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月刚过半,我从去年带到现在的两位实习生跟我提交了辞职报告。

两个女孩在来我们公司之前就认识,她们两个是高中同学+大学校友,甚至大学四年期间宿舍都是同一间,关系非常好。

这两人在公司一直都表现不错,一个做平面设计,一个做软件开发。

这个月初正好设计部门有几位老同事跳槽,空出几个位置,设计主管很希望那个做平面设计的女实习生留在公司。

当时我想既然这两个女孩关系好,又是老乡,一个如果留下来,另一个很有可能也留下来。这下太好了,一下能解决两个人力资源。

结果两人在这个月初的时候,走到我的办公室,双双提出离开,把正美滋滋做梦的我唤醒了。

设计女孩说:

“我们两个决定跟您辞职了,年纪不小了,该回老家发展了。”

“可是在杭州也是一样的发展呀!”我诧异。什么时候年龄成为了在哪里发展的决定因素呢?

“不是的,我们两个一开始就没打算在杭州发展,我们原本的规划就是在杭州找公司实习,实习结束拿到毕业证就回老家了。”

这时候另外一个做开发的女孩接着说:“说实话我不太喜欢杭州的互联网公司,这样的工作环境!对我来说太累了!”

设计的女孩也跟着点头:“是太累了!”

“我们一般六点半下班,磨蹭磨蹭七点了,学校又比较远,坐车到我们学校宿舍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好几次差点没进去门,还求了半天宿管阿姨才让我们进去的。”

“还有就是工作节奏太紧张,我不太喜欢这样的工作方式。”

“还有就是这边的房子我们买不起,我们父母已经在老家给我们买好房子了,很便宜,杭州房价的一半都不到。”

两个女孩你一言我一语跟我倾诉着,可能是因为已经决定要离职了,所以言语方面也不那么顾忌了。

作为职场博主,我成百上千的励志文是白写的吗?不可能!所以我马上就熟门熟路地开始给女孩子们灌鸡汤了!

(划重点:不是想给她们洗脑,而是真心希望她们能留下来一起发展!)

我说:“你们现在表现很优秀,我相信你们在杭州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哪怕离开了我们公司,像你们这样985院校出来的,再磨炼几年肯定能进特别好的平台!好工作要多少有多少!”

两个女孩一齐摇头:“我们知道大公司、大平台,那都很好,很光鲜,很赚钱,但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回老家,我考公务员,她考研究院,过细水长流的日子。”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我也就不便再强加说辞了。

后来,两个女孩如愿回到老家,也考入了各自原本想进入的单位,稳步发展,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生活进入另一个全新的阶段,就像她们之前向往的那样:细水长流。

虽然我最终没有说服她们,但我也真心为她们高兴,因为她们最终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2-

还有一个案例,是我大学时候的一位学长。

他毕业后,一开始也留在杭州工作,很多年,据我所知至少八年。

最初的时候,他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成为新杭州人,一定会在杭州安家落户。

但不知是生活的巧合还是命运的捉弄,每次他存好了钱想买房的时候,总是买不上。

原因是:他存钱的速度,跟房价的涨幅总是差那么一点。追不上。

比如,记得他二〇一二年前后就张罗要买房了,但那时候他月薪只有三千多,家里又指望不上,也借不到钱,就没买;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杭州房价从二〇一四年开始起飞,而且是腾云驾雾之势,一般人把鞋子跑掉了都撵不上。

但学长那会儿换了一份好工作,薪资翻了两倍,存够了首付,却赶上限购!原本他是符合购买条件的,一夜之间,却被排除在买房的资格线之外。

后来七七八八的条件又多了起来,外地人买房子,不是这个不符合就是那个没资格,学长实在给搞烦了:

“有资格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资格!算了算了!”

后来他就开始关注老家的房产信息,那时候,以他的薪资和存款,咬咬牙甚至可以全款买下他们老家城市地段不错的房子。

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好像很多事情一下子想通了:

“一,以我现在的能力,在杭州只能供一个老破小,还得倒欠一百万;这钱,回老家可以全款买个大别野了!”

“二,别说前几年,就算是现在,我在杭州还是缺乏购房资格,当然可以等,但是,谁知道过几年,我这点钱还够不够交首付了?”

“三,即使在杭州买了房,落户又是个大难题,到时候我小孩都上不了学!我上哪儿哭去?”

“四,听说我老家的省会城市也快限购了,所以,必须现在马上立刻下手,不然连老家都回不去了!”

“五,老家的城市现在也在飞速发展,互联网,软件开发环境也逐渐在成熟,我这样的老程序员,回去做个项目经理还是没有问题的,薪资可能比不上杭州,但那毕竟是我家呀!而且生活成本也低。”

梳理完这五条之后,学长当机立断,请了半个月的长假,回老家城市和老家省城分别考察了一段时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飞回杭州,工作辞掉,安心在老家安家置业了!

学长现在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事业还在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也很好!

-3-

结语:

以前总是听家里的长辈们说:安居乐业,安居在前,安居之后才能乐业。

另外还有一句话: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然而,现在网上很多人(尤其是老板啊高管啊这些),他们对九零后、零零后的工作态度很是不满意,说“年轻人一点都不上进,缺乏积极性,哪像我们那时候辛苦奋斗巴拉巴拉”,或者说“现在年轻人太丧了,没有年轻人应该有的朝气和激情”。

其实啊,一刀切地对现在的年轻人做出这种刻薄的评价,是自大、傲慢又不懂实际情况的表现。

从表面上看,这届年轻人看上去更喜欢独处、更注重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对工作,只是完成任务的感觉而已,并不太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甚至职场上的未来,看上去似乎一副冷漠、寡淡、清心少欲的样子;

但我觉得,这样的状态,正是一个人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体现,他们是更现实、更清醒的一代。

他们不会轻易为什么言论所裹挟,他们一旦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意愿,就会坚持走下去——哪怕这个意愿不那么主流,不那么大众,甚至为人所不理解,那也没关系。

最近网上热议的996工作制(上班时间为朝九晚九,一周工作六天),就有很多人(其中不乏著名企业家),为996工作制发声辩护,意思是说:

选择996就是选择一个奋斗的工作态度,反之则是不努力的表现。

这种言论,把996包装成“奋斗”,把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贬低成“没有斗志”。

在逻辑学上,是一种典型的诡辩,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言论!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几乎全年无休,996也好,007也好,对我来说都没有意义,我的生活方式,注定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无法分开,只要我睁着眼,我几乎一直都在工作;

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人生,跟奋斗啊努力啊这种鸡汤字眼没有关系。

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关乎热爱,关乎金钱,在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的情况下,时间分配是不遵循特定规律的;

但这并不代表,只有这样做,才叫认真工作,才叫热爱生活,绝对不是。

在公司完成份内工作,拿着不亏心的工资;然后下班后也尽情享受休闲时光,这也是对生活认真的态度啊!

同理,拼命存钱节衣缩食留在大城市买房子,和,退而求其次回到老家买房置业安家,只要是你喜欢的,就有你的道理!

就像马云爸爸说的那样:

“最关键的是,对于你的人生,你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了没有?思考清楚了,不要在懊悔和纠结中度过宝贵的人生,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愿你我,都能找到心中所热爱,在最合适的轨道上发出自己的光!

-end-

相关文章