的興盛和此後的困境都是因爲紙幣的這一特殊性。

1860 年,德納羅開始印刷紙幣,第一個客戶是英國的殖民地,毛里求斯。這是一個印度洋上的小國,由幾座島嶼組成,整個國家面積僅有 2040 平方公里,還沒有北京市密雲區大。德納羅能獲得這筆訂單,首先因爲它是一個英國公司,其次纔是它頗有藝術性的設計和印刷。

家有印鈔機卻瀕臨破產 這個公司哭着戳破鈔票泡沫

德納羅的里程碑:毛里求斯紙幣

拿下這筆海外訂單時,德納羅的老闆托馬斯·德納羅已經 67 歲了。他 9 歲就當印刷學徒,學了 7 年, 19 歲時開了一家印刷廠,爲此又創辦了一份報紙,誰知當時英國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大量工人湧向城市,一夜之間廉價報紙把正經做內容的報紙擠兌得無路可走。托馬斯花了一生的時間,想爲自己的印刷廠找一個可以持續經營的主業。終於,在 67 歲這年,他找到了。

尋找的過程十分曲折。一開始,他想過做精美文具,但市場太小。後來,他又盯上了流行的撲克牌,精心設計牌面花樣之後,德納羅撲克牌開始成爲英國家家戶戶都喜愛的玩具,托馬斯甚至因爲改進了撲克牌,被威廉四世授予了皇家書信專利。由此開始,德納羅和英國政府建立起了不錯的關係。

1838 年,爲了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的加冕典禮,德納羅特地印刷了一種金色的報紙,名爲《太陽報》,英國民衆對王室的熱愛無與倫比,這種報紙一經面世,火速售罄。

女王加冕 3 年後,德納羅拿到了第一筆英國政府大單,爲整個國家生產火車票。之後,德納羅又承包了英國國稅局的郵票,隨着英國殖民地面積與日俱增,德納羅印刷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照郵票也傳遍了全世界。於是,當英國殖民地毛里求斯有印刷紙幣的需求時,德納羅當仁不讓,成爲了這個小國唯一的紙幣供應商。

儘管紙幣在國民經濟中異常敏感,但像毛里求斯這樣,把全國紙幣印刷都託付給一個商業公司的國家,不在少數。

1914 年,一戰爆發,英國政府爲了保證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臨時委託德納羅印刷 10 先令紙幣,在戰爭開始後僅僅 5 個星期,德納羅就提供了超過 250 萬先令。

1934 年,中國內戰未歇,又接連爆發旱災、水災、蝗災、雹災,全國三分之二的地方都處於自然災害下,無奈之下,國民政府只好委託德納羅印鈔,此後連續 15 年,中國都是德納羅的大客戶。

家有印鈔機卻瀕臨破產 這個公司哭着戳破鈔票泡沫

1935年的中國10元紙幣

戰爭時期,大國無暇顧及貨幣體系,只好外包。當戰爭平息,小國開始發展經濟,需要大量的貨幣,爲了降低自己設計、研發貨幣防僞體系的成本,印鈔外包也成了最划算的做法。事實上,時至今日,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中,也只有五十多個國家有自主印鈔的能力,剩下的一百多個國家的紙幣都必須依靠商業印鈔公司。

從 1855 年開始,紙幣逐漸取代貴金屬,成爲人們經濟生活中最常見的一般等價物,而德納羅也恰逢其會,搭着‘日不落帝國’的順風車承包了許多國家的印鈔業務,成爲全世界最會‘點紙成金’的公司。

02

然而,隨着印刷技術的發展,‘點紙成金’的難度也越來越高。

印鈔業的四大要素是紙張、印刷機和紙幣配件、墨水及最後的整合。紙幣是一個國家的名片,爲了保證安全性,印鈔公司不得不從紙張開始,就在每個環節研發許多尖端的防僞技術,而這些技術是一個印鈔廠的最高機密,每一項都需要投入長達五六年的時間、高達上億美元的開發成本。

即便是最先入局的玩家之一,德納羅也無法逃脫這場印鈔業的‘軍備競賽’。

1959 年,德納羅開始銷售自己生產的點鈔機,之後又在防僞技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一條關於點鈔、驗鈔的儀器生產線。幾年之後,德納羅開始往印鈔業的上游進軍,開始銷售鈔票打印設備,成了當時唯一的專用印鈔設備供應商。1967 年,德納羅又和英國巴克萊銀行合作,開發了世界上第一臺ATM機,大規模降低銀行櫃員數量的同時,又讓人們隨時可以獲得現金。

家有印鈔機卻瀕臨破產 這個公司哭着戳破鈔票泡沫

世界上第一臺入牆式ATM

除了在紙幣上做文章,德納羅還把業務延伸到了銀行支票、駕駛執照、護照、郵票、稅票等同樣需要高度安全性的印刷品上,而這些印刷品和紙幣都有共同點:客戶都是政府、銀行這類大角色,每筆訂單數量龐大,許多合同期長達十年,一旦錯失,就會影響好幾年的銷售額。

在戰後消費井噴的年代,德納羅像一個永不枯竭的泉眼,載着衆多國家的GDP水漲船高。德納羅的主要客戶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捷克斯洛伐克、英國這類歐洲國家,但更多的是馬爾代夫、科威特、塞舌爾、委內瑞拉、印度等經濟並不發達的國家。

1950 年代末,面向大衆的信用卡在美國發行,逐漸普及到全世界。當時就有人提出‘去現金化’的概念,但信用卡普及率越來越高,現金的重要性卻並沒有明顯降低。於是有人認爲,信用卡是鼓勵提前消費的,但理性的中低收入人羣會更願意使用現金消費,這樣會讓他們更加量入爲出。

