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发布一项针对小儿低危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研究新成果,获得了201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长期生存率94.3% 已达到国内同类疾病的最好水平。领衔人汤永民教授称,新技术可以检测出白血病中的微小残留病,它好比韭菜的根,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化疗方案。

儿童白血病,让无数家庭为之恐惧的字眼。1058例,长达15年的研究,这是浙大儿院近年来同白血病抗争的记录。血液肿瘤中心主任汤永民教授告诉记者,获奖的是他领衔的“儿童急性白血病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结果”。这项新技术研究的重点就是微小残留病,简称MRD。看起来很晕,不过教授用通俗的话讲一听就明白了:“韭菜种在地上,我们要去割韭菜,相当于打化疗一样,韭菜一割,上面拿掉了。但是他有没有完全割光啊,没有。下面的根还留着,过几天又长出来了。这个根就是所谓的微小残留病。平时你看不见,一旦你不去理它,它就复发。很多的肿瘤都是这么个概念。那么我们儿童白血病的残留病就是在体内经过化疗以后剩下来的这些白血病细胞用通常的方法是检测不到的。

浙大儿院发布针对小儿低危急性淋巴白血病的研究新成果

打个比方,对儿童血液病,大多数可以通过化疗治愈,而根据MRD水平,医生可以提前做出预判:“用了这个方法以后,你才能知道它这个韭菜长的深还是长得浅,重的还是轻的,然后就可以分层,对这个疾病是好的这一点还是不好的这一点,知道以后才能用更强的治疗方法。一方面可以精准治疗,有些病人病情较轻可以减轻过度医疗的问题,降低一些医疗的成本。

浙大儿院血液科给出的一组临床成果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4年,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从70.5%提高到82.3%;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从55.5%提高到68.7%。其中小儿低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总体生存率94.3%,绝大部分能被完全治愈。血液肿瘤科医生宋华:“来的时候12岁,现在已经在工大了,1米80几,经常来的,他说我来给他们增加信心的。我就告诉他们,这是我们治疗的病人,不但身体很好,身高也很好。这些病人对医院还是有感情的。有个考上浙大的,他妈妈特地来给我们分喜糖,是个杭州人。

(记者:王桔 编辑:徐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