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意識發展趨向對美有了新的認識,開始認識美、欣賞美,並創造美,而貫穿這一過程,需要在美術油畫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意與形能力的培養。中學生認識美術油畫美的過程中,需要對美術基礎知識有牢固的掌握,此外還要在對人文知識的把握中,加深對審美對象的感知能力。美術油畫創作中對意與形的把握,需要教師將學生的心理特徵與課堂教學實際密切結合,在實現教學效果的同時,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地激發。

在高中美術油畫教學中,學生對“形”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誤差。有學生將油畫中的“形”單純地解釋爲“物體的輪廓”,學生存在這種認識,主要是建立在抽象思維基礎上,將抽象線條表現的二維形狀孤立化。因此,在高中美術油畫創作中,教師必須強調油畫和其他二維畫面一樣,不能將“形”與“體”混淆,“體”的表現必須建立在對“形”的表現基礎上。在高中美術油畫創作過程中,教師一般用抽象線條來對“形”進行把握,主要表現爲油畫的廓線與結構線。而對“體”的把握,則主要進行強化解釋。例如,教師在對《大宮女》的形與體解釋時,可以通過拉長人體的線條或加強人體線條的流動感,來加深學生對作者筆法下的東方美的新趣味的理解。同樣,在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作品中,其無數圓彷彿具有極強的音樂感,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着作者對理想化美的追求。教師在教學案例的引用中,將安格爾的畫作作爲典型案例幫助學生對“形”進行理解,並對作者在追求理想美的過程中,採用的一種以線條爲表現手段的圓形進行理解。

高中美術油畫創作中對“形”的把握,往往是從素描開始的,學生在素描鍛鍊中,不僅鍛鍊了自身的認識能力以及表現事物形體的能力,還能在此基礎上創新出新的把握“形”的方式。在高中美術優化創作中,還要結合優秀著作,來加深學生對“形”的理解。例如,採用著名現實主義大師門採爾的素描著作《軋鐵工廠》來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作者爲能夠實現對對象的精確把握,曾深入到工廠工人的現實生活中,在親自的體驗中,創作出了大量的以軋鐵工廠爲題材的素描作品。

因此,在討論美術油畫創作中的“形”時,學生可以把它理解爲與“體”相關的畫面構成的屬於前奏性的東西。同時,還必須注意,線和色調在美術油畫創作中的,對“形”的理解有重要的意義。此外,還要注意,“形”在對客觀事物的把握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含有創作者自身的主觀因素。

高中美術油畫創作過程中,不僅僅要注意對“形”進行專業的把握,此外,還必須強調對“意”的理解。由於油畫創作存在着各個流派,且各個流派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對“形”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態度和應用方式。因此,還必須強調“意”在油畫創作中的體現意義。爲此,高中美術油畫創作中,需要加深對“意”的理解。

在高中美術油畫創作中,學生可以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來加深其對“意”的理解。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來講,由於藝術作品在最初的構思環節,就將藝術家自身的想法與智慧密切地融匯於作品的創造過程中。因此,美術油畫的創作過程及其現實的作品,都是藝術家主觀認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爲此,學生在對美術油畫創作的作品欣賞時,要積極地去理解藝術家在油畫創作中所反映的自身的情感變化與人的反應程度。

美術油畫的創作,是藝術家藝術生產的結果。爲此,在把握高中美術油畫創作中的“意”時,教師要讓學生在美術創作環節中,正確認識美術作爲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其創作過程和藝術作品都貫穿着作者的心理變化與智慧體現。因此,在這種精神生產活動中,還要將“意”滲透在美術油畫的畫面構圖以及情節表現的各個方面,真正讓高中生在與藝術家的情感交流中實現感情的共鳴,理解“意”的物化形式在美術油畫創作中的表現。

當前,在高中美術油畫的具體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該將如何把握油畫創作中的意與形作爲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將對意與形的掌握作爲提高美術油畫創作理解能力的重要標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