德納羅也注意到了信用卡給現金帶來的威脅,但自 1947 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起,這家公司便不得不時刻顧及着股東的利益。儘管對‘去現金化’有警惕,德納羅仍然不肯放棄印鈔這項利潤豐厚的主業。

1995 年,德納羅買下英國一家鈔票紙製造商,擴充印鈔產業鏈,希望通過降低成本來抗衡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2003 年,薩達姆·侯賽因死後,德納羅拿下伊拉克紙幣的合同。2011 年,卡扎菲被推翻,在英國空軍的幫助下,德納羅向利比亞新政府交付了重達 40 噸的利比亞紙幣第納爾。

儘管在此期間,德納羅也開發了針對公民信息安全的軟件解決方案 DLR Identify? ,以及爲中央銀行提供數據引導的軟件 DLR Analytics? ,但顯然,德納羅對轉型軟件供應商興趣不大,業務重心仍然是圍繞着各國政府和央行打轉的紙幣業務。

然而,自 2000 年以來,印鈔行業的‘軍備競賽’已經進入白熱化,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等國際主要貨幣都是由各國印刷廠自行印刷,儘管還有一百多個國家需要委託商業印刷,但這些貨幣只佔市場份額的 15% ,還要被德納羅等 4 家主要的印刷公司瓜分。爲了儘可能多獲得訂單,紙幣的利潤被一壓再壓,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小國家也成了這些公司爭奪的對象。

03

競爭重壓之下,亂象也隨之而來。

2009 年,印度中央調查局發現,在印度-尼泊爾邊境存在着大量假幣,而這些假幣竟然是從印度中央銀行流出的。經過仔細調查,這些假鈔的防僞紙張有 95% 來自德納羅。醜聞披露後,印度政府迫於民意,宣佈將德納羅列入黑名單。

2016 年,印度政府宣佈停用面額爲 500 和 1000 盧比的紙幣,發行 2000 盧比的紙幣。消息一出,人們才發現德納羅已經悄悄被移出了黑名單,仍然參與到這次競標中。有英國媒體披露,德納羅爲了獲得這紙合同,已經支付了 15% 的佣金給某位新德里商人,還支付了 4000 萬英鎊給印度中央銀行,用來解決生產前期投入問題。

這不是德納羅最後一次深陷‘賄賂’的漩渦。目前,英國金融犯罪調查機構 SFO 正在調查德納羅,懷疑其在南蘇丹涉嫌腐敗。

家有印鈔機卻瀕臨破產 這個公司哭着戳破鈔票泡沫

印度 500 盧比

除了新訂單難拿,德納羅還在糾結老合同怎麼收款、怎麼續簽。

委內瑞拉是德納羅的老客戶,但從 2012 年開始,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單一依靠石油的委內瑞拉出口所得銳減,經濟狀況急轉直下。爲了應付國民的福利支出和進口商品的財政補貼,委內瑞拉只好委託德納羅,不停地增印紙幣,用來填補財政赤字。

這樣一來,委內瑞拉迅速陷入惡性通貨膨脹,德納羅的紙幣越印越多,付出的成本越來越多,委內瑞拉卻根本付不起印錢的錢。拖到現在,委內瑞拉已經欠了德納羅 1800 萬英鎊。

給德納羅雪上加霜的不僅是老客戶,還有‘孃家人’英國政府。

一直以來,德納羅都是英國護照、英鎊的印刷商。2016 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以後,英國政府就在爲新的英國護照做準備,恰好,德納羅承包的護照印刷合同會在 2019 年過期,英國政府就準備公開招標,簽訂新合同。德納羅既是英國公司,又長期與英國政府合作,本以爲這份合同勝券在握,誰知英國政府不念舊情,選了一家法國公司,德納羅頓時錯失一筆價值 4.9 億英鎊的大單。

商業醜聞、大量拖欠的應收貨款以及錯失的上億英鎊護照訂單,德納羅的債務就像越滾越大的雪球,讓市場對其管理方式和前景充滿了質疑。

2018 年 3 月至今,德納羅的股價‘跌跌不休’,從 600 多英鎊跌至 100 多英鎊,不到歷史最高值的十分之一,而就在動盪時期,德納羅還經歷了董事長、CEO 等高管接連離職的打擊。偌大一個印鈔巨頭,不得不開口承認‘經營困難,很可能通過破產尋求幫助’。

有人說,是在線支付讓這家百年老店過得越來越難,但實際上,不管是德納羅對外發布的《現金的未來》,還是每年的《世界現金報告》,都在重申一個事實:由於流通中的法定貨幣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密切相關,新興市場尤其需要越來越多的現金,所以印鈔業務並不過時。

只不過,隨着中國、美國、英國等貨幣大國逐漸普及在線支付,商業印鈔的重點將轉向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而在這些國家,德納羅所面臨的委內瑞拉‘越印錢、越沒錢’的難題,將會持續困擾着商業印鈔公司。

在金融力量前所未有強大的時代,德納羅們終於發現,國家和政府這樣的大客戶,有時候並不能讓公司發展安逸無憂,而曾經人人都夢想擁有的印鈔廠,日子也不比衛生紙廠商好過多少。

資料來源:

[1] 陳文權:略論現代紙幣

[2] 賈培生:紙幣的歷史

[3] 楊珍  張芳: 19 世紀英國大衆報紙的商業化發展研究

[4] De La Rue Annual Report  2019

[5] Yadarisa Shabong:De La Rue warns on its future, scraps dividend to tackle debt

[6] Lina Saigol:De La Rue shares plunge as it warns of threat to its future

[7] Financial Times:This company can print money but not make i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